对于民办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理由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使得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理由更为突出。所以,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办高校大学存活在的主要心理危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受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竞争加剧等变化,影响人们心理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全国心理疾病病人约1600万。据中国疾病制约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已成为每年大学新生退学的主要理由。有研究表明: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是两类最重要的大学生心理危机源;就危机脆弱性而言,36.6%的同学在面对危机时会出现不平衡的状态,10.2%的同学在面对危机时可能非常脆弱;自我压弹能力、危机处理方式、社会支持与危机脆弱性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1]
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抑郁心理。由于民办高校的招生范围所限,进入民办高校就读的学生在与其他普通高校大学生交往时容易产生抑郁的心理,感觉不公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部分学生就会出现抑郁心理,表现出悲观、自责等倾向,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意志消沉,不爱学习,对生活充满了失望。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常常显得拘谨,羞怯和寡言,更愿意独处。
(二)焦虑心理。主要表现在对学业、就业形势、家庭的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焦虑。民办大学校园里,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可竞争是残酷而激烈的,总有人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往往会产生很强的失落感。据调查统计,有35%的学生感到自己的心态压抑和焦虑,有85%的学生感到最焦虑的理由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景未卜”。[2]有的学生对自己不能有正确的认识,在择业前盲目乐观,过高估计自己,在就业失败后,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导致紧张、烦躁、焦虑、情绪低落和自卑,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自卑心理。进入大学校园后,部分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容易自视处处不如人,在学习和生活中,情绪低落,终日郁郁寡欢。在他们内心里,一方面有着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被理解,希望有朋友可以倾诉,分担喜怒哀乐。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有自我封闭的倾向,出现强烈的自卑心理。家境贫困也是部分大学生自卑的因素之一。
(四)青春期发育及恋爱中产生的心理理由。大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渴望与异、交往,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与爱情,因此有些人容易陷入感情的漩涡,被暗恋、失恋等理由困扰,从而产生郁闷、痛苦等情绪。自责、内疚、担心、恐惧困恼着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正是由于部分民办大学生面对着学业压力、感情纠葛、人际关系、经济理由、就业压力等等诸多理由使种种因素使得大学生无所适从,产生很大的心理危机。

二、民办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目前状况

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覆盖面广、普及性强的特点。有学者曾指出,目前民办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1、对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应变能力和意识差。当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行动迟缓,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防控意识差。
2、对待学生心理危机的非科学化和非专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策略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业化现象严重,强制干预情况较多。对待有心理危机的学生主要还是采取班主任、辅导员说服教育以及道理说教等思想工作方式,甚至直接采取强制干预等手段。
3、缺乏高素质、专业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和有效的机制。从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选拔出来的,缺乏心理专业知识,基本上没有建立专业化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和有效的机制。
4、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社会严重脱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固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他的心理成长历程密切相关,同时受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教育熏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个人理由,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理由。对大学生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成为民办高校面对的紧迫课题。

三、建立有效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对有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的一种短期的、有针对性的帮助行为,目的是随时向那些正在经历心理危机、处于困境和遭受挫折,将要发生危险的大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针对目前民办高校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存在的理由,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建立有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一)增强干预意识

学生心理危机是可以预防的,但这必须有赖于校领导的重视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有效建立。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增强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意识和重要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连续性、长期性的工作。建立后干预机制不仅是对干预效果的强化和保证,也是推动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需要。

(二)提高专业水平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专业领域看,危机干预是从心理学和人类服务专业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学科,它需要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危机干预机构中的心理咨询员或咨询师去消除和救助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因而,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专门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和提高从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三)完善教育模式

1、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是一个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教育方式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初通过采用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早发现有心理理由的学生,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理由,对那些心理困扰较为严重的学生要逐一访谈,并根据访谈情况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实行动态管理。
2、抓好“两课”教育。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心理逐渐成熟以及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避开和减少成长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曲折性。[5]
3、通过现代化的传媒工具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开通专门针对大学生心理引导的心理咨询平台,以此通过互联网帮助学生们解决平时当面不敢说、不好说的心理障碍,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理由进行心理引导,避开了更多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
四、结语
基于素质教育体制下的民办高校教育,应当将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这也是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引导民办高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危机,理性处理危机,顺利度过危机,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只有在这样的心理危机干预体制下,学生们才有可能由内而外的健康,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成长为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 刘取芝.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 2005.
[2] 贺文佳.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理由及策略探析[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
[3] 姚本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0(4):26~29
[4] 徐群祥.对当前大学生心理理由的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8):103~104
[5]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7

点赞:6577 浏览:2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