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浅谈如何改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理论以及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实行的现状,立足于分析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提出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机制构建的进一步设想,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顺利度过心理难关,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而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的重要目的。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社会竞争愈演愈烈,不同方面的压力都出现在当下,致使各种因为心理问题发生的恶性事件越来越多,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应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已是各大高校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同时,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本文从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理论着手,通过对现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的现状以及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的机制,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理论

危机(crisis)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和遭遇。危机往往是突发的,出乎人们的预期。如果不能得到很快控制和及时缓解,危机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的混乱。因此,危机控制(crisis management)、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便成为人类处理危机,给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人或群体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必然的应对策略。
对心理危机的研究始于林德曼(Lindeman, 1944)。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G. Caplan, 1954)对心理危机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提出,心理危机是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他认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使自身与环境相平衡与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在卡普兰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后,查普林(Chaplian)、格拉斯(Glass)、普努克鲁(Punukollu)、罗伯茨(Roberts)等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此领域并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心理危机”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1992年12月,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预防和危机干预讨论会;1994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成立,国内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正式进入起步阶段。但其时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国外理论进行综述和概括的层面。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现状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覆盖面广、普及性强的特点。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教育方法单

一、停留在传统的德育理论灌输上。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应变能力和意识差。当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行动迟缓,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防控意识差。
2、对待学生心理危机的非科学化和专业化现象严重,行政干预情况较多。大部分主要还是采取班主任、学生辅导员说服教育以及道理说教等思想工作方式。
3、缺乏高素质、专业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和有效的机制。从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选拔出来的,缺乏心理专业知识,基本上没有建立专业化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和有效的机制。
4、投入经费少。高校由于学生扩招导致教育、办学等经费缺乏,而用于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

1、大学生其心理特征介于未成年人和,他们拥有强烈的独立需求,渴望自主的行为、社交;但由于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心理仍存有对父母长辈的依赖,并没有从本质上具备完善的心理素质和机能,当“独立”与“依赖”并存的两种心理需求发生矛盾时,强烈的内心情感冲突就容易诱发心理危机。
2、大学生正处于性成熟期时期,其性心理和性意识均已得到快速发展,渴望与异朋友,积极构思恋爱对象的理想模式并试图付诸实现。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当中对性知识的教授极其匮乏,青少年很难从小就从课堂上面获取足够多的科学性知识教育,这种缺憾一直延续到了大学,导致处于恋爱时期的青年大学生遇到性生活问题时无法自我解决。同时又因为羞愧而找不到可靠对象进行必要的倾诉交流,由此引发的无措感时常会让问题学生感到困惑、孤立无援,诱发心理危机。
3、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和抗压能力不强也容易诱发心理危机。高中时代单一强调成绩的评价模式在大学里已经不再适用。生活环境和评价系统的改变,容易让心里正处于发展建设阶段的大学生内心纠结,不敢坦然面对挫折。自我认知过低,困惑心理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且我迷失的空虚状态,影响心理健康。特别是对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808so.com
于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会从客观上给其带来沉重的压力,一旦调适不当,极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焦虑和躯体不适与障碍,引发心理崩溃。

四、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

“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每年有28万人,200万人未遂,是我国15至34岁人群的第一死因。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外的者90%有精神障碍,而在我国这个数字仅为63%”。高校心理危机日趋严重的现实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能够有效地缓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
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主要从三个层级体现:

(一)学校层级

1、学校要高度重视,必须要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808so.com

点赞:9697 浏览: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