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人民币教学探索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人民币的认识及简单的计算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知道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有一定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虽然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接触过人民币,但他们平时大多是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购物的,因此他们会看商品标签,但不会付钱,平时对小面额的人民币接触的多,对大面额的人民币却感觉比较陌生。总的来说,学生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虽有购物经验,但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而且早就听同事讲过,人民币的教学是个难点。针对这些情况,我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情,仔细思考,制定出适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设计,并付诸教学活动中,最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关于人民币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1.制定适宜的教学设计。首先,我认真分析了教材,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其单位元、角、分,知道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给钱币分类、兑换钱币、模拟购物等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文明购物、实际应用人民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知道爱护人民币,在生活中会合理使用人民币。接下来,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际运用人民币的能力,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计算。最后,制定出符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本班实际的教学设源于:论文致谢范文www.808so.com
计。
2.准备好了本单元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达到直观、生动、形象的效果,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数学思维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3.准备好了实物:一套真实的人民币,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有各种面值),以及模拟购物所用的物品:小熊、练习本、尺子、气球等。

二、创设出生活化的数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生动的内容被列入教材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合,就可以激起学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和积极自主探究的动机。在上课时,先出示一个练习本和一支铅笔,猜一猜是多少钱买的,接着再说一说人民币有什么用途,学生情绪高涨,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自然引入要学的内容,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也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成具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能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既能创设情境,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创造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本课的教学中,课件出示46页的主题图,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用到人民币,对于47页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及新旧版人民币的对比,用课件更加直观,可以更清晰的观察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上阿拉伯数字、大写汉字、颜色、图案等的不同,对于例题及一些习题,我都利用了课件的形式。如在教学1元=10角时,在兑换钱币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到1元=10角,接着再用课件出示:先在左边摆一个1元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硬币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接着在1元币和这10个1角硬币之间写上一个醒目的等号,并配上音乐出示,这样,不仅淡化了教学重点,增加了信息量,而且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学得主动,学得积极。

四、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新课程倡导“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少。为了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我设计了两个游戏环节:
1.兑换钱币。
开展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元、角、分的十进关系和1元、1角的币值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我先拿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然后依次提出问题:1张2角可以换几张1角?几张2角可以换1张1元?1张10元可以换几张2元和几张1元?学生先在小组内逐一讨论,然后派代表上来与我兑换,在成功兑换几次后又在各小组内自由兑换。每个组开一个"小银行",选出一名银行工作员和监督员,其他同学拿出模拟人民币到小银行里去兑换。学生们很兴奋,观察着,摆弄着,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了解,而且可以让他们自主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2.模拟购物。
当学生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简单兑换后,我模拟了一个购物活动:在教室前面布置了一个简单的商店,摆放上课前准备好的练习本、铅笔、气球、小熊、橡皮等物品。然后分小组讨论,1元钱能买到什么文具或玩具?10元钱能买到什么物品?之后选出收银员和顾客,拿着模拟人民币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在这个活动当中,学生既要回答购物时常见的问题,学会付钱、找钱,还要及时处理购物时发生的况,这样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买东西的乐趣。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融入社会实践,服务于生话,真正体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通过这个游戏,可以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这个活动不仅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会到了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了应用,“做”中学会了创造,“做”中得到了发展。

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我问学生,用钱能买来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可有的小朋友却把零花钱一分一分、一角一角存起来,这是为什么?结果有的学生说:攒钱买有用的东西,有的说可以支援灾区的小朋友,还有的说: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要节约。我因势利导:小朋友们真懂事,知道爸爸妈妈很辛苦,所以我们要把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平时要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人民币上有国徽,是我国主权的象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必不可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揉乱折,不在上面乱写乱画。
总之,在人民币的教学中,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这样才能在自主的探索空间里,在各自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课堂教学很顺利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简介:齐丽虹,女,从事小学教学19年,现任小学数学课教学。任小学高级教师。

点赞:23875 浏览:10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