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缺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殇—批判精神缺失选题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校园文化反映了一所大学的精神状态,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所大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事关大学品位提升和人才培养大计,文化特色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而批判精神对于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批判精神;大学使命
1673-291X(2012)30-0308-02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目前学者们还没有对其概念达成共识。但是总的来说,校园文化同社会文化一样,其内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学校的科研设备、教学内容、校容校貌、规章制度、价值观念、精神氛围等。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与大学生批判精神的关系方面探讨建设批判性的校园文化的合理性问题。

一、目前高校校园文化的同质化趋势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状态的集中反映,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学校管理人员都是校园文化的活动参与主体。一所大学具有怎样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对一所大学的未来发展质量也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同质化趋势让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人文精神的传承都受到了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校园文化活动模板化,缺乏创新意识。无论是高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科研学术活动和党团建设活动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活动方案和模式,不管是参与的学生或者是老师都是年复一年的按照固定的模板去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这种做法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造才能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这样就失去了锻炼学生组织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作用。学生的思维方式被模板化,失去了对各种社会现象、问题的思考反思意识。对一切事物他们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按照大多数人和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去执行。学生的行为被异化为工厂流水生产线上的一道道工序,他们总是在重复同样的行为模式。
2.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化,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校园活动的模板化直接导致了内容的形式化,活动的开展流于表面形式,忽视了形式和目的的统一,即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才发展服务这一宗旨。活动形式只是内容的载体,活动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组织形式是否得当科学,对于活动目的实现也有很关键的影响。但是很多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忽视了活动目的的存在,为了形式而形式,而不是为了目的而形式。而活动的形式化又进一步强化了活动的模板化,活动的参与者失去了参与的与主动性,活动的开展方式也日益僵化。学生被迫参与活动就失去了开展活动的本真意义,不利于学生责任感、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二、大学生批判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面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每一个参与者都不能再做沉默的大多数。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主要创造者、引领者,我们没有理由不发出呐喊的声音,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精神不能够缺失。笔者从外因内因两个方面分析大学批判精神缺失的原因。
1.媒介文化的冲击。媒介文化的影响力来自于大众传媒,随着大众传媒产业的发达,特别是电子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媒介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今社会文化的构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媒介文化凭借其强有力的传播手段和社会流行趣味相结合成为当下社会真正的大众文化,拥有着最广泛的受众。但它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媒介文化消解了传统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立界限,使各种文化划分标准都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无法想象,今天如果没有这些传播媒介和它们携带的媒介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进行下去。媒介文化跟从潮流,屈从市场,瓦解传统的审美标准,追求感官体验。媒介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面向当代社会生活,参与媒介文化的大众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人们从大众媒体获得的信息影响力大有超过家庭教育、传统文化和学校教育影响力的趋势。它在主宰着我们的视听,潜移默化地决定着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我们的“世界观”越来越受媒介文化的左右。媒介文化在于向人们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传播经验、知识和技能,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的同时,也在扼杀人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让人们仅仅满足于感官的体验和“知道”的满足,而缺乏实际的社会行动,模糊人们的知和行的界限,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造成受众的孤立化、被动化。面对媒介文化弥漫的校园,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坚持批判立场,一方面挖掘媒介文化的积极因素,利用媒介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媒介文化品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科学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注重媒介技能传授和媒介素养提高的统一,培养大学生的媒介批评意识,辩证看待媒介文化影响,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媒介资源,促进媒介消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2.大学人文精神的遮蔽。人文精神是一个人对于人的命运,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幸福与发展等有着深切关注与思考的内在品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学的人文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服务社会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应该有社会责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808so.com
任感,有历史担当,有勇于拼搏、敢于挑战的魄力和勇气。正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谈到高等教育改革时所说,“大学过于功利,大学校长过于功利,对社会将是一个祸害”。当下的社会对知识和技术的崇拜已经超过了对思想的崇拜,“然而知识也是双刃剑,比如化学家可以合成药物,也能合成毒品,大学过分追求技术主义,对国家并非有利。撒切尔夫人曾有个论断,认为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强国,因为近代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的确,中国近始就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家了,我们输出的只是制造业的产品,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流的思想家,这会是个悲哀。”人文精神和公民精神的培养无疑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还不够完善,高校的“两课”教育变成了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没有起到启迪思想的作用。授课方式采用灌输式、大班制的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为了应付考试而去死记硬背一些条条框框的知识点。实践证明,讨论式、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公民意识。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去发现真理,辨别谬误。这样得来的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于学生的心中,成为行动的指南。

三、建设批判的校园文化的合理性分析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其深层根基在于对人类实践活动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本性,在于对人类实践活动内在矛盾的深刻把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作为文化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也要具有批判精神。
1.批判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之源。批判精神是对一切事物、感知对象和思想观点的一种敢于和善于怀疑、反思和超越的科学态度和思维勇气。它不承认任何绝对、永恒、神圣的东西,但批判精神并非否定一切,而是辩证的否定,是批判与创造的统一。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打破,而是一种着眼未来的更好的发展。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从历史角度客观分析梅贻琦先生的“大师论”,我想梅老先生并非在否定“大楼”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而是在强调“大师”在学校建设中的精神超越性。正是由于“大师”的存在,才有了大学的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大学的批判精神包括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两个方面,这是由大学的本性所决定的,大学从出现那一天起就渴望独立思考、学术自由、超越现实,挑战未知,也就是要具有批判精神。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批判精神的推动,个人需要安身立命之本和精神寄托,社会进步需要发展动力和精神支持,人类社会就是在对人们的生存状态的不断批判中得以发展的。大学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组织,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大学之所以能够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最为经久不衰的一个系统和组织存在,大学精神是其安身立命之本,而批判精神就是大学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的发展是大学永恒的双重使命。建设批判的校园文化,培养校园文化参与主体的批判精神,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是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批判思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反思、创新与超越,让一所大学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因为特色文化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大学只有不断地创新与超越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2.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应有必要的张力。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整合过滤时代文化,创新引领社会文化的作用。大学文化完全迎合社会文化,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现代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机构,需要科学的管理理念和体制才能走上长久发展之道。作为大学的管理者们,他们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境界对大学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陶行知所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个学校,首先要评价她的校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支具有丰厚文化修养和高尚师德品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他们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和整个的校园文化建设都有着不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808so.com
可低估的影响作用。大学文化不应该依附于大众媒介文化,也不应依附于主流意识形态,三者之间应该保持适当张力,大学文化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话语模式和批判意识。总之,让大学对市场保持适当距离,让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保持适当的张力,保持对自身和社会文化的批判意识,建设批判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自身的发展,大学社会功能的发挥以及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王革,等.校园文化建设——大学发展的战略使命[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8.
蒋原伦.媒介文化十二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3-26.
[3]董小玉.大学校园媒介文化建设初探[J].新闻爱好者,2009,(6):42-43.
[4]郭峰.社会文化批判:大学文化不应该缺失的品格[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58-162.
[5]魏明超.批判精神的哲学底蕴[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38-140.[责任编辑 魏 杰]

点赞:19998 浏览:8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