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挫折心理成因及挫折承受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对大学生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论述了大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并探析了挫折产生的心理理由,最后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心理;挫折承受力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国内外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中,所面对的挑战和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同时,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相对宽松,条件相对优越,但心理素质和挫折承受能力却非常差。二者巨大的反差使他们面对的困难和挫折将会更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挫折教育的分量和内容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开展挫折教育,要从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应对挫折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指导大学生在遭受挫折时能够保持身心平衡,并最终战胜挫折。

一、大学生常见挫折类型

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障碍或干扰而使个体目的不能实现、需求不能满足时的消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及挫折承受力的培养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极心理状态。就大学生而言,他们面对的挫折类型主要有:
1.学业方面的挫折。由于没能进入理想的专业而失去学习兴趣或因为环境适应能力差导致成绩不够理想。
2.生活方面的挫折。部分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日常生活困难或盲目羡慕别人高消费,而家庭又无法满足其消费需求,心理长期不平衡,导致产生自卑感和挫折心理。
3.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由于不同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成长特点,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与同学、教师在一些日常琐事上矛盾不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室友关系紧张,进而产生挫折心理,严重的甚至引发恶性事件。另有部分学生因恋爱失败,造成心理失调,甚至导致精神崩溃。
4.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造成的挫折。很多学生对专业学习及个人追求的期望值过高,然而社会阅历较浅,对自我认识的参照点比较少,对社会的评价能力不足,造成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从而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二、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心理因素分析

1.人格不够完善。大学生在生理上已是“成人”,但在心理上仍然不够成熟。大部分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优越,缺乏磨练,遭受挫折后往往会心灰意冷,意志消沉,面对种种社会矛盾,心理难以调适,挫折也就随之而来。
2.认知差异。由于认知不同,同样的挫折情境对每个人造成的打击和心理压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心理成熟度和思想境界高的大学生,较少产生挫折感,反之则会有严重的受挫感。
3.期望值过高。一个人的自我估计、期望水平恰当与否,往往是造成挫折的重要心理因素。抱负水平高的学生若为自己制订了一个无法实现的人生目标,那么必定遭受挫折。过高期望与现实的落差,会使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失落感,促使挫折心理的产生。
4.心态失衡。由于大学生不能全面、正确地看待事物,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从而产生嫉妒、失望、自卑等心态,这些心态自然会使他们产生挫折心理。
5.动机冲突。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常常会因同时追求一个或几个目标而同时产生多个动机,但由于条件所限,这些动机无法同时实现,因此常处于动机冲突之中。如果不能处理好,就会陷入困惑和苦闷之中,甚至颓废和绝望,无力自拔。

三、培养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策略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应引导大学生客观、公正地面对挫折、评价挫折,从挫折中汲取积极的经验。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存在的客观必定性,使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坦然面对挫折。其次,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挫折观,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挫折挑战。
2.实现挫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一般来说,挫折容忍力大小与政治信念、政治修养和政治觉悟高低成正比。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侧重提高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向学生提供可模仿的敢于战胜挫折的榜样,以此激起学生内在的,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失败和挫折,进而转化为战胜挫折的勇气、信心和动力,正确面对自我、面对人生。
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通过开设心理常识课,普及心理素质方面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预防挫折理由的产生。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系列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用爱心和责任心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提高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磨练,提高大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大学教育的实践环节在教育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利用好这一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则更直接、典型和具体。要教育学生把勤工助学、打工、中遭到的挫折和逆境作为磨砺自己的宝贵机会,把它当作激励因素,在自助中自立。利用大学生开展军政训练的机会,通过远足、拉练、打靶、实战演习等特殊项目训练,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磨练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可以让大学生适当地参加社区挂职锻炼,到相应岗位去实习,使他们在社区挂职的实际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提升人生精神境界,培养屡败屡战的气概和意志力。
参考文献:
[1]张旭东,车文博.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李志.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及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点赞:11139 浏览: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