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谈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育不只是让学生学到足够的知识,更是要让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要善于抓住有关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信心;孝心;热心
【】A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精神状态,还是一种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状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展的、健康的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不只是让学生学到足够的知识,更是要让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呢?

一、结合有关文章分析人物心理

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要学会分析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在一些写人记事的文章,我注重了对人物心理的分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造成这种性格特点的社会理由、家庭理由以及个人成长经历的因素。比如鲁迅的文章《少年闰土》、《故乡》,我着重分析了闰土从少年到中年的明显的性格变化;契诃夫的《凡卡》,我剖析了凡卡的心理特征,并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说明造成他们这种心理的理由,让学生换位深思体会他们的心理。对人物心理的分析,学生们对文章加深了理解,更体会了作者的意图,也让他们逐渐地学会了分析他人的心理。

二、利用写作评作剖析自我心理

有人说:“认识了你自己,就认识了整个世界。”这说明真正认识自己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矛盾期,对自己和世界都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健全个性。在相关的写作课上,我注重了让学生细致地描述自己的经历,深入地刻画自己的内心世界,全面地剖析产生这种心理的理由。同时在讲评课上我帮助学生分析,指出健康的个性特征,说明人的动机和活动的关系,促使学生能拥有正确的动机,产生合理的活动。

三、开展课前演讲培养自信

少年儿童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而自尊心得不到满足又极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说大多数的学生都易出现自信不足这一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专门在语文课上开展了课前两分钟演讲活动。活动开始我先指导,给定题目或内容,学生搜集加工资料,然后轮流演讲,每次五人,演讲完毕,师生评价,作出性的总结。这个活动见效快,学生逐渐由羞怯变得大方,由紧张变得自然。同时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充分开展蓓蕾读书工程感召孝心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应以“德”为先。好多的学生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私,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是现实,但又不是公正的。因为学生的性格发展还不够完善,而且正处在心理发展的“自我”时期,做事喜欢以自己为中心,过分在意自己的感受。由于身心的成长,他们的自我感越来越强烈,要求摆脱束缚,并由此产生了种种腻烦心理和行为,与父母之间产生了深深的隔阂。这些心理现象是正常的,却不是正确的。为了促使学生转变这种心理,在读书课上,我让学生自己搜集和朗诵有关“爱”的文章,那些文章如《麻雀》、《荔枝》、《小抄写员》等,都让学生从内心受到感动,我也体会到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就像地下的河水,只是他们不知流向何方,这正是去引导的。读书课活动填补了学生与家长的代沟,使他们的关系融洽。在母亲节、父亲节,我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信、送礼物,去感动父母,赢得父母的赞许。

五、组织辩论矫正迷惑

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时进入迷惑期,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太多的困惑和矛盾,这种困惑容易使他们产生迷惑的心理,甚至走向极端。要矫正学生的迷惑心理,单凭老师的说教是很难奏效的。要转变学生的认知,自己内心的转变,才是真正的转变。为此我在课上设计了辩论环节,辩论转变学生不合理的信念。转变学生内心的不合理信念来转变学生的行为。比如有的学生事事追求完美,我让学生在课上辩论这种观念合理吗?能实现吗?辩论使学生明白追求完美没错,但不能要求自己绝对完美,事事完美,那只能带来痛苦。再如,学生过分的凡事以我为中心。我让学生展开辩论:你为什么要求别人以你为中心?而你要求自己对待别人却不一样?经过辩论,学生充分挖掘自己内心的想法,换位深思明白,都能更主动地替他人着想,同学之间矛盾少了,和谐多了。辩论使学生转变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六、开展情景模拟活动倡导互助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人要有竞争意识,更要有合作精神,这样才能走向成功。由于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他们缺乏必要的合作精神,要弘扬学生的自我个性,又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为此开展了语文情景模拟活动,开启学生的援助之心。比如,在讲叙事的文章时,我会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表演,演课本剧。让他们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把人物故事表演得栩栩如生。为了让学生体会无助的痛苦,学会帮助别人,可以开展“帮盲人过马路”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合作的必要,助人的快乐,活动,学生之间更团结,更乐于助人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要善于抓住有关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一定会健康的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也会全面的发展。
(编辑:龙贤东)

点赞:5550 浏览:1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