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宫玉振:曾国藩与中国人历史信仰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看历史》:为什么说历史是中国人的信仰?
宫玉振:有人把西方文化称为先知文化,中国文化称为史官文化。先知文化强调的是宗教的地位,史官文化体现的是历史的关怀。六经皆史,历史对中国的整个文化的孕育起到关键的作用。与西方相比,古代中国人很现实又很理性,中国人关注的不是人和天的关系,而是现实的世界。孔子不是讲“敬鬼神而远之”吗?庄子不是讲“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吗?西方人在宗教上超越自我,而中国人则更在历史的延续中超越自我。中国人讲慎终追远,这个跟中国人的家族意识强有直接的关系。中国人在历史中找到了生命的延续及。在中国,家有家谱,国有国史。传记是一人之史,家谱是一姓之史,国史是一国之史。历史提供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承载了中国人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所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一种情怀。中国人可能不相信末日的审判,但中国人在意历史的审判,所谓的春秋褒贬、青史留名。即使是如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帝王,也都非常在意自己在史家笔下的。“历史是中国人的信仰”就是这个。
《看历史》:被多次重新解读的历史人物会被脸谱化(社会印象),比如曾国藩就有脸谱,您是怎么看的?
宫玉振:章太炎曾说:“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战争以来,中国近代政局陷入不断的动荡,这就使得对曾国藩的评价也在不断地反复。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大清王朝的命运,所以同光年间的朝廷官员和地主知识分子都把他推崇为“中兴名臣之首”。到了清末,革命党人要起来推翻满清,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时大家发现太平天国起义是一场以汉人为主体的起义,曾国藩是帮助满清政府镇压了汉人的起义,所以曾国藩就被打成了“汉奸”。再往后,要领导农民闹革命,所谓的“土地革命”,所以的历史观就很清晰了:历史上凡是农民起义好的,凡是镇压农民起义坏的。曾国藩是把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给镇压了,这个罪行显然就是最大的了,因此他就被打成了地主阶级最残酷、最凶恶的代表人物、刽子手,被彻底否定。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教科书中曾国藩的。以上这些,其实从各自的政治立场的角度来描绘的,带有局限性、片面性。
改革开放以后,思想开始解放,包括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开始就慢慢地越来越全面、客观。这时候人们发现,曾国藩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的角色是非常复杂的,不是简单地贴一个“某某阶级”的标签就可以把他否定的。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他身上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东西,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尊偶像。从军事的角度来说,他开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先河。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始作俑者,从实践上揭开了近代经济变革的大幕,他提出的“师夷之智以制夷”具有相当的开放性与进步性。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从为人处事的角度、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曾国藩更是可以给浮躁的当代中国人以深刻启迪。
现在离曾国藩的时代已经比较远了,可以心平气和地看待曾国藩了。年轻时曾说:“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他还说,中国历史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办事之人,一种是传教之人,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人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一个是曾国藩,一个是北宋时期的范仲淹。这个评价是很高的。在这里,显然是把曾国藩当成一位成功的领导者来看的。我想这是今天解读曾国藩一个非常的视角。从这个视角解读曾国藩,应该会给带来更多的收获。当然,现在社会中有一种现象很值得注意,这就是把曾国藩当成了官场权谋的代名词,在我看来,这是对曾国藩的另一种脸谱化,是对曾国藩新的扭曲,是不严肃的。
《看历史》:现在社会上非常流行《曾国藩家书》,人正是这本书认识了曾国藩,也有人从这个方面对曾国藩进行解读。请问您是如何解读《曾国藩家书》的?
宫玉振 :对曾国藩,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求去解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因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曾国藩的,这就是读历史的特点,各取所需。
人们之所以对《曾国藩家书》非常感兴趣,一个的理由是在子女教育方面来讲,曾国藩确实是很成功的。曾家后代基本上都奉曾国藩的一个家训,就是“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以读书作为自己的追求。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因为承袭了他的爵位,所以是做官的,而且非常有作为。他的次子曾纪鸿是一个数学家,没有从政。到了第三代,基本上就不做官了。曾家从曾国藩到现在已经传到了第六代,曾氏的后代现在在海外,基本上都在教育、医疗、科技这些领域。在曾氏的后代里,院士、工程师、教授这样级别的人物有240多个,而且直到现在依然奉他的家训而不悖。这样的家庭教育,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一个家庭的兴衰到底靠什么?他讲得很清楚。不是靠你做多大的官,不是靠你发多少财,而在于家风的建设、家族的建设。曾国藩曾经说:“大约兴家之道,不外乎内外勤俭、兄弟和睦、子弟谦谨等事,败家则恰恰与此相反。”家庭中内外勤快节俭、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子弟谦虚谨慎,这样的家族一定会兴旺的。反过来一定会败家。所以其实非常简单朴实。曾国藩也总结出很容易记住的东西,比如他的齐家“八本”等。这些东西确实很值得今天去深思。
中国人骨子里是有一种传宗接代、家运绵延的使命感的。一个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但中国人生命的在家庭的血脉延续中了超越。这是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曾国藩的家训是家族最大的精神财富。人关注的家族传承,是物质层面的财富传承,但真正可大可久的是精神层面的财富传承。物质总会消亡的,但精神的东西是可以传之无限、影响无限的。
《看历史》:看曾国藩的家书,感觉他是个严父,也是个很好的兄长。他还有点像唐僧,唠唠叨叨什么都说,他说得都很有,他做得又很好。但是都知道那句话,叫“知易行难”。那么曾国藩是怎样达到这种境界的呢?

点赞:6789 浏览:2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