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时代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建筑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中国的文化性建筑设计绝不能抛弃自己的民族精神文化,尤其是传统的建筑艺术文化;也不能只知模仿地回归原始,而是要与时代结合。博物馆是历史再现的重要场所,是体现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跟随时代的发展,在历史文化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苏州博物馆正是在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环境背景下,巧妙的融合现代建筑的形式特征而创作出的建筑艺术精品,它囊括了现代与传统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文化;时代性;建筑
1005-5312(2013)12-0203-01

一、苏州博物馆是集民族性与时代性于一体的建筑经典

(一)睿智成就艺术丰碑

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性历史博物馆,是记载与展示千百年来苏州地区的文化发展成果与艺术魅力的典范场所。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化”的尝试。

(二)苏州博物馆独特的艺术价值——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作为新馆设计师,贝聿铭先生起初受到了各种质疑,他的现代设计思维与中国民族性文化艺术意向是冲突的,他的设计会损坏苏州原有的传统文化。然而贝聿铭的设计却让所有人折服,他既没有让民族精神在这样一个更应该宣扬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文化的设计中消失,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现代风格,而是让中国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新馆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现代意义。

二、解读苏州博物馆的时代性——美学价值

(一)和谐美
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自然环境在东方人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超出建筑物本身。苏博新馆的山水园庭院中的大面积水体就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的基本原则,不仅有效地扩展了空间,也意趣优雅。
“不高不大不突出”在建筑里是一种中庸之道,贝老对于苏博新馆体量风格上的把握与控制,不与周边现有古建争夺制高点,而将建筑高度控制在地面上两层,并将许多功能空间设置于地下层。在城市肌理上延续了苏州固有的风格,与周边的传统民居及园林浑然一体。在闹市里,营造出一座风景宜人、赏心悦目的环境,让人有些“大隐隐于市”的味道。
(二)生态美
让光线来设计是建筑师的名言,在苏州博物馆里学术论文下载www.808so.com
处处可见大师对光的小心翼翼处理。建筑内厅和走廊采用了大量的玻璃构架的顶棚,镂空的花窗,配以遮光片,容许了漏光和疏影,让自然光有了变化,生动了空间。这些对中国传统的用心,贝聿铭说过“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他放进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的外头。” 苏州博物馆中随处可见的洞月门、漏窗,光影交错下那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都传达了浓浓的中国传统园林风格。

(三)隐喻内敛——中国传统精神的人格之美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处处可见含蓄内敛的表现方式,不管是从造型、用材、色彩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人的优雅气质。
整个建筑的选材也尽量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除部分门窗外,墙面和屋顶都是采用的混凝土构筑,但外墙和内墙都以纯净的白色作为主基调,仅仅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的线条来勾勒外形,同时,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简单、素雅,苏州的这种青白相间的地域色调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展现了中国传统精神中的亲近自然,崇尚自然的内敛品质。

三、文化中心建筑设计时代性特征分析

(一)时代性在文化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点

随着新的科学精神,新的绘画语言,新的哲学思想等的冲击,建筑的空间设计开始注重功能与结构,建筑应本着空间与形体的原则设计。大都以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没有过分的装饰,一切从功能实用出发,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明确美观、简洁。

(二)时代性象征中国文化建筑设计的现代文明与进步

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建筑与时代密切相关,而技术则是时代的标志。无论在什么时代,一位成功的建筑师都会努力关注这个时代的技术走向,都会努力去塑造与这个时代的技术相称的建筑形象。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跟随时代的发展,在历史文化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四、总结
建筑属于一种文化,在创建属于当地文化特色的建筑时,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适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性建筑,不是盲目的模仿和抄袭,追求区域个性文化不断张扬的建筑文化。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建筑文化交流也趋于多元化,建筑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变化,更易被人们心理接受。
参考文献:
伊利尔·沙里宁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点赞:25947 浏览:11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