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间隔排列”为例 谈数学思想渗透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案例:
1.出示主题图
师:图中有些什么?它们分别是怎样排列的?
生1:两个夹子中间有一块手帕,每两块手帕中夹着一个夹子。
师:像这种两个夹子中间隔着手帕,两块手帕中间隔着夹子的排列,叫做间隔排列。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什么呈间隔排列的吗?(学生举例)
2.出示“手帕夹子图”
师:夹子、手帕各有多少?它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2:夹子10个,手帕9条。
生3:夹子比手帕多1。
师:你是用什么策略知道的?
生4:数的。(多数学生赞同)
师:不用数,你能把那个多出来的夹子找出来吗?
生5:可能是第1个,也可能是最后1个。
师:为什么不是中间的夹子呢?
生6:是一样多。
师:哪是一样多?谁与谁一样多?
生7:第1个夹子后面跟着第1块手帕,第2个夹子后面跟着第2块手帕……最后一个夹子后面没有手帕,它就是多出来的。
师:很好。(指中间)原来这的夹子和手帕是——
生(齐):一一相对的,也就是一一对应。
3.出示“兔子蘑菇图”“木桩篱笆图”
师:用刚才一一对应的策略分析它们的个数关系。(学生汇报,略)
4.建立模型
师:用“|”和“○”把刚才的规律表示出来。
学生反馈:① |○|○|○|○|
② ○|○|○|○|○
师:在①中,多一个“|”;在②中,多出来的是“○”。原来多出一个的物体都在这种排列的什么位置?
5.出示△□△□△□△□△
师:这里是△多1个。
师(动画隐去小正方形,只剩下三角形):这种排列还是间隔排列吗?物体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
……
教后感悟:
1.善于把握教材,分析内容背后的思想
本课教学内容是“间隔排列”理由,这种排列是有规律的。以往教学常常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规律(以植树场景为例):棵树-1=段数,段数+1=棵树。看似提纲挈领的总结,但学生却实在“翻译”不过来,无法理解。这些公式没有被学生内化,而是常规的操作训练熟记规律,不能用数学观点去看待法则和现象,感受数学思想策略。其实,这种间隔排列规律蕴含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不管“多1”“少1”,还是“相等”,在两种物体“一一对应”之后出现的情况。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才能真正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生活理由。
2.占领思维高地,迁移已有的背景经验
“一一对应”思想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一年级“比多、比少”的学习中就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面对教师的提问“夹子、手帕各多少?它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学生还是习惯地数一数找出答案,并没有真正感悟“两种物体个数相差1个”的关系。教师“不用数,你能把那个多出来的夹子找出来吗”的提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规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有发现的过程,是一个审视、分析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内心不断感受“原来如此”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究,使“对应”从隐蔽状态中敞亮,直至学生脱口而出“一一相对”。
3.提取思想本质,建立稳定的数学模型
用符号来表示模型,将特殊与一般融于一体,提供了把情境和规律两者分离与整合的机会,然后引导学生深思,在具体和概括、特殊与一般之间往返探究。在比较和变式中,展示该模型的本质内涵,让学生做到抛开的符号,真正走向抽象,理解和掌握“一一对应”的思想。
4.追寻课堂本源,还原真实教学原生态
数学思想的渗透,更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教师教材观的转变,不能唯教材,要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做到主动加工和创造。其次,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于学生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课堂教学的展开要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交流中动态生成,使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
(责编 杜 华)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9396 浏览:3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