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语文这门学科当中,阅读可以说是占了半壁江山,而在新课程改革以后,阅读的地位屹立不倒。为了能够顺应时展的要求,推动学生的人格发展,素质修养的提高,探究性阅读应运而生。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下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对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提出的一些看法和倡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习惯
【】A
根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轻松地驾驭文字。每一册的语文教材当中学生进行背诵的篇目都,那么初中三年累积下来,学生要求背诵的文章可以多达数百篇,如果学生对这些篇章都能够熟练掌握的话,那将是很大的一笔精神财富。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观。

一、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

要想将一件事有效率地做成,那么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必要的,掌握科学、合理的策略,那么能够使得人们的行动事半功倍,而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那么无论人们多么努力,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效,事倍功半。对于初中阅读来说也是这样的,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策略是取得理想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指导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阅读方式的指导。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整体性,二是创造性。在整体性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自己就具备整体阅读的意识,这样才会下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整体性的阅读,然后学生自己也要逐步地培养整体性阅读的习惯。在教授一篇文章的时候,不可以一上来就进行具体的分析,教师让学生进行整体性的阅读,使学生对文章中所描述的人、事、物都可以有一个整体性、全面的认识,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这样以后再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对文章进行具体的讲解,提出理由,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讨,比如在学习《红楼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大概地阅读文章以后,就让学生根据文章,讨论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成她这种性格的理由是什么,教师在一旁进行地引导、点拨。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文章有深刻的了解了,不但能够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而且还可以对文章的重难点熟练地掌握,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们前进的最大驱动力,教师要想让语文阅读能够顺利的进行,就要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对探究性阅读的兴趣。而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学生喜欢情节性强的东西,就好像和散文相比,学生更喜欢看小说一样。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为学生设置情景,学生对情境感兴趣的话,他们就会有想一探究竟的,就会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就会自己主动地进行钻研探索。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多为学生设置课堂教学情境,这么做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拓展性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辅导者的,所以,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各种策略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老师引导学生,让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己就是读者,是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和作者产生共鸣,这样阅读的方向就不会与作者的本身意图偏离太多,在理解理由之后再带着理由去读文章,这样对作者的意图也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也会知道自己阅读的侧在哪里,就是理由所在的上下文,深深地研究阅读。在最后,还要让学生回过头来,对文章再次的阅读,这时候,解决完理由,再次读文章,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在一遍又一遍的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对信息的自我加工的能力。

四、为学生开发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

教师还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语文阅读的利害,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项途径,争取家长的支持。但是做到这一点又岂是易事,所以,教师要向学生的家长说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历史教育的要求和发展,使家长在行动上对孩子的课外阅读给予大力支持,并且积极为孩子购买、订阅必需的图书和报刊杂志;建立班级流动图书馆,要求每人至少买一本课外书,由学生登记后,不定期交换阅读,建立阅读登记制度,这样一学期一个学生便可读几十本书,然后每学期每个学生再购买一次新书;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开展阅读,每周安排一节固定的阅读课,组织好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室自由借阅书报;利用日益发达的网络,开展网上读书,建立班级读书博客、读书群,引导学生让网络为读书服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低起点、小步子、容量适中的缓慢培养与训练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并且增加其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品质,这才是教师所希望的,也是积极提倡的。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2]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编辑:龙贤东)

点赞:4613 浏览:1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