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让有效教学滋养学生艺术人生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张家港的艺术教师业务的培训上,《艺术》课程副主编周杰老师给我们进行了这样的计算:一个班级一周有美术课一节,上课时间是45分钟,每学期20周,一学期900分钟,初中三年6学期5400分钟,以小时计算学生的艺术教学的时间为90小时,一天24小时,也就是说学生在初中三年中的艺术教学是4天左右的时间。说实话,我以前从没有这样计算过,这样的数字却深深地震撼了我,我常抱怨艺术课程对学生没有实际的指导,学生缺失的是一些技术的掌握,但4天的时间我们又能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艺术技能呢?艺术教师应该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让有效的教学滋养学生的艺术人生。
一、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是我们确立艺术有效教学的依据,有效的艺术教学,又是创新的一种有力武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当代科学与艺术的综合融会,艺术教育之所以愈来愈受人们重视,是因为它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学科,其学科的归宿感和自觉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由于艺术所具有的形象、情感与审美等特征,它更多从个性的角度关心身边的“小事”,反映我们生活周围构成的种种现象、形式。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检验教师教学的重要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收获。教学有没有效益,不一定是指教师不认真负责,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我们应该努力去做到有效教学。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在说到艺术的价值作用时提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策略,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实现。其实,这是艺术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
案例一:西班牙画家米罗在学校学习时不大“循规蹈矩”。有一次老师让他以杯子、苹果为题完成一幅静物写生的作业,喜欢“求异”的米罗却完全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把画画成了“绮丽的黄昏”。于是,米罗被罚一周蒙上眼睛上课,上课的内容是用手触摸实物,再凭自己的记忆作画……有意思的是,老师的这一“针对性”教学策略的结果却转变了米罗,大大发展了他对形体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后来的日子里,米罗逐渐悟出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并走向了成功。米罗活了90岁,他在画坛上是个巨人。
让学生得到情感、智慧创造力培养的艺术学习权利,并且通过这个权利获得进入“生活世界”的路径,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出发点。从这个作用上说,艺术教育应该是最不强调一律性的教育,艺术课程是最不追求标准答案的课程。
案例二:公开课的课堂上,学生被要求身正形定,不“乱说乱动”,“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的喊声在一张张涨得通红的脸上振动着。老师将已经准备好的图画纸发给学生——每一张作业纸上都预先由老师画好了完全一样的图形,然后,在老师统一的规定和指导下,学生画同样的东西。一节课下来,统一变成同一。在此时,且不说谁能有点“创新”的愿望,即使有,也是自讨没趣……好像只有这样做了,教学才有保证,教育才能够达到目的。
该做法多少有点灌输“绝对服从”的意思,实在是对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的一种伤害——这哪里还谈得上什么个性培养呢?我们对教学理由用一种“过来人”的标准和模式规定,占用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和生命空间,讲那些过时的知识和貌似科学的废话,不给学生自主的权利。可笑的是还总以为自己是非常负责任的。经验在教育中是重要的,但经验不等于教育和教师的全部,在一定的情境下,经验使我们忽视对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教育作用的探究,缺乏在课程与教学领域里实现一种文化取向的自觉性,严重妨碍甚至歪曲教育的原本作用。有的在给学生讲颜色时会说:红色+=什么颜色;而有的老师则倾向于明确告诫学生:红色+=橙色,而且嘱咐以后千万不能忘记。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头脑中最机敏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艺术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又有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扼杀的事,万不能做。基于此,我们反对把艺术和艺术教学弄得一成不变或神秘兮兮的,弄得使人“厌烦”、使人“搞不懂”,人为地制造学习、观赏、读解上的困难和理由。有效的艺术教学和艺术作品一样,应该是贴近人、关爱人的;有效的教学应该是理由越讲越多,能不断启发学生的想象、感受、判断等意识,用艺术自身的独特价值构建创新的基础、和谐多彩的人生。

二、走进艺术殿堂感受和谐的艺术氛围,让学生滋养自己的艺术人生。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是非常大的。近年来,我组织初中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走进艺术殿堂,到网上中国美术馆、美院陈列馆、炎黄博物馆等浏览学习。在审美的愉悦中,学生一边观看中外美术作品,一边浏览介绍美术作品的内容、历史背景、绘画表现形式。学生为这浓厚的艺术环境气氛所感染,身心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浏览《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藏品展》时,学生观赏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原作,其中有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素描创作稿和小型雕塑,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绘画原作和其他画家的风景画、人物肖像作品,使学生领略到大艺术家的情怀和灵性。这些欣赏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分析艺术作品,教师鼓励指导学生独立深思,自主探索。在这种开放的学习状态下,大部分学生能够协调画面中的各种关系,把握艺术灵感,汲取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养分,陶冶情操,得到悦目赏心的深层次美感享受,培养广泛的艺术兴趣和鉴赏能力。

三、在绘画技法课中欣赏美术作品,让学生增强对艺术的领悟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活动,教学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审美品格。中国书画这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国画课中,学生在美术馆里近距离领略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潘天寿、傅抱石的人物、山水、花鸟水墨画。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高山、清泉在大师们笔下汩汩流出,不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体现了画家对社会、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感悟,给学生以无尽的思索与联想。
中国画对墨与色的韵律美、笔法节奏及构图的程式美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宣纸的涨洇、墨色浓淡等形式追求笔墨效果和视觉冲击力。通过观摩大师的作品,学生可以对笔墨用法获得多种直观启迪,激发动手创作的灵感,弥补学校室内书本教学的空白,开阔艺术视野,提高绘画技法。例如:在色彩技法课中,学生浏览欣赏《黄铁山水彩风景画展》时,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祖国自然风光,作品侧重于对穿透有质感的空气而变化无穷的光的刻画。中国美协网站水彩艺委会主任黄铁山视频教学,为学生介绍水彩的干、湿画法和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进程。画看得多,学生的艺术视野才能开阔起来,绘画技法才能提高。
我要求学生在欣赏每一幅绘画、每一件雕塑作品时,都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链接,使这些作品通过绘画、雕塑艺术特有的形象语言再现感人的历史时刻。中国画《八女投江》是画家王盛烈的代表作品,画家用中国画笔墨形式,描绘出东北抗联女战士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战斗的场面,讴歌了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通过观看这些美术作品,学生感受很深。一代国画大师蒋兆和的《流民图》反映了我国被日本侵略,北平沦陷时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场面。学生被画面中痛苦挣扎的难民形象所感动,纷纷讲了自己的感受,并浏览了《流民图》的创作写生人物稿。
艺术氛围,美术作品的感染力和专家网站讲解,是学校室内教学和课本教学的扩展和延伸。学生认为这种课效果非常好,具有一种浓郁的“历史现场感”,这些作品准确表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气质,真切把握了历史社会的特征。这是一种振奋精神活动,能开阔艺术视野,陶冶审美情操,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能力与思辨能力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要实施直观教学,教师必须提前观看作品,因为只有教师自己先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谈得上以准确、鲜明、生动的有效教学形式,向学生艺术地讲授教学内容,达到师生间情感的融合与共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既学到绘画技法,又提高审美能力。
 让有效的教学滋养学生的艺术人生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艺术滋润我们的人生,让每一个人的生命更有滋味。

点赞:3819 浏览:9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