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造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针对我国制造企业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型过程中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构建以现造技术、管理技术为手段,以供应链管理为实现途径,以基于ERP的电子商务为生产运作平台,以大规模为目的的现造企业管理模式。
关键词: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大规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多样化和化产品取代了品种单一的标准化产品的需求,相应地,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用户提供满意产品和服务的制造企业的管理思想、经营理念和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管理模式亦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和发展。对于许多行业的许多企业来说,品种单一的大规模生产在20世纪60年始衰退。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生产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相继提出了精益生产(LP)、敏捷制造(AM)、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资源计划(ERP)、企业流程再造(BPR)、大规模(MC)等生产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的许多公司开始摆脱了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束缚,通过应用这些先中专毕业论文www.808so.com
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获得巨大竞争优势。然而,我国企业在应用先进生产管理模式时却不尽如人意,有人说:“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有些企业运用了精益生产的看板手段,最终还是说“水土不服”,有人说:“大规模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等等,显示出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没有形成竞争优势。

二、世界制造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趋势

(一)世界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基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大规模生产在亨利?福特及其生产工程师们手中诞生,成为20世纪世界工业的主导生产模式,并推动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二战以后,日本学习美国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在流水生产的基础上创造了准时生产制,即JIT,进入80年代以后,这种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强大的竞争力,成就了日本企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企业)的世界霸主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界及学界结合其国家的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和需求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大量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在应用中重新夺回其制造业的优势,并使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持续高速发展。

(二)世界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发展趋势

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品相对匮乏,消费需求层次相对较低,竞争的焦点是高效率、低成本,管理模式强调高效、低耗和合格产品。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完成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物资上的极大丰富,消费需求结构普遍向高层发展,管理技术开始向质量、服务和多样化发展,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以高质量和多品种满足消费需要为目标。到了90年代,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全球化、消费需求个性化,人们开始意识到任何一个制造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源已无法实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于是,管理模式向集成的方向发展,提出了SCM、ERP、AM、MC以及BPR等。
人类进入21世纪,人们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时代,生产制造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追求自我价值和个性化,对于生产制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满足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速度。也就是说,先进的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应该能够在尽可能保持大规模生产管理模式的高质量、高可靠性和低成本优势的同时,最大可能地提高企业生产制造的品种适应性,市场快速响应性,实现成本更低、质量更高、个性化适应性更强的目的。

三、现造企业管理模式探索

从20世纪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与21世纪的发展趋势来看,管理模式所关注的焦点一是高效率和低成本,主要通过规模来实现;二是多样化与个性化,主要通过柔性制造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来实现。这是生产系统两个相悖的功能目标,在传统的生产系统中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如今必须统一到一个生产系统,即一个能使这两个相悖功能目标同步达到较高水平的生产管理系统,才能形成竞争优势。在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21世纪,大规模的哲理已被人们所接受,实现“鱼与熊掌”兼得的大规模管理模式,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主流生产方式。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电子商务的逐渐普及,AM、ERP、MC等一些模式正在我国一些企业得到逐步应用和推广,但竞争优势并不明显。我国制造企业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借鉴和创新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大规模的高效率、低成本和个性化生产是市场对企业的生产要求,也是企业生产运作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一方面需要柔性的生产技术,如柔性制造技术(FMS),高级制造技术(AMT);另一方面,需要现代管理技术,如成组技术、并行工程,再造工程、准时化等进行管理创新;第三就是需要一个集成的管理系统或者一种管理模式,通过组织创新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全面集成企业内外部技术、组织、人员等优势资源。笔者针对现代先进生产管理模式的不同哲理和在生产运作中它们的作用和联系,提出我国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应综合运用其他先进模式进行管理创新以实现大规模,以现代生产管理技术为手段,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C)、准时生产(JIT)、重组工程(Reengineering)、流程再造(BPR)和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等现代生产管理技术,以实现敏捷制造(AM)的虚拟企业或动态企业联盟为组织形式,以供应链管理为实现途径,以基于ERP的电子商务为生产运作平台,在internet\intranet支持下,以实现大规模为目的的管理模式。
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并非一蹴而就,而要根据市场需要和企业能力并根据我国制造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坚定的管理创新。这其中首先是组织创新,对企业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按照经济和效率的原则,在信息网络技术支持下进行再造,使组织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精简而又高效率;另一方面是重视和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基于ERP的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信息系统的集成水平,在组织重组和集成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集成和共享;三是构建适合新型管理模式运行的供应链,提高对供应商的管理管理能力和获取顾客需求信息的能力;四是必须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完善管理体制,迅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五是提高人员素质,尊重人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六是必须建立适合新的管理模式运行的经营理念和文化环境以适应转型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的灵魂,新型的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集成系统,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文化的创新和转变,就相当于一个人缺少了血肉和灵魂,就无法形成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竞争优势。我认为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环境的成熟,我国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将迅速实现向以大规模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型,迅速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我国从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业强国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B.约瑟夫?派恩.大规模-企业竞争的新前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童利忠,基于先进运作模式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1.2
[3]黄群慧,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创新状况[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4]周晓东,大规模战略及我国企业对策[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5

点赞:17666 浏览:8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