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族企业迅猛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完善,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但是,我国的家族企业发展还不均衡,绝大多数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管理瓶颈的约束。本文分析了通过从影响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因素的出发,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82-1.5

一、家族文化对企业组织的影响分析

家族文化对企业组织的正向作用分析。将儒家家族文化与企业制度相结合,将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儒家文化中,本身就蕴含着自由经济的思想成分,这就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契机和可能。儒家家族文化传统与企业制度的结合,还能弥补、解救企业制度所带源于:标准论文www.808so.com
来的消极影响和不足。现代企业制度富有效率,但又缺少“人情味”。它既可以创造出高效率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同时也可产生异化,导致人们相对于自身未来追求的歪曲。而儒家家族文化的倡导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可以用其温情来调适企业制度中各方面的关系和制约个人私欲的扩张,从而也极富有现代的意义。
家族文化对企业组织的负向作用分析。浓厚的家族观念使家族对最终所有权怀有强烈的偏好,企业资本很难和社会资本相融合;同时,由于家庭的巨大作用,压抑了社会自发团体的发展,导致社会信任资源匾乏,委托机制难以根植于家族企业,两权分离非常困难。家族企业是家庭经济活动的扩大和延伸,它承担着一系列家庭的经济功能。企业解决了家庭成员的工作,企业收益用于家庭开支,企业繁荣成为家族兴旺的标志。因此,家族企业并非以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摇摆于企业效益和家族利益之间,其行为具有非理性成份。为达到控股的目的,家族企业的资本再投入绝大部分依靠自身积累,社会资本只占很少一部分,股权结构呈现严重的一元化和封闭性的特征,既使在上市的家族企业中也往往出现“一股独大”的现象,很难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公司。

二、影响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因素

社会政治制度对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国的家族企业是在一种特殊的制度环境下产生的。这种制度环境一方面促进了家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家族企业的结构合理和健康成长。在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的过程中,我国私营企业选择家族管理是顺应国情,符合实际的。我国广东、江苏、浙江地区中的家族式管理企业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一些地区的私营企业在建立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后,由于不适应环境又退回到家族式管理,这说明家族式管理在我国现有制度环境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条件对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从市场环境的角度来看,家族企业的存在是对我国市场坏境缺乏信任机制的反应。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间不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由于社会处在转型期,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混乱,没有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义利观,普遍缺乏商业信用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交易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相当大。家族化管理以血缘为背景,人际交往模式建立在亲情基础之上,具有强烈而全面的信任关系,可以减少群体成员间讨价还价和信息搜寻成本。因此,基于家族化管理的凝聚力、灵活性,以及在问题上的优势,民营企业较难以摆脱家族化倾向。同时家族亲情,回避了繁杂的管理模式,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从而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收益的目标。
社会传统文化对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与企业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表现方式。采用家族制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泛家族主义这一积淀在中华民族儿女血脉中的古老文化,在当今中国的私营企业管理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社会法制环境对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中国的家族企业管理与此也有很大关系,绝大多数家族企业缺少完善、有效的理规章。在企业内部,更多的是“人治”,而非“法治”。利益的分配更多是根据职位的高低、与企业主的关系亲疏而定。企业内部的管理条例更多是挂在墙上做摆设,制度形同虚设。企业内部的“一言堂”现象尤为严重,企业领导人唯我独尊,独断专行。中国的家族企业过分重视人情,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融洽,为企业带来和谐的利益。但企业不是家庭而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其成员的个人目标和利益与企业目标和利益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冲突,特别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老板及亲属或亲信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用统一的制度和纪律来约束全体成员的行为,才能形成客观公正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组织秩序。

三、中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现存问题

家庭成员之间产权不清晰。家族企业实行封闭式的产权制度,不利于企业的融资和抵抗风险能力的增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观念导致家族企业一般都实行封闭式产权制度,即由企业主及其亲属占有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的股份。在家族企业创业之初,由于企业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家族企业以亲情为纽带形成的投资主体足以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然而当家族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以后,企业对巨额资金的需要和企业资金来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就十分尖锐了,这样就会迫使企业或者放慢发展速度,或者采用其他高风险、高成本的融资手段,从而制约了企业的有效扩张。
管理的“人治化”色彩太浓。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将逐渐超出家族成员所拥有的有限经验,造成家族化企业难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给企业生存带来风险。家族化管理往往容易扼制管理体制的创新。表现在:一是难于形成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因为家族企业的经营特色往往就是“家长”个人的特色,当由于种种原因“家长”离开企业时,无法通过制度传递保障企业个性的延续:二是老板直接参与管理,对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有时甚至明知自己已经管不好企业,但也不想交给别人管,宁愿企业长不大,也不肯放弃经营管理权给自己带来的自我满足感。
决策过程不科学严谨,决策的风险较高。很大一部分家族企业在日常决策及管理工作中,更多地受感情支配,而很少受理性指导。他们对于某个计划或某个决策,更多的是由自己的主观经验、个人喜好来进行做情绪化的决策判断,很少具有科学研究的批判精神,很少具有缜密而全面的调查研究,很少具有审慎而严谨的分析论证。正是这样,虽然企业家在早期发迹时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而一旦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的严重弊端就充分显露出来其不适应性。家族企业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和企业规模化经营之后,却没有也很难完成企业家思维方式与行为标准的转变,其经营方式、管理思维方式自然也没有得到提升。

四、中国家族企业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企业性质、目标及经营方式等的价值取向,是“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是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它支配着企业的行为,这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共享的组织价值观能指导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塑造员工行为、建立团队精神并影响营销效果。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就是要保证人与企业、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注重客户、员工、股东及社会的利益,不断创造解决人的需要和发展的新途径。
家族企业应注重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中国,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战略管理还仅仅是一个开头。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参与者的家族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战略管理。
优化企业的产权结构。当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产权的多元化是企业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产权结构的多元化,通俗地讲,是指所有权的多元化,有多个投资主体,他们拥有不同数额的股票,即股权的多元化。在产权关系上表现为出资人财产和法人财产的分裂,从而导致出资人的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这种分离,并不是对出资人所有权的背叛,而是投资者所有权追求自身利益的逻辑结果。
[参考文献]
[1]吴狄亚.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分析[J].改革与理论,2001(3):34-37.
[2]杰斯汀·隆内克.小企业运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9-61.
[3]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5):51-58.
[作者简介]王洪剑(1982- ):男,天津财经大学201MBA,斯伦贝谢(天津)采油机械有限公司。

点赞:30533 浏览:14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