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转型社会背景下高校政治社会化特征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政治社会化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主要包含政治知识、方向、情感、规范、价值观和能力的社会化。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具有系统性、可塑性、凝聚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呈现出政治取向正确和功利性并存,政治认同明确和模糊并存,政治参与积极和冷漠并存以及政治能力的增强和理论能力的偏弱并存的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转型;特征
作者简介:毛 璐(1984—),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指大学生在这一阶段,在学校、同辈群体、传媒等关系网络中,通过政治学习和实践,从而形成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和取向。这一学习过程包括各种政治学习。它具有传递政治文化、稳定政治体系和形成政治人格的功能,最终使大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政治人”。而政治化是否成功,直接对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性产生影响,甚至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因此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

(1)政治知识的社会化。政治知识是政治社会化的基础,通过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学习运用科学的策略去对比和鉴别各种知识,从而主动的掌握真理。
(2)政治方向的社会化。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其政治方向决定了是否愿意将知识和能力奉献给社会。因此塑造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才能使大学生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3)政治情感的社会化。政治情感是指大学生对政治事件的心理感受,是一种长期的积淀。同时政治情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团结,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政治的认同感、对政权的情感和对政党的情感。
(4)政治规范的社会化。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动机,因此政治规范就显得非常重要。政治规范对于培养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理性和参与政治的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熟悉和掌握政治规范,才能使大学生在政治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5)政治价值观的社会化。政治价值观指大学生对政治事件所做出的价值评判,它决定了参与政治活动的动机。政治价值观决定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可能性,主要包括坚持自由平等的原则和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6)政治能力的社会化。政治能力即参与政治实践的能力,大学生由于参与实践的机会少,所以政治能力相对较弱,且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辨别的能力、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和政治实践经验的积累。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般特征

(1)政治社会化形式的系统性。大学作为一个教育机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社会化场所。大学教师通过开设系统的政治理论课程,系统、计划地向大学生传授主流的政治文化,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因此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同时学校开设的各种政治讲座,开展的各种政治性活动,参与的各种政治生活,这几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科学、丰富、完整的社会化体系。
(2)政治社会化主体的可塑性。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处于一个逐渐成熟的过渡阶段,这决定了其社会化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一方面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宽松,思想比较多元,加之其心理特点,对新思想和知识的接受非常快。但是由于自身的不成熟性,导致其政治态度和立场的可变性,因此在政治立场方面具有动摇性,这也证明了这一群体的政治社会化具有可塑性。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和远大的个人理想,因此很容易把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和自身的理想结合起来。
(3)政治社会化群体的凝聚性。在大学这个阶段,同辈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个思想交融和观念开放的环境中,大学生会积极的和自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群体进行交流,从而满足自身的群体归属感。大学生这一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不同,对政治具有强烈的关注动机,具有更多的政治探讨机会和更高的政治理论追求。他们由于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一致的群体意识,因此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群体凝聚力。他们处于同辈群体的环境中,自身的政治思想和行为得到强化,从而形成较高的政治素质。
(4)政治社会化渠道的多元性。随着大学生心智的成熟、视野的开阔、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参与政治活动机会的增加,他们所接触到的各种政治活动和事件,都对其政治人格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之现在网络的普及,纸质媒体影响力的扩大,广播、电视和其他传媒都成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来源。这种媒体的影响力,也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影响。正统的政治教育、同辈群体的思想、传播媒体的态度,社会实践的感受等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这一群体的政治思想,同时大学生的正处于心智成熟的阶段,所以这些信心都对他们政治人格的形成造成了影响。各种形式的信心都发挥了自身的影响力,所以形成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多元渠道,共同形成影响力。

三、转型背景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价值取向正确和功利现象并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自觉意识也日渐增强。他们不仅仅关心自己的学习,同时也更加关注这个社会。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从多个角度去看待理由。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却带有强烈功利主义取向,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以是否对自己有用作为政治价值评判的标准。比如有的学生把入党作为求职的一个资本,体现了他们政治价值判断的功利性。这就说明他们的价值取向已经变得功利。总转型社会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特征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808s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体来说,主流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但是也要防止功利取向的蔓延。
(2)政治认同明确和模糊现象并存。改革开放的推进,使得我国的影响力增大,国际地位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大学生也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对政治制度和中国的拥护和认同度越来越高,将自己的政治观念和理想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加明确的政治意识。但是转型期存在的一些理由,对他们的政治认同造成了影响。比如社会上存在的权力腐败和寻租现象,使得他们对政治教育持怀疑的态度,甚至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同时他们身怀远大的报复,却又缺乏理性分析理由的能力,导致他们对政治的认识比较模糊,所以存在一定的认同模糊现象。这一理由的存在,与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是有紧密联系的。
(3)政治参与积极和冷漠现象并存。大学作为一个正统的政治社会化的环境,学生有很多的机会参与政治活动,比如参加政治团体。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群体,有自身的主动性,所以对国内外事件和国家命运等政治信息非常关心。他们积极参加校园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同时也主动靠近和加入党组织,这些都体现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但是转型的各种思想的影响,致使一些大学生对政治也非常冷漠,主要表现在只参加对自己有利的活动,甚至不关心政治理由,不参加政治生活,这也同时体现出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冷漠的态度。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他们的政治参与也变得更加功利。
(4)政治能力的增强和理论能力的偏弱并存。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其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大学生积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实践水平和政治能力,从而有利于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通过实践的检验,提高了理论的认知水平,强化了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但在同时却出现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过分的重视实践而忽略了理论水平的培养。一些大学生大部分时间用来实践,而对政治理论却没有兴趣,甚至排斥政治理论的学习。所以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转型期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这就需要大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积极学习政治知识,树立正确政治期望,遵守政治规范,从而形成完善的政治人格。同时学校要结合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整合社会各种媒介和社会力量,为顺利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理由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赵渭荣.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点赞:19333 浏览:8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