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从“图书”到“出版传媒”嬗变与深思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13年8月1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在中国报业的舞台上登场。看名字是一份全新的报纸,却已有58年的发展历史:从创刊于1955年的《图书发行》报,到改革开放时期更名为《中国图书商报》,再到今天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媒体融合与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这份报纸再度更改其名。
一般说来,任何一张有着悠久历史与品牌积淀的报纸,改名都是“大考”。但《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更名不仅是自身的发展之需和应时而动,更折射出出版与传媒行业的发展与变迁。在更名的背后,对于做强与做大,对于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这份报纸的当家人孙月沐显然有其足够准备,有着他独特的见解。
改名:多年的深思和蓄势
《传媒》:孙总,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中国图书商报》的前身是创刊于1955年的《图书发行》报,1995年更名为《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8月1日更名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请您具体谈谈两次更名的背景和深层理由。
孙月沐:今年的6月份,我们拿到了国家新闻出版同意更名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批文,之后这段时间,就紧锣密鼓、马不停蹄地忙于更名的具体事务。虽然是更名,但某种作用上说也相当于重新办报,从拿到批复到推出创刊号,从出版登记变更到工商、税务、银行、社保等各个方面的手续变更,期间,报社克服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给自己定下目标,即,不仅推出新商报、纸质报,新的电子报也同期上线。现在回过头来看,可以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创刊号推出128个版,轻涂纸全彩精印,内容、广告全面丰收,内容精心设计成“新”“贺”“时”“品”四卷,都是深度专题报道,而广告达七八十个版,业界好评如潮,全是称许和祝福之声。这期报纸又被国家图书馆单期,之前我们曾有一期报纸被他们创纪录单期。而新商报电子报上线也引起业界一片欢呼。可以说,这次更名成功是商报又一次顺应了出版传媒业大势的结果。
关于此次改报名,我们酝酿已久,从提出申请到正式更名已有6年时间,而有此念头则有8个年头了。从我2005年刚到中国图书商报社任职时,就向主管部门领导汇报了想要改报名的想法。从早先的由主管的《图书发行》报,到后来的相继由原(总署)主管、指导中国出版集团主管的《中国图书商报》,再到现在,这份报纸的嬗变过程都体现了国家出版管理、生产变迁的历史轨迹,体现了这份有着近60年历史的报纸本身阶梯式的发展,更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计划经济时代需要宣传党和国家的出版物,因此《图书发行》应运而生,承担了独特的历史使命,它经历了“”和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经济的萌芽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当其完成了计划经济使命以后,1995年,应势改成了《中国图书商报》至今。《中国图书商报》经历了新世纪文化体制改革的洗礼,与之前《图书发行》的区别主要在于这个“商”字,强调了“在商从“图书”到“出版传媒”的嬗变与深思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808s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言商”,突出了图书业的产业内涵。
《中国图书商报》于1995年创刊,诞生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图书产业发展最旺盛的时期,其顺应了当时出版业的改革大潮,顺应了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始可以说是中国图书出版业的“黄金十年”,不仅是国有书业,民营也一样在飞速发展之中。那个时候,印书利润很大,尤其教育、大众类的图书,同时,图书市场又开始受重视,书业有了市场意识、商业意识、产业意识,所以就有了这份以“图书”命名的报纸。从1995年到2013年18年的时间里,《中国图书商报》在中国出版产业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体现了其重要价值。特别是新班子上任这8年多,商报更是快速发展,迅速走进中国出版行业传媒的最前列。我们明确提出五化(即主流化、新闻化、专业化、实用化、精品化),五结合五转变(即新闻发布和新闻整合相结合,由发布向整合转变;发表新闻和刊载观点相结合,由新闻向观点转变;专业传播和专业服务相结合,由传播向服务转变;发布平台和营销推广渠道相结合,由平台向渠道转变;定位B2B和定位B2B+C相结合,由B2B向B2B+C 转变),冲刺并跃居同业的领先位置,被业界誉为“中国书业第一媒体”,真正成为出版业一份极权威的专业传媒、行业传媒、产业传媒、商务传媒,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独特的报业文化。如,其他很多同类报纸更多是“上传下达”,或针对文化人群体,而《中国图书商报》定位明确,针对的是出版产业界,准确把握住了出版本身的两个属性——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认真地来做产业报,为书店、出版社、国有或民营出版工作者、出版商、书商提供服务,更多的是贴近行业,贴近产业现实,贴近商情。我们把《中国图书商报》定位为一份中国书业的产经报、政经报、财经报,从中可以看出,都有一个“经”字,也就是更注重经济、注重提供商情和商机。报纸内容始终与书业经济有关、和商业有关,贴近并突出图书产业。
但就是这样的一份行业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民众阅读生态的变化、技术的革新特别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的态势,也面对着深度的震荡和严峻的挑战:一是内容创意产业的变革与融合,直接推动了图书出版业的急速“转身”;二是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大数据、云技术革命兴起,迫切需要出版与技术融合,书业必须应时而变。而《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就是在深化出版体制改革、迎接数字化革命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份报纸是新中国出版业最早的行业报,其历史悠久但仍具新锐活力,其更名既体现了报纸自身发展的脚步,同时也是在出版传媒发展大环境下的应时而动。
改名,是顺应时代潮流
《传媒》:为何会更名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出版”和“传媒”合体有着怎样的内涵和现实作用?把这样一个老品牌换掉,是否存在一些顾虑?
孙月沐:首先,新的领导班子上任这八年来,我们一直在做《中国图书商报》的“升级版”,上面我已经介绍。这是一个水到渠成、因时顺势的“升级”,这是书业“时局”给出的不二抉择。原来的“图书”涵盖面太小,而出版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正如之前所说,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兴起,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勃兴转变了媒体格局之后,书业、报刊业的生产方式、营销方式和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在这样情况下,平面媒体包括专业平面媒体,若死守旧观念、老摊子、老套路,只会落伍,遭遇被淘汰出局的下场。从“图书”到“出版传媒”的嬗变与深思由优秀论文网站{#GetFullDomain}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从“图书”到“出版传媒”的嬗变与深思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如需论文.从“图书”到“出版传媒”的嬗变与深思由优秀论文网站{#GetFullDomain}提供,助您写好论文.

点赞:4836 浏览:1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