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校师资教育培训深思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加强高校师资教育培训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高校师资教育培训的作用、原则、途径及机制进行深思,对如何加强高校师资教育培训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师资,教育培训,深思
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高校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八届三种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对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式,如何更有效的开展高校教师教育培训,使教师队伍建设趋于专业化、职业化,从而充分发挥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成为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理由。

一、高校师资教育培训的作用

1、人力资源优化管理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人才采取教育、培训等有效方式,对其内在素质和潜能的塑造和发掘,以更好的提高其人才素养和应用技能。尤其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价值及效应形成的具有长期性和难度较大的特点,更应强化教育培训,使高校教师的能力素质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积累,使其存量水平得到提高,并不断发挥外部效应推动学校发展。
2、社会对教师专业化素质的需要。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因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理由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推动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因素有来自外部的推动力和来自内部的驱动力,不断的教育培训可以通过教师个人的内驱力,最终内化为教师个人的发展品质,成为教师自主发展、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
3、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网络化、信息化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不断扩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他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和视野,均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高校师资队伍必须具备更高素质。因而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是提升他们专业技能、完善教师综合素养的必定要求。

二、高校师资教育培训的原则

1、服务教学、按需施教。强化教育培训需求导向,真正做到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教师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更好的为教育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
2、分类分级、全员培训。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教师的特殊需求相结合,增强针对性,实现全覆盖。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理由为导向、以需要解决的事情为中心开展教育培训,提高教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解决理由、推动工作的能力。
4、质量第一、注重实效。把改革创新贯彻于教育培训各环节各方面,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作为谋划、推进和评价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高校师资教育培训的途径

1、脱产或在职进修培训。这种途径可使教师能有一块完整的时间通过听课或看书等途径系统地接受新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受干扰地进行深思。这对于参加培训的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转型,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大有益处。
2、专家专题辅导。主要针对教师中存在的共性理由,请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定期来校讲学、现场指导,并解答老师们的疑惑,以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
3、系部及教研组培训。主要根据各系部和教研组每学期的专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业务指导小组成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听课,以不断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4、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这种途径可以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更新观念。把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中所学、所感、所悟、所思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极大地增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教学竞赛活动。定期开展“一课多教”、“一题多课”、“一教多思”等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通过以赛促练、以赛促训,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6、导师带教。教师的缄默知识是与日常的生活和经验紧紧相连的,是只能意会的一种体验,它具有模糊性和潜在性。缄默知识的获得总是与特殊理由或任务情景联系在一起的,它必须借助实践和采取直接参与的方式。让受训教师跟随导师学习或直接担任其助手,能让经验较少的年轻教师通过导师的具体指导,逐渐体悟经验或缄默知识,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掌握专业技能和获得智慧,早日成才。
7、网络培训。这是教育培训的新途径。建立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开发和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师多样化教育培训需求。

四、完善高校师资教育培训运转机制

1、完善体现教育培训需求的计划生成机制。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把需求调研作为教育培训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高校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教师素质能力的新要求,提出做好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划意见。教师教育培训机构也应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深入细致的需求调研,准确把握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教师需求,以此为依据设计教育培训项目,提出教学计划。各高校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教师成长需要,主动提出培训需求。
2、建立激发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活力的竞争择优机制。制定教师教育培训机构资质认证标准,对承担教师教育培训职能的培训机构进行资质认证。推行项目管理制度,对部分教育培训项目采取直接委托等方式,在经过资质认证的教育培训机构中,择优确定培训项目承担者。加强对教师教育培训竞争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教育培训机构公平参与、规范运作、能进能出。
3、健全教师教育培训实施机制。按照教育培训计划,对教育培训做出详细的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时解决教育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理由。明确实施内容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在保证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确保教育培训时间;二是教育培训经费要及时到位;三是留出“轮空”编制为教师提供外出教育培训机会;四是保证教师在教育培训期间的工资、津贴等方面的待遇。
4、健全教师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考核教师的学习态度和表现、掌握运用理论和知识、提高教学能力等情况。健全教师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将教师学习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如实记入教师信息库,并将重要培训情况纳入教师人事档案。建立教师教育培训跟踪管理制度,不断拓展和延伸培训效果。5、完善教师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动力总是与压力并生。在人力资本理论中人们常用“鲇鱼效应”来比喻通过外部压力的介入,以鼓励竞争,盘活资源,激励成才。这就应将教师的教育培训及其收益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重要依据,充分利用这一标尺,适当加压,转变 “要我培训”的被动心态,树立“我要培训”的进取意识,促使教师自觉要求参加培训,并将此外化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行动。人才流动是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但无序的流动必定对高校产生较大的冲击。所以,要坚持并完善教师教育培训管理制度,通过法律化、契约化的管理,促使教师完成学习任务,保证教育培训的质量。
6、建立教师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教师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同教育培训机构沟通,研究制定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作为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应组织学员对培训项目、课程设置、师资水平、教学管理等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情况不断改善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五、高校师资教育培训应注意的理由

1、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过去人们总是习惯把学校当做培养学生的场所,而忽视了学校同样也是教师教育培训的关键场所。实践表明,单纯校外教育培训的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因为教育培训学到的知识,如果缺少个体特定场景中特定心理体验的融入和个体内心深处的精神的渗透,就不能真正转化为个体内心的心智模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因此应当把学校作为教师教育培训的主阵地,由学校主动为教师创造适合其成长的条件和环境,尽最大可能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多途径、多模式的教育培训。这样既满足了教育培训上对资金和设施等外部条件的需求,节省了所需要的场所和时间,节约了所需的经费,减少了教育培训需求与工学的冲突,又能够满足教师对于教学实践的需求,推动自身素质的提高。
2、加强与校外机构的合作。教师教育培训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开展教师所在学校与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是实施成功的教育培训的重要保障。这些校外机构包括大学、研究院所等教育专业机构、培训基地、企事业单位及社区等。通过与这些校外机构的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支持,为培训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尤其是智力的支持。
3、重视教师个体的自我教育培训。只有激发教师个人的内驱力,才能最终成为教师教育培训的不竭动力。由此,鼓励教师以用促学,以学促研,通过多途径指导的方式,引导教师确定专业发展目标,根据自身优势和不足,制订中长发展规划及每学年的教育教学能力自我发展计划。根据自我需求主动进行学习,养成反思习惯,把自身和受教育者作为研究对象,亦教亦学,常教常新。
参考文献:
[1]程启学,刘凤义.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下的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一16).
[2]郭金陵.试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优化策略[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5).
[3]刘长旭.对新时期高校教师师资培训工作的深思[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5).

点赞:8163 浏览:3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