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美论《世说新语》人物品藻生态审美意蕴题目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论文以《世说新语》为素材,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哲学思想指导,对魏晋人物品藻中所包含的生态审美意蕴进行了解读和浅析。首先,以人与自然的联系维度考察魏晋士人的自然生态意趣。中国古人在对待人与自然的联系上历来具有一种独特的东方生态智慧,那就是追求“天人合一”。这种智慧在魏晋士人那里体现得尤为突出。魏晋士人发现了自然界的美,并把自己的一往深情投入其中,与自然品题会通、相亲相融。他们在品藻人物的时候,常常用自然山水和某种景物来形象地比喻人物。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月山川,风云雷电、林木禽鸟、珠宝玉石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观物象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美好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被魏晋士人广泛用来品题人物、描摹人格。如:“飘如游云,矫若惊龙”、“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谡谡如劲松下风”等等,这些即是对人的品赏,也是对自然的礼赞,人与自然交相辉映,浑然合一。魏晋士人不仅注重人物美品评与自然美品赏话语上的会通,更追求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直接融为一体,相亲相乐。他们争相以与自然山水相处为乐,以与鸟畜禽鱼厮守为欢,或栖居于田园美墅,或雅聚于竹林幽谷,或畅游于名山大川,他们对大自然的依恋,已真正达到了“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境地。魏晋士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把自然当作自己的朋友和“自来亲人”,暗合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代生态美学精神,对于我们重新思索人与自然的联系,树立科学的进展观,倡导生态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培育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亲近自然的生态人格,具有重要启迪作用。其次,以人与人的联系维度考察魏晋士人的社会生态理想。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儒家的“三纲五常”经由历代统治阶级的不断强化逐渐成为整个封建时代几乎无法撼动的道德律。而魏晋时代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儒教相对衰敝、伦常联系相对松解的时期。魏晋士人将“自然”的观念引入社会领域,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世俗名教纲常,高扬人的自然本性和个体价值,不仅重新发现了自我,而且重新发现了他人,特别是重新发现了妇女和儿童,开启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新境界。正如《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所反映的,君王可以为臣子“驴鸣送葬”,儿子可以直呼父亲的名字,妻子可以公然狎昵自己的丈夫……这种变化,如果用辩证法的眼光去看,就会知道,是对汉朝独尊儒术的一种否定和反动,是向前的变化,是进步。它强烈地昭示了魏晋士人对虚伪名教的批判和对真实人性的追求,体现出他们渴求建立一种相互欣赏、平等对话之人伦联系的社会生态理想和历史愿望,对于我们建设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以人与自身的联系维度考察魏晋士人的精神生态旨归。人的存活,就其活生生的状态而言都只能是具体的、个别的。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人的联系,最终都要落实到人与自身的联系即人的个体存活上。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具有鲜明的存活论特点,追求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高度一致,力主通过审美(艺术)达到个体存活的自由与超越,实现人诗意地栖居。“魏晋风度”即为中国古代诗性人格的典型代表。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支道林养马重其神骏、放鹤归林;阮籍见邻家妇有美色,常与之共饮,醉后便眠其侧,终无他意;王子猷深夜访友,乘兴而去,兴尽而返,至门前而不入……魏晋士人以一种超物质实用和超社会常规的审美态度待人接物,平淡的生活由此脱俗而大放异彩,个体的存活于是自由而充满诗意。这种依凭人的主体创造性而开创审美化、艺术化人生境界的存活智慧,对于我们克服人为物役和人的异化,培育具有诗性智慧和审美精神的生态人格是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源。总之,由以上浅析可以看出,魏晋士人品评人物并不持狭隘单一的标准,而是立足于人的本真有着即人是一种多维联系有着,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品题会通、相亲相融,推崇人与人之间的彼此欣赏、平等对话,高扬个体存活的自我超越,体现出一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生态智慧和审美情怀,与当今生态美学家大力提倡的生态审美理念有诸多相通之处,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人格培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关键词:世说新语论文人物品藻论文生态审美论文
本论文由www.808so.com中文摘要8-10
Abstract10-13
1 引言13-26
1.1 关于《世说新语》13-14
1.2 关于人物品藻14-20
1.3 关于生态美学20-26
2 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自然生态意趣26-56
2.1 人与自然的同时发现26-35
2.1.1 自然美的发现26-30
2.1.2 人格美的发现30-33
2.1.3 人与自然的对话交流33-35
2.2 人与自然的品题会通35-44
2.2.1 人与自然互拟35-40
2.2.2 人与自然的同形同构40-43
2.2.3 人与自然的交感同情43-44
2.3 人与自然的相亲相融44-56
2.3.1 “居”44-47
2.3.2 “聚”47-50
2.3.3 “游”50-56
3 人与人的相互激赏:社会生态理想56-93
3.1 人伦观的演变56-61
3.1.1 先秦儒家人伦观56-58
3.1.2 两汉对儒家人伦观的法家化改造58-60
3.1.3 魏晋对儒家人伦观的道家化改造60-61
3.2 君臣联系的异动61-69
3.2.1 传统君臣观61-63
3.2.2 魏晋君臣观63-66
3.2.3 君臣联系的异动66-69
3.3 男女联系的松解69-79
3.3.1 传统女性观69-71
3.3.2 魏晋女性观71-75
3.3.3 男女联系的新变75-79
3.4 成人儿童联系的新变79-93
3.4.1 传统儿童观80-81
3.4.2 魏晋儿童观81-89
3.4.3 儿童成人联系的新变89-93
4 个体存活的自我超越:精神生态取向93-123
4.1 越礼任性:个性的张扬93-102
4.1.1 个性的人格本体建构93-95
4.1.2 崇尚个性95-99
4.1.3 张扬个性99-102
4.2 越理任情:情感的解放102-112
4.2.1 情感的人格本体建构103-105
4.2.2 一往情深105-109
4.2.3 一往情真109-112
4.3 形超神越:心灵的自由112-123
4.3.1 精神(心灵)的人格本体建构112-114
4.3.2 超越外在实用功利114-119
4.3.3 超越现实存活困境119-123
5 结语123-134
5.1 各美其美:生态自我观123-125
5.2 美人之美:生态平等观125-130
5.3 美美与共:生态整体观130-134
参考文献134-140
致谢140-141
附件141-142

点赞:5637 浏览:1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