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馆员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方式要求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现状,问题分析,探索更具实效性馆员培训模式。以任务为驱动、研训一体、注重过程的高校馆员培训旨在尝试受训者和培训者双主线培训,以长期规划及严密培训过程来克服高校馆员培训随意性和低效性。
[关键词]高校馆员;培训模式;探析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服务信息化、馆藏多媒体化、资源共享网络化、工作人员知识专业化,都需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结构合理的、具有学习能力的文献信息开发和服务队伍,这对高校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馆员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工作岗位角色转变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所界定的馆员并非职称定义上的馆员,而是指高校图书馆的业务人员。

一、当前高校馆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以河南省九所高校为例)

(一)高校馆员培训现状

当前,科技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为适应变化,对馆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馆员培训也面临更大挑战。作者浏览了河南九所高校图书馆网站,通过2012年以来新闻公告中相关信息来分析这些高校馆员培训情况(见表1)。表中信息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这些高校馆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随意性强,规划性差导致培训缺乏持续性
从表1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808so.com
可以看出,当前,高校馆员培训随意性很大,如缺乏培训计划、培训需求调查不足、培训内容随意、培训方法单一。高校馆员培训规划性差,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
2.全员培训多,分层培训寡导致培训低效性
馆员培训多数是全员培训,很少根据岗位进行分层培训,全员培训使培训者不能兼顾到所有受训者的培训状况,加之缺乏相应监督和考核制度,致使受训者在学习中持无所谓态度,导致培训低效性。业务骨干培训机会多于一般馆员。
3.缺乏相应效果评估体系
高校馆员培训缺乏相应效果评估体系,导致培训效果检测出现盲区。馆员培训没有严格的达标标准和考核评估,馆员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些馆员不能胜任岗位工作。
4.思想政治教育重于业务知识学习
馆员培训重思想政治教育轻业务知识学习。表1中大多数学校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组织馆员开展一些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而组织馆员进行业务学习信息却很少,只是其中一些高校图书馆每年会对新近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或外派业务骨干去兄弟院校参观学习。
综上所述,当前馆员培训存在随意性强、培训机会不均衡、分层培训不足、业务培训不足现状。基于以上问题,“任务驱动、研训一体、注重过程”的馆员培训能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以上问题。

二、任务驱动、研训一体、注重过程的馆员培训模式的实施

(一)培训模式图(见图1)

(二)培训特点及优势

1.突出两条主线
在打造培训者队伍同时对馆员进行有针对性双主线培训,双线并行、双线互动是其显著特点。本模式既强调对受训者依照“前期实践-产生问题-形成案例-自学思考-同伴交流-案例剖析-自我反思-案例修正-多元研修-后期实践”的“受训主线”展开学习过程,又强调培训者根据“任务驱动-激发内需-构建主题-问题引路-理论指导-组织研讨-归纳升华-个别诊断-专业提领-跟踪指导”的“培训主线”开展培训。
2.研训一体
“研训一体”将培训三阶段(前、中、后期)有机融合,将研究与训练融为一体,通过研究发现问题,通过训练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又产生问题。既提升受训者工作能力,又提升培训者培训能力。研训一体培训能够将馆员工作与培训有机融合,通过培训提高馆员工作能力,通过工作改善培训质量。
3.优势
此模式以馆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培训焦点,使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也便于分层培训,各部门根据本部门馆员工作中遇到的业务难题定期组织培训,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全员培训造成资源浪费;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先进培训理念转化为馆员实际行为,在实践中检验培训效果。

(三)培训模式的实施

组织者要确保“受训者参训”和“培训者培训”双落实,提高研训质量。
培训前,参训馆员要根据各自工作进行“前期实践”,从中“产生问题”,并“形成案例”,带着问题、案例走进培训课堂,这样的培训更具针对性,更能激发受训馆员学习热情。而培训者在培训前要提前搜集馆员反映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实践,设置培训任务以“任务驱动”、“激发内需”,从而构建专题培训主题。馆领导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馆员提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培训计划,使培训具有一定规划性和持续性。
培训中,组织者要改变传统的以讲为主策略,强调让受训者经历“自学思考、同伴互助、案例剖析、自我反思”学习过程,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参与讨论和积极动手。受训者既是研究者又是学习者。培训者要对培训内容进行分类,对受训者要分层,根据不同类别层次组织培训活动。培训者主要起到“问题引路、理论指导、组织研讨、归纳升华”作用。培训者要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善,并不断提高自身培训技能。
培训后,要求馆员对自己带来的案例进行“案例修正”。各部门根据培训专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现场研修或网络研修活动,进行“后期实践”。各部门要研究制订有效培训效果考核标准,并开展提升工程展示周活动;各部门以实例研究为载体,把解决实践问题与提升馆员新理念、改进工作行为紧密结合,有效提升培训实效。这一阶段培训者要进行个别诊断、专业提领、跟踪指导,要具体到每个馆员都能达到培训标准,得到全面提升。

(四)馆员培训顺利实施的保障

为了激发馆员研训活力,提高培训实效,还要有相应保障措施。
1.内需与制度并驱
组织者要注重激发受训馆员培训内需,通过建立制度、人文管理、任务驱动等策略来激活受训者参训动机,提高培训实效。要明确具体要求,监督培训各环节并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建立馆员培训档案,建立合理激励机制,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鼓舞相结合的方式督促馆员提升自我。
2.注重知识内化及能力迁移
要注重馆员理论素养内化及实践能力迁移。培训者和受训者要掌握图书管理理论及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新的管理思想,提升馆员图书管理理论素养。要注重专业技能内化,以工作实践为中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使馆员研训从形式走向内涵,从低效走向高效,从经验走向科学。
3.创新培训手段
要不断进行培训方式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博客、群,论坛,网络研修室,学习交流区,视频资源专区等网络专栏,形成专业团队,开展多层次专题研修活动,营造全馆生气勃勃学习氛围。通过培训手段创新,丰富馆员校本培训内涵,拓展培训空间,实现理论与实践对接。
各高校可以结合校情,创造性地尝试运用和完善研训一体馆员培训,充分利用优秀网络资源开展研训,注重完善馆员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把新管理理念内化为馆员的具体管理素养和行为,不断提高馆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图书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郝晓梅.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策略[J].情报杂志.2011.6,30:251-252.
作者简介:王秋霞(1974-),女,山东诸城人,馆员,硕士,现工作于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学。

点赞:19069 浏览:8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