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对策及深思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绝不能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但知识转换为解题技能是要靠操练的,这种操练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业成绩;但同时,这种技能也是一把双刃剑,也能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也就是说,有效的运用课堂教学应是在课堂知识掌握的同时,更多的学会的是策略的运用和课后的反思与创新。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有效性

余文森教授(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由,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二、如何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就历史学科而言,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注重学科价值和学科特点外,还关注以下几点。
1.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理解教学目标真正的含义。他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特别三维目标中的后两项,对“知识与能力”目标却不敢深化,似乎强调了知识就不符合新课标要求,能力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俗套。于是便有了一些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辩论、浅薄乏味的表白,看似华丽多彩,实则障眼烟云,完全是低效或无效的作秀。
事实上,新课程并不排斥或贬低知识本身,恰恰相反,是为了让学生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认识到,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坚强基石。因此,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2.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目前,有了新标准及依据新标准编写的版本的历史教材,这无疑是向构建新的教材体系和新的教材观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可以明确地说,有了新教材,不等于有了新课程,更不等于有了新的课堂教学。因此,如何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便推进目前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况且由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精心编写的教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教材的处理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应接受能力、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班级和学生。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尚有可供拓展的空间。这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尽情释放智慧,在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合理创造,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策略的基础上,对某些“原版”舍弃,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3.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目前已经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了极大提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学生主体发展与其学习环境关系密切。实践中,发现一些教师乐于训导而不善,勤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学生只能“亲其师,信其道”,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师生关系紧张,沉闷压抑。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发挥。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最本质的体现。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这是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
4.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运用语言与情感等创设氛围。
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教学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教师的功夫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活跃,意境生情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教学语言的技巧性的作用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语言的魅力,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历史教学中,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结语
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豪言“我转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阻转变我的课堂。”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我更政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也将努力深思,努力践行,尝试着转变自己的课堂。总之,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途径。但做到每一节课都效果显著确不太容易,教师付出超于一般人几倍的精力。相信只要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的改观。

点赞:6720 浏览:2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