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挑战结论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因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研究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与理论前提意义重大。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被网络打开了了一个极大的缺口: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生活性与文化性得以回归;作为技术的网络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张力性存在,这就给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思想政治;互联网;网络

一、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前提与现实基础

网络不仅有极强的虚拟性、综合性及开放性,而且其承载方式也比较的特殊。在网络的这些特征在人们的思想中游离时,就构成了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基础与理论前提。

(一)理论前提:在超越现实的实践性上二者相契合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人这一实践的主体可以掌握其生活生产的过程性,这就使得人能够超越其现实的实践活动。现存生活的发展前景、趋向及可能是以人的超越意识的理解与把握为指导的。这里所说的超越仅仅指的是超越现实。作为一种能够指导人思想的理性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主体关于现实生活的一种理解,是其关于现实的意识形态的一种把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实践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超越现实的目标。就现实所存在的超越而言,不仅从人学方面为政治思想教育活动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形成了其关于自身的期待[1]。互联网能够将现代性体现出来,其内在的特质决定了其能够完成对现实性的超越。且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的虚拟实践使得它具有了超越现实的实践性。据此,我们不难可以这样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那种超越现实的实践活动和以互联网作为载体的实践方式具有极强的内在统一性,这提供了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政治思想教育的理论依据。

(二)现实基础:政治思想教育自身发展中利益逻辑的相关性

从发生学的立场上讲,在互联网条件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是其在网络技术方面的有效需求,而对利益逻辑的追问则构成了需求本身。这里所说的利益逻辑的相关性指的是利益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间的相互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自身的发展与超越构成了利益的核心[2]。就需求与利益方面看,思想政治教育完全能够实现对网络技术的有效利用。因此,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808so.com
育的发展的利益逻辑相关性也就是其自身的发展的一种有效的需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情况——缺口的打开与冲突并存

(一)正面影响——迎来了政治思想教育的新发展

首先,打开了政治思想教育回归文化性的缺口。政治思想教育属于文化现象的范畴,其将特定的文化成果的传播、践行和传递充当自身的载体,同时把自身发展的趋势确定为个体由“自然人”、“生物人”向“政治人”、“文化人”及“社会人”的转变。提高实效政治教育的文化性并非是一种短期的政策,它需要借助于对政治思想教育内涵和价值的准确把握和理解。
作为人类实践过程中的文化结晶,网络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味,打开了其向文化性回归的缺口。思想政治教育因网络的推动而实现了文化资源的拓展。依托于广阔的活动空间,互联网能够创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文化艺术及文化环境在网络充实、便捷的内容与手段的推动下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第二,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化的回归。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前提与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离开了生活就必定是乏味、空洞的,这也就必然会导致死教育,教育效果仅能达到知性的层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网络具有工具的作用,能够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化回归的条件。图像、文字与声音在网络的环境中融为一体,能够为主体带来一种身临其境、声色俱全、图文并存的归属感。此外,网络还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有利的生活情境,使德育中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得到解决。人们的任何一种活动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中都无需依靠别的主体,个体的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们能够按照自身的需要做决定,能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中之所以能够向生活化回归,关键就在于其能够实现向实践的回归,能够实现向“当下”生活的回归。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泛化带有极强的真实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以人为对象的。通过研究发现,长期以来知识分子充当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对象,工人、农民等其他阶层未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对象,仅停留在口号状态。从本质上讲,教育主体是一种单一状态,但这一情况在网络环境中能够得到扭转。

(二)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技术之所以具有两面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技术和社会间存在张力。这就给网络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发了要求和现实之间的的二律背反。
第一,社会责任感因互联网的匿名性的运作模式被弱化,道德呈现虚伪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在网络上通常会隐匿自己真实的信息。有的人会因这种无标识性的匿名代号的存在,而放任自由,从本质上看这就是行为责任主体的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基于责任感的道德也就毫无意义了。
第二,存在于互联网环境中的有害文化造成了对人们行为方式的误导。现阶段,还未建立起适用于网络环境的比较完善的过滤技术与规范机制,大量暴力、等失范的行为方式存在于网络之中。受现实压力的影响,人们希望能够在网络中找到“快乐”,以至于长期沉迷于个人小天地,“闭关自守”[3]。如此发展下去,势必会造成人们非社会化的发展倾向,削弱人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人际关系自然也就越来越淡漠了。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是挑战与机遇共存的。这里所说的机遇指的是互联网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引,而这里所说的挑战指的是互联网的“外部性”。因此,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的现实基础与理论前提的研究意义重大。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网络技术所带来的挑战时,应从自身变革,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与文化的优点,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23-25.
[2] 谢坤语.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9(1):10-12.
[3] 陈迎明,喻跃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3(3):34-36.

点赞:6836 浏览:2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