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作用。
那么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在讲授新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1.执果索因,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在地理教学中,既可以引导学生正向思维去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内容,执果索因,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这样做,不仅使学生知道这一理论的来龙去脉,而且教给学生科学家是如何运用地理思维去逐步该学说的策略。
2.反向逆推,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
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是研究地理科学的策略之

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例如,在学完“流水沉积物的颗粒由大到小,循序排列,分选性较好”这一特点后,可以引导学生反向逆推:分选性较好的沉积物是否一定是流水沉积物呢?(否,风力沉积物分选性亦较好)。象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只要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就可自己的深思获得正确答案。反向逆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发问、发现,可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和升华所学的课本知识。
3.辩证分析,从矛盾的对立面去深思理由
任何事物矛盾的统一体,如果从矛盾的不同方面去引导学生逆向思维,能认识事物更多的方面。
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时,既要阐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又要说明大气污染使尘埃增加,可能使气温下降,产生“阳伞 效应”。这样讲解,可以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的能力。
4.运用“反证”,证明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
反证法是正向逻辑思维的逆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思维。反证法是指假设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相反的结果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地理事实、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相矛盾的结果,进而导致否定原来的假设,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
例如,当讲解“地球的公转”时,不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感到理解困难,一些空间想象力差的同学更是如此。为此,我在讲究有关内容后,提出一个假设:“如果黄赤交角为0,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如何?”在学生深思议论的基础上,再由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正面讲解某些内容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不仅可以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在习题教学中,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1.例题示范,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冲突的范例,可以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
例如:近年来,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高寒地区发现了十分发育的喀斯特地形,试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学生一般都知道喀斯特地形发育的两个基本条件,即要有范围广大的可溶性岩石,其次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现在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不具备上述条件,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求解无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从青藏高原发展历史寻求答案,则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青藏高原在地质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积了很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上升,在上升的初期不大,气候高温多雨,发育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后,喀斯特地形亦随之上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道题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串联了有关知识,使学生以其所知解决其未知的新理由。
2.一题多变,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
习题,只要转变某些条件,或将条件和结论相互对调,或将已知和未知相互对调,就可供训练逆向思维之用。这样做,既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又可以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
3.正逆互用,推动正逆双向思维的联结
有些题目,既可以引导学生用正向思维去解答,也可以从所求的结论出发,反向推理。寻找所需的已知条件、概念、原理和规律,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解题。这样做,培养了学生从正逆两个方向去解决地理理由的能力,从而推动了正逆向思维的联结,使两者相互检验、相互补充,进而产生良好的交叉效应。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学生的双基越扎实,前面知识对后面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就越小,逆向思维也就越容易建立。因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以扎实的双基为前提,否则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只有在夯实学生双基的前提下,顾及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策略,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

点赞:5161 浏览:1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