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选题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因此,笔者在反馈一的环节上的具体做法是:以评价作业或评价测验试卷为契机,不失时机地进行大胆鼓励,毫不吝啬地表扬,连做错作业或考差的同学的进步之处也如数家珍,并让学生用热烈的掌声,有节奏的“一二三”赠送受到表扬、值得学习的学生,用有节奏的“一二”来鼓励有进步的学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得好:“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笔者每节课的开始,就反馈给学生的恰恰是初中学生最殷切的需求——渴望被认可、被肯定。
反馈既是上节课的延续,又是新课的序幕。伟人列宁教导我们:“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于是,笔者就让学生回顾反馈上一节所学的内容,要求不翻动书本,不打开笔记,以增进他们的思考力,摆脱对书本和笔记的依赖和死记硬背,并“传之以心,受之以意,切问近思”(宋·王安石),反馈所用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也可以反馈上一节课的感受、课堂的氛围、合作交流情况等。
反馈一,也可以在课件的首页设计数个问题,在复习的同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节课拓展的延续,又最自然地导入到新课。本环节所用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以内,否则会“喧宾夺主”。
探究环节很关键,把握不好会使课堂流水,达不到探究的预期效果。老师要充分准备,巧妙设计,先展示本节目标,提出预习任务,使探究更有针对性,并能激发学生热情和参与意识,并为探究做好准备。在探究时应指出探究的方向和意图,强调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如作图、折纸、实物拼凑、合理假设、推理,邀请老师参与、帮助等,确定每次探究题目的记录员,认真记录小组成员探究的“成果”,待师生互动、相互交流时代表本组发言或展示。
探究环节首先要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加里宁说的话启发教师在任何时候不可随意抹杀孩子的天趣,要积极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兴趣,一旦化兴趣为学习的动机,则应验了叶圣陶老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论断。探究就要有探究的题目,在设计探究的题目时,不仅要有可探究性,更要设计得有趣味,让学生喜欢。
其次,根据探究的难易程度,初步估计探究过程所用的时间。毕竟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但不能让学生走形式,泛泛一般地应付,而是让他们切身体验、感受,深入钻研,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彻底弄清楚问题的前因后果,真情交流合作,求同存异,达成共识,以获得成就感,而保持其真正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作为数学学科的特点,保持其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制胜法宝。因此,老师在课堂的“舞台”上当一名出色的“导演”尤为重要。不管是从兴趣、情感、动机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808so.com
等方面,还是从知识、能力等方面,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必要时可以把课堂延伸、延长到自习、课外,甚至延伸到学生的家里。探究的问题不可设计过多,毕竟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哦,探究时间因情景而定,平常控制在大约十分钟左右。
再次,探究课老师要注重引导和启发。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探究的过程中,就是让学生自己来思考,自己动手,自己来归纳总结;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启发。瑞士名家艾米尔说:“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瑞士的另一位名家亚美路的“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足以显得老师在课堂的引导和启发的重要。一位教育家把引导教育孩子形象得比喻成是“在扶一位醉人”。面对不同的学生,千万不可直指结果,更不可“把醉人放倒在地”置之不理。
最后再说说老师的参与。老师在学生热火朝天的探究、讨论、争论的时候,切不可无事可做。一要看,看各组组织的情况,扫视每个同学有没有参与其中,这叫关注;看他们操作、作图、拼凑、折叠等是否规范,这叫观察思考;看同学们的表情是否充满自信和喜悦等,这叫察言观色;二要听,远听他们讨论的热不热烈,近听组员中是否心若旁骛,说一些与探究的问题无关的话;三参与,或加入某个小组,一起探究问题,一般把机会留给同学,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不失时机的加以合理点拨、巧妙启发,或在黑板上用框图或图形提示,或用多媒体的动画等方式加以提示,也有时候用态势语言,如手势、点头、微笑或一两句幽默的话等方式来提示,会让学生在一筹莫展时顿开茅塞,拨云见日。
互动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笔者采用的是双管齐下之策。在互动时,为避免不公平性,事先由学习委员或课代表组织,以小组长抽签的形式决定课堂小组代表的交流顺序,代表展示或陈述过程中,其他组成员专心听讲,做好记录,对于有异议的问题,待各组发言者汇报交流结束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举手先者为先。如果某小组与前个组的汇报交流内容相近或相同,只发表不同的见解。
在教学中善于思考的教师,总有感慨、感受、快乐和满足。我们不妨多反思反思,多揣摩揣摩,多探究探究,其实教育教学的这一片天地里,妙不可言的事儿,多着呢。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7256 浏览:2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