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字图书馆基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移动图书馆建设SWOT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移动图书馆建设是近年来图书馆界研究热点,但基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移动图书馆建设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主要介绍了移动图书馆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建设应用现状,以SWOT为分析框架,对基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移动图书馆建设的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移动图书馆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移动图书馆;SWOT
随着数字化的兴起、新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新兴信息传播形态和阅读形式不断升级,图书馆也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云图书馆走向第四个发展阶段——移动图书馆。所谓移动图书馆,即指用户可通过手持终端,以无线网络接入的形式,实现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泛在化使用。
研究移动图书馆的理论文章较多,尤其近一年来更是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但是将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与之相结合的文章却为数甚少,其中较有创见者有梁欣《移动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未来的发展趋势》,任岩《基于移动网络的图书馆联盟服务模式构建》等。总体而言,这些文章在移动图书馆联盟的构建与研究上予以较多关注,但在当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仍有不尽之处,笔者试图采用SWOT分析法,直观地阐述基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基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移动图书馆建设现状
所谓数字图书馆联盟,即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由信息技术与网络来联合不同地域、不同结构的数字图书馆,促进各成员馆对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联合建设、存取与利用的数字图书馆组织协调机构”[1]。显然数字图书馆联盟有别于传统图书馆联盟实体馆藏资源共享,而侧重数字化资源、技术和服务的共建、共知、共享。
广泛整合高校资源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作为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联合体,其集团化声音不仅有利于资源采购中的话语权和折扣力度,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术公平,获取资源的平等性可以有效减少因资源而占领学术制高点的情况,因此,深受高校师生欢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具有多种类型,按地理区域可分为全国性和区域性,如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CADLIS)和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ZADL);按性质分,可分为专门性和综合性,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即是面向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保障体系。
近些年来,移动图书馆发展迅速,国内多所高校已开始进行移动图书馆建设,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他们开展的服务主要有S短信服务(图书续借、预约、到期通知等)、WAP服务(馆藏目录查询、预约续借等)、门户信息推送(图书馆公告、活动通知、新书信息等[2]。除了高校图书馆各自开展移动图书馆建设外,在高校联盟中,由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源于:论文封面格式范文www.808so.com
学等9所大学组成的卓越联盟已率先开通手机版图书馆知识共享服务平台(g.superlib.com),该平台实现了本馆馆藏数据(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的挂接和电子资源的整合,并提供图书、期刊和数据库的导航;同时,该平台还支持联盟内部资源共享,用户可以查看到卓越联盟内成员馆的馆藏资源。然而,在数字化资源、技术和服务上均占优势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如CADLIS、CASHL、ZADL等,却都尚未在移动图书馆建设方面着力。
由此可见,尽管移动图书馆建设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已受到了极大关注,但其功能依然还是仅限于通过短信和WAP方式,提供用户基本的图书馆服务或资源信息,而在移动阅读、参考咨询服务、多媒体服务等方面则尚未得到足够开发。因此总体而言,目前在国内,移动图书馆建设的意识虽然强烈,但是现实情况下它所发挥的功能仍使其处于可有可无的辅助地位,而移动图书馆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中的潜力更是尚待挖掘,如何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基础上加强移动图书馆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2 基于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移动图书馆建设SWOT分析SWOT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本文首先从环境分析即机遇和威胁入手,然后讨论基于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移动图书馆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2.1 机 遇
2.1.1 用户需求的推动力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意识的日渐觉醒,希望提供用户以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图书馆服务,以求激发和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和其他信息需求,进而巩固图书馆在师生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所面对的师生群体在使用移动设备方面相对处于社会前沿,对新技术、新产品体验富有渴望,而移动图书馆本身具有多维、多任务、多角度,无障碍、即时性和瞬时性等特点,可以让高校师生得到传统数字图书馆无法提供的新体验。图书馆在求创新求发展的过程中自然期待通过移动图书馆这样的新兴技术吸引师生的注意力,增加其对图书馆的认同感。
2.1.2 第三方的积极介入
资源提供商、数据库或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商在利益驱动下,也希望能通过联盟内的移动图书馆建设带给其巨大的商业利益。目前,超星、书生等公司均在积极探索移动图书馆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书生《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和解决方案》,着眼数字资源系统和格式不统一、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繁杂和屏幕尺寸规格各异等问题,在各类手持终端统一检索和全文展示这一难题上取得了突破[3]。
2.1.3 移动网络技术发展迅速
当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中国遍地开花的同时,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也正大踏步走来,这为移动图书馆中多媒体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2.1.4 手持终端的性能不断完善
经过一系列改进,手持终端尤其是手机在交互性、自适性、续航能力、阅读功能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智能手机大多采用超大触屏,某知名品牌手机主屏更是达到了5.3英寸,能使用户获得尽可能丰富的浏览感受和阅读体验。另外,手机操作系统平台有集中化趋势,苹果的IOS结合其App Store平台和谷歌的Andriod开放平台占据了智能手机的大部分市场。系统平台的集中化趋势有助于移动图书馆建设平台的嵌入和开发。2.2 威 胁
2.2.1 版权限制
版权问题是开展移动图书馆建设所无法规避的问题,由于图书馆对所购买的数字资源只有有限的资源处置权,部分资源未经许可无法开放给移动阅读的用户,再加上,电子书出版商害怕用户下载电子书后,会冲击畅销书的销售,于是对移动阅读更是限制较多。目前有部分出版商是采取图书过期的形式来遏制盗版的出现,如美国出版社Harper Collions仅允许读者借阅该出版社的电子书26次,借满26次后,图书馆则需重新购买[4]。
2.2.2 全文阅读障碍
即使有些资源已经可实现全文阅读,但是手持终端具有重效率、重即时性的特点,很多时候需要快速定位某一全文的某一点,因此如何实现“名词化”某一段落或将全文“碎片化”,以便于快速阅读或获取信息知识是移动图书馆面临的困难之一。
2.2.3 技术限制
尽管技术在向前飞速发展,但始终不能完全跟上服务、理念形式的更新,例如图书馆部分数据库资源存在IP限制,即使在校内范围,手机终端依然不能访问。再如高校内师生容易因为上课、活动而聚集,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多数量的手持终端一起使用,对网络的带宽、流量要求会忽然大幅度增高,如何改进或有效控制无线网络带宽也是当前校园网络存在的问题之一。
2.2.4 信息安全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攀升,各种手持终端面临的“病毒”、“木马”等破坏性程序植入问题也随之日益出现。仅以手机为例,目前发现的手机病毒已多达千余种。手机病毒不仅会导致手机无法使用,更会手机内信息并向外泄露。由于移动图书馆势必与图书馆资源集成,使用资源时需要进行登录者身份确认,那么手持终端中的用户身份、隐私保护等问题也成为移动图书馆发展中必须要考虑的技术问题之一[5]。
2.3 优 势
2.3.1 “集团化”声音
高校图书馆联盟移动图书馆拥有“集团化”声音,在面对软件开放商等时可保持主导型地位[6],同时,由于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和资源建设方面具有针对性的特点,联盟统一规划、建设可有效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进而获取最大化效益。
2.3.2 共享共享
一方面,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在数字资源上有单个成员馆不能匹敌的优势,各馆特色资源库的建设也促进了联盟内资源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联盟也是技术联盟。移动图书馆建设存在许多技术上的问题,单个成员馆不能或很难独立解决所有问题。高校图书馆联盟统一行动则可群策群力,防范风险,共同商谈解决问题,也可吸收专业技术力量,攻克技术瓶颈。如引进书生公司“移动图书馆解决方案”等。
2.3.3 版权优势
在版权问题上,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在版权问题上已有一定经验。移动图书馆建设可参照数字图书馆的处理方式,以联盟内“电子”复本较多的优势来有效规避版权问题。
2.3.4 资金保障
移动图书馆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有些大馆能负担起这样的费用,但部分小馆在本身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很难有充足的资金来进行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与维护。图书馆联盟统一建设不仅有利于政府投资的争取,也有利于民间投资与社会力量的广泛吸收。同时,移动服务运营商等商业团体也乐于与高校图书馆联盟合作,以求扩大高校市场,获取利益最大化,而高校图书馆联盟也可以因此得到大笔的资金支持,以保证移动图书馆建设在高校图书馆联盟内迅速发展,实现“双赢”的合作目的。
2.3.5 高校的无线网络全覆盖趋势加快
面对师生的强烈需要,无线网络全覆盖被提上了各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日程当中。以浙江大学为例,其将在2012年实现全校范围内的无线网络全覆盖,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提供了可能。
2.4 劣 势
2.4.1 技术力量薄弱
图书馆本身不具备系统开发等能力,需要借助软件开发商来开发适用于所有移动终端的OPAC系统和阅读软件,同时也需要专业技术力量改造资源格式而达到手持终端可阅读各类文档的目的。
2.4.2 服务经验缺乏
移动图书馆作为新兴服务方式,如何在此基础上开展卓有成效的读者、用户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馆员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
2.4.3 图书馆联盟存在的固有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组成的特殊性,成员馆之间规模、服务能力相差甚远。“我国的数字图书馆联盟从来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享风险、共担利益的联合体:很多成员不具备独立完成联盟所交给任务的能力;成员馆之间没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划分,导致责任不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成员执行联盟任务、完成项目情况不能进行恰当的评估与反馈。最为重要的是缺乏必要的利益均衡机制。[7]”
3 基于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移动图书馆建设发展对策分析3.1 做好规划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移动图书馆不能局限于满足用户目前的需求,否则充其量只是传统数字图书馆的手持终端的移植。移动图书馆不仅仅只是提供手机短信和WAP服务,还应该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支持交互性,嵌入教学与科研过程,提供大量可阅读的资源和知识,为用户提供应急速查和闲暇浏览以及实现联盟共享和文献传递等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联盟在移动图书馆建设之初就应该预见移动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并构建一个合理全面的蓝图。
在明确移动图书馆尚不能代替计算机的情况下,移动图书馆必然会走向“以获取服务为主、资源为辅”的道路,因此服务项目、业务模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应纳入移动图书馆建设规划的日程中。同时,还要构建一个合理规范的评价标准,以约束和促进移动图书馆的建设。
3.2 创新管理机制
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有助于移动图书馆建设中资源与技术的整合,因此从创新管理模式与机制,协调各方因素入手,重视联盟内相关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共识,共同谋划,加强协作交流,为有效提供图书馆服务打下基础。
3.3 人员培训
移动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馆员们的能力和知识要求均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移动图书馆的服务设计,尚基于图书馆现有的服务形式,然而随着移动服务的普遍开展,图书馆界会对用户的移动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设计和开发出新的服务形式势在必行,对图书馆服务人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如何培训馆员使其能接受、适应摘自:写论文www.808so.com
、运用前沿科技或直接引进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是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3.4 技术支撑环境的培育
建立统一的联盟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并简化步骤、完善界面等,避免用户因操作繁琐或浏览受限而放弃操作。在平台搭建上,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兼容性,功能设计和架构层次,并可便于访问统计和控制。
3.5 加强合作
合作是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趋势,与相关出版商、技术商、平台赏、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同时,不仅要在图书馆联盟的基础上创新求变,更要积极参与国际间的数字资源共享工程,加强沟通交流。
3.6 加强宣传推广、用户培训
高校图书馆联盟应指导各馆充分利用网络和媒体在讲座培训、学科服务、新生始业教育等活动中努力宣传移动图书馆,使更多的用户了解和使用移动图书馆。
4 结 语
随着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手持终端智能化程度日渐提升,基于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移动图书馆建设更要充分抓住时机,紧跟信息环境的变化,紧跟用户需求,以推动移动图书馆事业的前进,扩展图书馆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富玲,卢振波.数字图书馆联盟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11-15.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808so.com
[2]袁辉,杨新涯,王宁.移动图书馆的实践与展望——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11):66-70.
[3]姜海峰.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和解决方案[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6):12-15.
[4]HarperCollins,OverDrive Respond as 26 Loan Cap on Ebook Debate Heats Up[EB/OL].http:∥/lj/home/889500-264/harpercollinsoverdriverespondas26.html.csp,2012-05-28.
[5]谢欢,沈妍.移动环境下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1,(5):65-68.
[6]付跃安,黄晓斌.试论我国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发展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3):33-36.
[7]梁欣.移动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未来的发展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12,(2):65-69.
(本文责任编辑:王 涓)

点赞:23618 浏览:100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