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高中“古代希腊政治”教学内容盲点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 高中,“古代希腊政治”,教学内容处理,盲点理由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3)21-0029-04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这是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之初为学界所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句。十余年过去了,以此检视时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真正潜心实践此目标者唯恐寥寥。放眼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的翻新仍然是大多数历史教师所倾心追逐之事。的确,在诸多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独角戏”少见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大大增强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但是,热闹的师生表演过后,留下的却是支离破碎和“夹生饭”似的教学内容。从教高中“古代希腊政治”教学内容盲点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学效率的角度讲,这是一种耗时而又低效乃至无效的教学活动。所以,潜心研究课程与教学内容才是进一步推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正途。
提及历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处理,历史教学研究者们往往会从宏观的角度概括出一些大的原则。毫无疑问,这些原则有助于历史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历史教学内容的处理。但是,历史教师的日常工作毕竟是以“课”为单位的历史教学内容处理。因此,以理由案例分析的研究形式来深入剖析课时历史教学内容的处理更具实效作用。
由于“以本为本”历史教科书观的根深蒂固,大多数历史教师已经丧失了历史教学内容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习惯于“照本宣科”,一些重要的历史隐性知识得不到应有的挖掘,致使历史教学内容缺乏弹性和连贯性,历史知识点干瘪而散乱。以高中历史新课程“古代希腊政治”一课为例,历史教师一般是从产生条件、发展阶段和历史影响三个方面来处理教学内容的。这种处理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显性历史知识框架如果失去必要的隐形历史知识的扎实支撑,就会沦为空中楼阁。由于隐性历史知识常常被大多数历史教师忽视,我们权且称之为历史教学内容的盲点。
下面就高中“古代希腊政治”教学内容处理中的若干盲点理由予以列举和分析,目的不在于就课论课,而是从中探求处理课时历史教学内容的思维策略。

一、在地理空间范围上,今天的希腊只是古希腊的核心区域。

历史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展开的。近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虽不可取,但也揭示了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在传统历史教学下,历史教师重视手工绘图。随着多媒体历史教学的普及,下载现成的历史地图成为通行做法,笼统展示而不求甚解的用图策略相当流行。
以本课为例,教师一般会展示“古代希腊图”,但会忽视古代希腊与今日希腊在地理空间范围上的关系理由。今日希腊是指希腊共和国,它是一个主权国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水,首都在雅典。古代希腊不是一个统一国家,而是数百个独立城邦国家的统称,其地理范围不但包括今天的希腊本土,而且遍及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群岛、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小亚细亚和北非在内的整个地中海沿岸区域。因此,有些学者也把古希腊文明看作古代地中海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雅典在古希腊城邦国家中的文明成就最高,也是古希腊文明的核心区域。要言之,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包括希腊本土的核心区域和环地中海的殖民扩展区域。

二、在时序坐标上,古希腊政治处于古希腊城邦历史的发展阶段。

历史在时间长河中奔流,时间是历史前进路上的标尺,历史学是以时间延续来构成学科系统的。过去的历史教学大纲强调按照年代顺序,具体讲述历史。新修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版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①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把“年代的深思”列为历史科能力的第一项;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也把“时序感”作为历史科能力的首项。
在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专题史架构下,历史大时序有弱化之嫌。以高中古希腊政治的时序教学为例,教科书为了聚焦政治,往往重视其内部小时序,把雅典政治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予以清晰排列:第一阶段,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政治奠定了基础;第二个阶段,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政治;第三个阶段,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改革开启雅典政治的“黄金时代”。这样一来,雅典政治的外部大时序就被弱化了,其城邦历史时序定位也就隐而不彰。因此,教师在明确雅典政治内部小时序的同时,还要注意梳理其外部大时序:
公元前2000年,爱琴文明时代。
公元前1200年,荷马时代。
公元前800年,城邦时代。(包括城邦形成期和城邦繁盛期。)
公元前336年,希腊化时代。
显然,雅典政治处于古希腊城邦历史的发展阶段,而“城邦”也就成了理解雅典乃至古希腊政治的关键。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库朗热的《古代城邦》、杰弗里·帕克的《城邦》和顾准的《希腊城邦制度》等著作都聚焦古希腊城邦与政治的关系。当代世界史专家何顺果一语中的:“城邦是解读希腊文明全部理由的钥匙。”②2013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26题考查的就是古代雅典的城邦政制。

三、在课题定位上,古希腊政治不仅是一个时空概念,更是一个区域文明单位。

了解古希腊的空间范围和时序定位,还只是最基本的浅层次历史学习,因为在历史时空的表层之下,有着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就是古希腊的政治文明。关于文明史,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分析历史的单位是文明,并列出了世界历史上的20几种文明。布罗代尔认为,文明史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较之稍纵即逝的短时段的政治和军事事件,文明对历史变迁的影响更为持久和稳定。杨宁一认为:“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基本内容,因而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③在笔者看来,文明史视角能够使后来者以一种平和、宽容、客观和现实关怀的心态去同情地理解历史文明遗产。目前,以文明史冠名的中外通史性著作令人目不暇接,上海市的历史新课改明确以文明史为体系框架,全国历史新课改也把文明史作为历史线索之一。可见,以文明史来统整历史教学内容已逐步成为历史教学界的共识。据此,历史教师应当站在文明史的高度去审视本课的教学内容,把古希腊的政治提升到古代地中海区域文明的层次。当然,古希腊文明涉及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多方面,就本课而言,主要聚焦于古希腊的政治制度文明。四、在古希腊城邦政治文明类型上,雅典政治无疑是其典型代表。但它并不能够代替古希腊城邦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关于古希腊城邦政治文明的教学,教科书聚焦的是雅典政治,而且详细叙述了它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容。显然,这种单点突击式的内容编排有利于凸显教学重点,但也容易以偏概全,使师生误把政治与古希腊城邦政治文明等同起来。
实际上,从纵向时序和横向时序结合的角度看,古希腊城邦政治文明经历了孕育、形成、成熟、传播和衰落等非常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其间,古希腊城邦政治文明不仅得到本土因素的滋养,也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古希腊各个城邦的政体不都是整齐划一的公民制,也有君主世袭专制、贵族制、贵族寡头制和僭主制等其他类型。例如,斯巴达城邦的政体就倾向于贵族寡头制,权力集中在少数富有的贵族手里;雅典城邦的政体则倾向于公民制。当然,相较古希腊城邦的其他政体,雅典的政体具有典型的历史优越性和成熟性。

五、在课题立意上,雅典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城邦公民原始直接制。

谈及古希腊政治文明,人们下意识地就会想到“”,教科书的主体内容呈现的也是雅典的成就。这是一种典型的希腊观,它容易使今人夸大或迷信古希腊的政治成就,忽视其本质特征。雅典政治的要义有三:
1.城邦至上。
如前所述,城邦政体是古希腊政治的基础要素之一,何顺果把古希腊政治形象地比喻为“城邦制的产儿”。①关于古希腊城邦形成的地理因素,诸如环海、岛状、多山等散裂特点早已为人们熟知,其数量众多、小国寡民、城乡共生、独立自治等外部特征也被经常提及。但是,历史教学界对城邦政体的内核却鲜有深究。
从城邦的内核看,她是一个集军事、神权、经济、政治、文化于一身的联合体。在数百个城邦为了存活而常常诉诸战争的动荡环境下,许多城邦为了激发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战的热情,需要最大限度地赋予他们各项权利,确如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之口所说:“男人就是城邦。”②另一方面,城邦也要求公民必须绝对服从她,如强制男子当兵、禁止男子不婚等。此外,古希腊城邦盛行祭神、占卜等活动,雅典娜、宙斯、赫拉、普罗米修斯都是有名的城邦神,古希腊奥运会就是为宙斯举办的,城邦的战争决策等许多大事经常由神谕来决定。因此,敬神乃城邦铁律,苏格拉底正是因为不敬城邦神而被处死。
由此可见,在“城邦至上”理念下,城邦可以全权支配公民,公民完全属于城邦,其个体权利往往受到极大限制乃至漠视。
2.少数成年男性公民。
在雅典政治的繁盛期,公民的参政途径和方式广泛而多样。从参政途径看,公民大会、公民代表议事会、公民陪审法庭以及除十将军以外的各级公职均向全体公民开放;从参政方式看,举手表决、公开、秘密、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等不一而足。据此,有些学者将其概括为“主权在民”。其实,在雅典,享有公民资格的一般是父母祖籍均属本邦的成年男性,有些城邦还对成年男性的公民资格附加财产和自备武装服兵役的严格限制,妇女、奴隶、外邦人和边区居民则被排斥在公民之外。从学者的统计看,雅典全盛期的公民与非公民比例关系不

一、但公民占全体居民少数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雅典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

3.原始直接。
雅典的形式是公民直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管理,以多数票作为决策依据。这种直接制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但也容易造成多数人的“暴力”,苏格拉底就是被地、合乎民意地、合乎法律程序地处死了。
六、在古希腊观上,我们要注意剥离既往知识界因时代需要而人为增添的附会成分,明确古典与近现代的区别与联系。
近代以来,谈及古希腊特别是雅典的政治,西方和中国知识界的主流观点都是一边倒式的高调赞誉,“西方的源头”“的黄金时代”“的奇迹”“的光荣”等让人目不暇接。在这种相沿成习的话语系统下,雅典已经脱离了特定历史时空的限制,变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此,要还原雅典政治的历史面目,就需要了解近代以来古希腊观不断强化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过程。
从世界史的角度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伴随着资产阶级反专制求的现实政治需要,西方思想界从古希腊中寻找和挖掘历史根据,以便古为今用。久而久之,古希腊制中的优秀成分被层累式地叠加放大,而糟粕部分则被忽视和掩盖,甚至还牵强地从古希腊神话中寻找因子。
从中国史角度看,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承袭了西方近代思想界古希腊观的热潮,他们“言必称希腊”,不离口,人为地拔高古希腊的政治成就,无视其原始特征,形成了浓郁的古希腊情结,流波及今。
今天,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古希腊内容增加了其历史局限性部分,但由于篇幅小而且概括性强,妨碍了师生的深入理解,极易模糊近现代与古希腊原始的界限,违背“名从主人”的历史教学原则。
关于“”的概念,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主要有直接与间接。直接是指由全体公民按多数裁决程序直接行使政治决定权的政府形式。间接是指公民通过由他们选举并向他们负责的代表行使政治决定权的政府形式。据此,古希腊的政治是一种直接制,具有排他性、原始性和动荡性特征;而近现代政治是一种民族国家的全体国民的间接制,具有广泛性、平等性、成熟性和稳定性特征。因此,具体把握古希腊政治与近现代西方政治的区别是必要的。
1.两者政治的基础不同。
古希腊政治的基础是城邦国家,近现代西方政治的基础是民族国家。城邦国家的特点是政教合一,城邦至上,公民完全受城邦的支配,个体的独立性无从保护。近现代民族国家的特点是政教分离、有限政府,公民既属于国家又享有个体独立性,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不受国家公共权力的侵犯。
2.两者的公民含义和范围不同。
古希腊的公民一般是指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在全体居民中居于少数。近现代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全体居民。
3.两者政体的结构与特点不同。
古希腊雅典的机构主要包括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这三大机构已经具有分权的倾向,但是,它们之间缺乏法定的制衡机制,公民大会的权力独大往往带来许多决策失误。近现代国家的机构主要包括议会、政府和最高法院,它们之间不但具有明确的权力分工,而且还相互制衡,从而避开重大的决策失误。
4.两者的形式不同。
古希腊雅典的形式是公民直接参政的直接,它带来的是外行治国和以多数牺牲少数的结果,古希腊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表达了对这种直接制的批评,苏格拉底还因此死难。近现代的形式是公民通过自己选举的议员来间接参政的代议制高中“古代希腊政治”教学内容盲点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它带来的是专家治国和有效保护少数的机制。
5.两者的历史影响不同。
古希腊雅典的政治昙花一现,经过罗马帝国的冲击、蛮族的入侵和基督教的传播,其传统早已中断,中世纪的人们已经不知古希腊政治文明为何物,它留给后人的只是对精神的憧憬和向往。近现代西方不是对古希腊的直接承继,而主要是缘起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一块基石是《大宪章》,历代英国国王曾经44次确认《大宪章》的基本原则,其历史影响惠及欧美的宪政进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聚焦高中古希腊政治的教学内容盲点,无意否定和淡化古希腊政治的成就,目的只是为广大教师历史地、全面地、准确地把握古希腊的政治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范红军,男,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研究。
杨娟,女,石家庄学院历史文化系讲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和世界史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点赞:9069 浏览:3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