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谈如何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近年来,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与教育质量保障形成了一些矛盾。本文在研究国内外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1672-5727(2014)04-0028-03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近十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但要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建立在高职教育质量保障活动和高职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基础之上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诸多因素构成的整体。如何构建有效的完整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实现高职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全面和谐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体现。
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存在这样一对无法回避的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找到不到合适的人才。这对矛盾说明了当今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偏失、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亟需建立适应国情和各区域人才需求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表现为:一是推动高职教育教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地区、行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二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三是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存活和发展,有助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职质量保障体系可以为高职教育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国家对高职教育可以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效益,推动高职教育深入改革。
国内外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目前状况
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矛盾的显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由开始受到社会重视,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机构。法国、荷兰、英国等开启质量保障活动是在1984~1987年之间。我国原国家教委在1990年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正式启动质量保障活动。“十一五”以来,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研究组织申报立项的课题中,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课题很多,但关于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课题很少,并且相关课题也是关于生源、教学、就业某一方面的研究,而没有系统地进行研究。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检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文章900多篇,但检索“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相关论文只有30余篇。这表明,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上,学者们多注重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而对高职教育保障体系没有重视。因此,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对高职教育保障体系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
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根据唯物辩证法,可以从内因与外因两个基本点着手,建立高职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两个体系紧密结合、互相补充,共同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发挥保障功能。外部保障体系是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企业行业成立的专门机构,组成成员有行政领导、教育专家、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等。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领导、组织、实施、协调高职教育质量鉴定活动与监督高职教育机构内部质量保障活动。内部保障体系主要负责高职教育机构内部的质量保障活动,实施主体是各高职院校。

(一)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体制保障体系 我国已形成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主要从政策层面引导高职教育发展,省政府根据本省经济发展状况对高职教育进行宏观统筹,成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领导者和执行者。现阶段,完善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建架中职、高职、本科的立交桥,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的迫切要求,这是管理部门应解决的理由。作为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在引导区域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下,应主要抓好两件事:一是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的自主权,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校适应社会的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引导学校面向市场,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二是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特征,加强学校、企业、行业三者的深度融合,搭建资源共享与合作平台,积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相关政策或方式鼓励、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互利互惠,为职业教育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投入保障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长期以来,及各地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建设、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实训基地、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教师队伍、办公与生活设施等基本教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然而,职业教育面对的尴尬情况是:随着政府教育拨款总量快速上涨,高职教育总投入相对份额却不断下降。毋庸置疑,及地方政府是高职教育经费的主渠道,同时也需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保障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将教育经费拨款与教育质量评估结果挂钩,成为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从而推动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监督保障体系 建立监督保障体系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面对我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教育部明显无法深入监控,因此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社会评估机构很有必要。社会评估机构以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为职责,以保障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沿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向运转,最终形成良性的人才培养—人才需求—教育质量提高的机制。对于人才培养质量低的院校或专业,应有组织地合并、转型、停招等。当然,在教育部的宏观指引下,各地方政府可以建立高职教育评估中心,它不但对高职教育质量进行外部监督,又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需要进行客观评估,提供良好的决策方案。

点赞:5719 浏览:17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