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新课改下怎样进行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下,语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但是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却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教学局面,以下是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感受.

一、阅读课中,究竟谁来主导,教师与学生谁来唱“主角”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刚刚脱离童稚的学生来说,由于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他们在实际的课文自主或合作探究活动中,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这样的肤浅层次,而很难达到课文的深层意蕴,更不要去奢望他们提出来一些视角新颖的、有价值的理由了。每当这时,语文教师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两难选择:讲,还是不讲?若讲,对一些正在深思且马上就要接近胜利终点的爱动脑的学生来说,似乎有一点强行剥夺他们深思权利和成功喜悦的嫌疑,显然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精神。而对另一不爱动脑的学生来说,正好满足了他们的“不劳而获”的懒惰心理,可谓害处多多;不讲吧,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在真理和成功的花园围墙外乱撞而不得其入门要领,心中总是于心不忍,况且宝贵的时间也孩子们的叽叽喳喳而悄悄流走,教学任务眼看无法完成,又不由得让人心生焦虑。再说,就算是讲,又该如何确定介入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度与广度?讲深了,不仅学生听懂,且属越俎代疱之举,似乎又走回了“满堂灌”的老路;讲浅了,对学生的理解又没什么实质的帮助。

二、古诗、文言文教学到底该不该逐句翻译讲解

为继承和吸收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在我国的大中小学各阶段的语文课程中都涉及到一定量的古诗词和文言作品,由于年代的久远及语言的变迁,加上初中生的语言知识和理解能力有限,使他们对这类作品的理解相当困难,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给出“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浅显要求,并强调了朗诵和积累教学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若教师将这些内容多讲点,又怕影响学生对诗意美的感受,若讲的不够,也会造成学生对诗文中的语句理解不够深入,只是一知半解,致使他们在后面的教学环节如作品主题的探究,课文的理解背诵,名言佳句的灵活使用等方面都产生了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阅读课怎么成了视像的“看图”课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本教材中有对查阅资料,了解讯息的要求,而且在综合性学习中设计的绝大活动里都有一个很的环节,即动手搜集与活动主题有关的各种资料,如文字、图片、影像光盘、录音磁带甚至于实物等,有的甚至还学生走上街头做实地调查,可就我的学生来说,他们多数农村孩子且都在住校,他们到哪里去上网查资料呢?可若是不搞这些上网查资料、做社会调查的准备活动,这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又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学生做不到这些,就只有老师自己去查找,然后用多媒体给演示出来,这样一来语文教学从文字“阅读”转向视像“读图”,导致一些语文课 “看图”有余、“读文”不足。把本该学生文本的朗读和背诵来培养其想象能力、感悟能力的教学环节变成“视图”环节;把本该鉴赏文本的精彩语言的“阅读”课,演绎成了热热闹闹、地地道道的视像“看图”课。学生被动地课件的画面走,成了课件画面的 “奴隶”。学生在这过程中又到底多少呢?
总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还有诸多的理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真正上的教学改革终将会落实。
(作者单位:615000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5249 浏览:1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