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感染原因及护理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可给长期间使用化疗药物或静脉高营养的患者带来便利。但护理不当会引起并发症的出现,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气胸、导管破裂或脱出、管腔阻塞、误刺锁骨下动脉, 这些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给治疗护理带来了障碍。其中感 染为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做好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工作能保证患者长期建立中心静脉通道,有助提高患者存活质量。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并发症;护理
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优点是能够长时间留管,中心静脉导管频繁使用化疗药物或静脉高营养等刺激性药物可避开长期周围静脉输注引起的静脉炎及静脉血栓[1]。外周静脉输液限制了患者手足的活动,而中心静脉置管能使患者生活自理改善,生活质量有一定提高。目前已广泛用于肿瘤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及休克、脑疝等急危重患者[2]。它不仅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了开放的静脉通道,使静脉高营养(PN)等治疗得以进行,而且还能经导管(SWAN-GANZ CATHETER)获得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与监测手段。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CVC-RI)的几率也在增高,已医院内感染的,其发生率为5%~30%[3]。

一、资料与策略

1.一般资料
为探究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我科对122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病人进行相关感染因素监测与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对肿瘤患者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1229例,年龄18一90岁,平均56岁,置管时间为2~180d,平均置管时间15天。其中行化疗840例,静脉高营养者289例。出现感染并发症者45例。
2.置管策略
其中颈内静脉629例、锁骨下静脉522例、PICC管78例,常规置入11-13cm。置管后常规行胸部,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无异常。
3.感染诊断标准
感染表现为局部导管入口处组织感染及全身感染。局部感染表现为导管入口处组织红肿、痛、硬结伴或不伴有渗液。细菌培养阳性。全身感染表现为发热、畏寒伴血培养或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且拔出中心静脉导管或经抗生素治疗后菌血症即制约者。对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无明显理由突然出现高热应考虑为中心静脉导管有关的感染并发症。许多情况下,病原微生物导管插人部位从导管外部表面移行污染导管内部而侵人血流。所以插人导管及导管护理过程中须注意无菌技术[4]。
4.观察指标
观察感染指标为体温、白细胞计数、置管处和全身的变化及细菌培养结果。

二、结果分析

本组1229病例研究中,发生感染病例45例,留置导管最短时间为2天,最长为180天;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感染22例、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15例,PICC管感染8例。其中9例导管尖端细菌培养有病原菌感染,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寒战和高热,体温最高39℃以上。其中3例血培养阳性,与导管尖端培养结果为同一种微生物。其他表现为局部感染。
三、结论
引起中心静脉导管有关的感染因素(1)未能作好穿刺部位皮肤准备,皮肤消毒后受污染。(2)使用多腔中心静脉导管。因为为便于多腔导管插入须使用大号的导丝,造成了组织损伤,增加了病原微生物侵入的机会。薜春华等[5]研究发现,单腔导管感染率为1.1%,双腔导管感染率高达2.9%。(3)导管材料。大多导管是由聚乙烯、聚氯乙烯或硅制成,当导管插人静脉时,人体抵抗异物,纤维蛋白包围导管形成鞘,细菌可粘附于纤维蛋白鞘。(4)长期留置导管。(5)未能及时更换导管人口处敷料,造成入口污染。(6)病员健康状况低下。包括病情危重、免疫抑制、糖尿病、高凝血症等。(7)表皮葡萄球菌及念珠菌为导致败血症的两种病原体。所以准备皮肤时需用70%酒精去除表皮葡萄球菌,皮肤干后再用碘伏(PVP一I)去除念球菌。
4.2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有关感染的护理措施(l)插人CVC前操作者要彻底洗手。(2)如病员穿刺部位有污垢应先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70%酒精、碘伏PVP一I消毒。(3)插人导管前使患者头转离背向穿刺部位,保持穿刺部位不受污染。(4)导管人口处敷料的更换。CDC(疾病预防制约中心)主张一般不更换入口处纱布敷料,除非敷料出现阻尼、松弛。美国静脉技术护理协会(INS)要求每两日更换纱布敷料1次,或定期更换透明敷料。我科为每周更换透明敷料两次,夏季每日更换1次,病员出汗多时随时更换。(5)更换敷料的同时用70%酒精及PVP一I消毒导管入口周围皮肤。(6)每周更换注射帽1次。(7)用Cuff把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在入口处的皮肤上能减轻入口处红肿,预防局部感染。(8) 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CVC-RI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6]。应在达到治疗目的,且病情允许后,应尽早拔除中心静脉导管。(9)注意观察导管人口处有无红、肿、痛及脓性分泌物,必要时作局泌物细菌培养。有发热表现时应考虑是否为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感染并发症,作血培养鉴定。策略:分别从中心静脉导管及外周静脉抽10ml血送检作血培养细菌学鉴定。
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危重患者的治疗和急救、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及规范化疗提供了绿色通道,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相关的感染在院内感染中也愈发明显,去除高位因素,严格防范制约,对降低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安全有的。
参考文献:
[1]杨美芳,张炳丽,李青青.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2, 14(18):295
[2] 左翠平,赵汝君,马俊英, 于洪源. 肿瘤化疗108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05):1213-1214.
[3]G iles Y,Aksoym M,Tezelman S. What really affects the incidence of central ventral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for short term catherization [J]. Acta Chir Belg,2002,102(4):256-258
[4]陈尔真,感慧球,韩立中,等.中心静脉导管病原菌污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7):819-821
[5]薜春华,花天放,吴鹏,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4):213-214
[6]林成娟,孙代艳,丁国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前瞻性调查及护理策略[J].护理学杂志,2007,22(11):44-46

点赞:32797 浏览:147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