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彰显学科本意直面教学热点`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教会学生化学学习的思想策略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以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疑难理由的辩证认识为例,从学科本意出发,直面教学热点,运用辩证思想策略引导学生在解决化学疑难理由的过程中深化对电解质溶液知识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电解质溶液;辩证思想;矛盾的观点
电解质溶液是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但因为电解质溶液不但微粒种类繁多,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而且电解质溶液往往是多个平衡共存的复杂体系,且平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面对如此复杂的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困惑和理由,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如对于“醋酸加水稀释”这个过程,学生常存在一系列困惑:“加水稀释,醋酸的浓度减小了,为何平衡却向电离方向移动?”“既然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氢离子个数增加了,氢离子浓度为何反而减小呢?”“加水稀释,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理应减小,为何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却是增大的?”又如,“电解质溶液微粒之间是要发生化学反应的,为何它们可以共存?”“NaHCO3、NaAlO2溶液水解都呈碱性,为何两溶液混合后却能发生反应?”“碳酸酸性弱于醋酸,为何实验结果是同浓度碳酸氢钠碱性弱于醋酸钠?”……诸多困惑反映了学生认识不清,思维混乱。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站在学科本意的高度,突破对上述理由的认识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辩证思想十分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电解质溶液中的种种疑难作出科学的分析。
辩证思想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哲学高度的世界观和策略论,这种思想策略可以引导学生客观地寻找事物变化的理由,搞清复杂变化的因果关系。因此,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地传授学科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还要深入挖掘学科的内涵,突破学生的认识障碍。下面是我在“电解质溶液”教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学生学习疑难理由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引导学生学习电解质溶液

2.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辨析电解质溶液概念
电解质溶液呈现对立统一规律的概念比比皆是。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与离子的结合、盐类水解与酸碱中和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失去一方,另外一方也没有存在的作用。

二、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条件转变对醋酸钠溶液平衡体系的影响

【学生的困惑1】醋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钾固体,究竟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结合,推动水解?还是氢离子与醋酸根离子结合,抑制水解?
【学生的困惑2】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水解平衡右移,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还是减小?
【理由分析】学存活在上述困惑,是因为电解质溶液存在多个平衡的复杂体系,学生对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种类、浓度、相互作用或等方面的内容认识不清,面对环境或条件发生转变时,不善于对变化着的多种因素作辩证考量,找出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对看似复杂的理由作出正确的判断。
对于困惑2,水解程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水解平衡时,已水解的弱离子占弱离子总数的百分比。确切地说,水解程度是一个百分比,而不是水解的量有多大。从辩证思想角度再探勒沙特列原理,其核心在于平衡的移动使转变的条件“减弱而不抵消”。好比生活中某人获得加工资的机会,同时也一定需要多缴税,但工资净增加的部分一定超过多缴的税额,增加为主,减少为次。因此醋酸钠固体溶于水时,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了;醋酸根离子水解平衡右移,即向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但由于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加的量远比它水解消耗的量大,“减弱而不抵消”,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反而是减小的。

三、主次兼顾,克服思维片面性

【学生的困惑】NaHCO3、NaAlO2溶液都呈碱性,为何两溶液混合后可以发生反应?
【理由分析】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但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条件,那么主次矛盾也会发生相互转化,即主次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转化。
【教学策略】辩证思想要求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要运用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考查。抓住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各个矛盾的相互联系、动态发展、相互转化与互补统一,形成环环相扣的辩证逻辑思维。混合前,NaHCO3溶液中的矛盾是HCO-3的水解与电离,且以水解为主,电离为次,溶液因此呈碱性。两种溶液混合后,由于AlO-2只水解且比HCO-3水解强烈,因此HCO-3的水解受到抑制,HCO-3的电离由原来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转化为主要方面,AlO-2的水解和HCO-3的电离互相推动,结果生成Al(OH)3沉淀、Na2CO3。

四、普遍与特殊,具体理由具体分析

【学生的困惑】碳酸酸性弱于醋酸,为何实验结果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氢钠碱性弱于醋酸钠?
【理由分析】越弱越水解是盐类水解的规律,比如,醋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酸性,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就弱于次氯酸根,所以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钠碱性小于次氯酸钠。由此学生得出结论:碳酸酸性弱于醋酸,所以,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氢钠碱性更强。
【教学策略】普遍与特殊辩证关系。事物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统一体。在分析化学变化及其规律时,既要注意同类物质的共性,又不可忽视某些物质的个性。越弱越水解的说法,适用于一般情况。但是对于像碳酸氢钠这样的酸式盐,情况就有些特殊了。因为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不仅有水解,还有电离。它的水溶液的酸碱性同时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如果只考虑水解,难免得出错误结论。笔者带领学生用pH计分别测定了0.1 mol·L-1的醋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其pH分别为9.0和8.3,实验结果证明,同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醋酸钠的碱性比碳酸氢钠强。在2013第3期《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上,刘毅传老师从定量计算的角度论证了醋酸钠的碱性更强。
人们在化学研究中总结了很多的规律,如,化学反应中“以强制弱”的转化规律具有普遍性: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强酸制弱酸;强碱制弱碱,溶解度大的物质制溶解度小的物质。但这不是绝对的,特殊反应常常存在。例如,氢硫酸的酸性弱于硫酸,为什么反应CuSO4+H2S→CuS↓+H2SO4却能顺利发生呢?这是因为硫化铜极难溶于水也难溶于酸的“个性”造成的。硫化铜沉淀的生成使该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反应规律和特殊情况常常是同时并存的道理,应用辩证思想从本质上理解有关的化学知识。
实践证明,运用辩证思想指导学生学习化学,学生普遍兴趣盎然,思维的视角宽广、流畅有序,在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逐步养成用辩证思维指导自己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笔者连续两届所教班级学生不但化学学业水平持续提高,学生群体的标准差明显缩小,而且喜欢化学的特长生队伍逐渐壮大,在上海市同类学校的学生中崭露头角。
中学化学教学是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多少年后,学生可能忘记很多具体的化学知识,但是形成的化学思想一定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彰显学科本意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阎拥军.中学化学教学中辩证思维培养管见[J].化学教学,2004(12).
[2]胡嘉谋.渗透学科思想教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05).
[3]刘毅传.同浓度碳酸氢钠与醋酸钠两溶液碱性谁更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03).

点赞:33512 浏览:15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