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院校实现教师有效管理深思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教师是高职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校外教师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与考核,有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本文以高职院校教师为切入点,探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困境,进一步提出加大校外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困境 策略
:A
1 高职院校教师的作用
1.1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大部分来自企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经验。一方面,担任实践教学任务,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突出高职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教师来源范围比较广,有利于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拓宽专职教师的视野,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技能,最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1.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教师比较了解本专业及相应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在教学中能紧密结合工作实践,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企业的工作实际。这对于学生了解社会、企业,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实现与岗位零距离对接大有裨益,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学校办学活力。
1.3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实现校企双赢
教师到学校任教有利于学校与社会、企业加强沟通,有利于安排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顶岗实训,有利于学生就业。学校也可以选派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攻关,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产学研紧密结合,既可以为企业、行业提供部分智力支持,也可以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便利,真正实现互利互惠。
2高职院校教师管理面对的困境
2.1教师工作动力相对不足
教师来高职院校兼课,其驱动力主要源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然而,一方面教师按课取酬,收入不高,使得学校工作对教师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教师属于学校的外聘人员,与学生及专任教师交流较少,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与学校管理者沟通的机会更少,组织归属感不强,容易使教师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动力的缺乏往往会带来职业倦怠,而这种职业倦怠不仅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成效。
2.2教师教学效果欠佳
高职院校教师多数来源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专业实践经验丰富,实践技能娴熟,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然而,许多教师过去没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基本功,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缺乏深入了解,与学生的沟通也较少。此外,教师通常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往往是本单位的业务或管理骨干,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用于教学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有时会出现课前准备不足、课后跟进不及时等现象。因此,教师整体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满意度相对不高。
2.3教师现有职能较为单一
教师职能拓展的潜力虽然很大,但在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实践教学和实训指导,内容较为单一。若要进一步拓展教师的职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激发教师更大的工作热情,对他们开展相关培训,同时还要支付更高的酬劳,配合他们的时间调整教学安排。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实现教师职能的拓展仍有较大困难,有待于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3高职院校教师有效管理的策略
3.1引入分类管理思想,实现制度创新
3.1.1分类进行任务分配
客座教授作为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起重要推进作用的人员,主要负责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咨询与倡议,指导并参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通过讲座等形式介绍本学科学术前沿动态;授课型教师主要承担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工作,同时可以参与到课程改革、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课题研究等工作中去;实训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实习、实训、实操课程的指导工作,他们通过娴熟精湛的技术给予学生最直观的现场教育。
3.1.2分类组织培训
高职院校对于教师重使用轻培训,对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缺乏规划。我们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开设不同形式、内容的培训。客座教授的培训形式大多以介绍为主,主要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总体情况,包括专业设置情况、校企合作情况、今后发展方向等,以便使其更好地根据学校目前状况,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工作。授课型教师的培训重点则是教育策略、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等教学基础功的学习,通过培训可以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多以专业介绍为主,使他们明晰教学目标,在实训过程中突出重点,提高实训课程的实效性。
3.1.3分类规范教学
学校应根据课程和学生群体的特征,为教师提供量身的、尽量细化、规范化的教学设计方案,弥补他们在教学基本技能上的不足,让教师在规范的教学框架内融入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对于教师的教学规范化设计,也要区分类别:客座教授的教学以讲座等方式进行,任课教师的授课往往兼有理论和实践内容,应为他们明确教学(下转第22页)(上接第18页)目标,设计规范并较为详细的教学方案供其参考;实践指导师以实践教学为主,明确告知其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要点。但在规范教学的同时也应当注意,不能因为教学设计方案过于刻板而遏制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他们发挥专业优势。
3.2积极行动,打造专兼交流平台
3.2.1搭建沟通桥梁,推动专兼融合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由专职教师和教师组成,只有专兼教师共同发展,整体推进,才能切实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与教师之间由于沟通交流的不足而相对独立。为实现专兼教师体系相互融合,高职院校应为专兼教师搭建沟通的桥梁,通过“结对子”等方式,让专兼教师互相帮扶,取长补短,同时结合教师不同的经历、专业背景和技能特点,用恰当的方式推动专教师的融合,使专兼教师在专业建设、科研合作、课程实施等方面实现共同提高,推动专教师协同工作,整体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水平。

点赞:6383 浏览:2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