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教育有效衔接倡议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2-1578(2014)07-0024-02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面对着开设学科多、坡度陡、教学难点集中等难题,原有的学习策略难以适应,成绩明显下降。搞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具有统一性和延续性,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使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能更好地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协同发展,进而有效地推动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是摆在我们小学和中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顺利地完成中小学教学的衔接,让学生自然平稳地由小学阶段的学习过渡到初中阶段学习,已成为目前教育界需要攻克的一道难题。本文从笔者从教的角度提出了关于中小学教育有效衔接的几点倡议。
1.课堂教学方式的衔接
1.1 小学和初中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同,面对的任务和学科学习的内容差异很大。总体来看,小学的课堂教学活泼,容量小,作业量小,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拓展性小。主要是语文和数学两大学科的学习,学科内容相对少。中学课堂教学容量大,注重学生记笔记,作业多,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并且中学面对中考的压力,虽然初一年级距离中考比较遥远,但是中考的指挥棒始终促使教师课堂教学向中考靠拢。中学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案导学利用率高,要求学生说和写,即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要求提高。由于学习任务和学段的不同,课堂教学方面的差异还是非常大。我们要在课堂教学方面做好衔接,就需要我们小学毕业班和初一年级的教师多进行听课交流,多学习对方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能进入初中后感到课堂学习非常熟悉,亲切,不至于有耳目一新,课堂适应期长,进入初中后不知怎样听课的感觉。
1.2 中小学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比中低年级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他们能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旺盛。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拖沓的节奏和单一的信息刺激。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发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为进入中学打好基础。同时,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决定学生到中学后能否很快适应的重要因素。在小学高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师要转变那种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教育,在观念上要为学生灌输独立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教师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3 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小学教师往往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在课堂上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课内完成作业,然后把信息及时地反馈给教师。对于这种教学方式,中学比较少用。学生升入中学后可能一下子难以适应,所以要求中学教师应循序渐进,逐步转变。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应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抽象记忆。另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要舍得放,多给学生一些深思和想象的空间,把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再有就是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帮助他们从小学会乐观积极地对待生活,增强自信心,积极地面对困难,去争取学习上的胜利。
2.学习能力的衔接
小学阶段既是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阶段,更是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决定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从这点来说,中小学的衔接不仅是小学毕业班的事情,更是我们小学整个学习阶段的事情。从学生上学到学生毕业,六年的学校学习生活,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使学生逐步养成课堂听课,写字,读书,按时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会有很好的学习基础,也会很好的适应初中相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宽松,学校压力小,班额也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的培养有充足的时间。从初中教学实践来看,有良好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的学生,喜欢学习,学习成绩好,学习动力足,往往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有些学生升入初中就开始掉队,就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基本学习能力,上课不认真,东倒西歪,写字、看书姿势不对,学习没跟上,却早早戴上了眼镜。很高兴看到我们小学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严格要求,使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兴趣,学习策略的指导,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推动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也非常重要,小学是基础的基础,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应该是我们小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加强对优秀学生辅导的同时,做好对后进生的辅导,使所有的学生具有应有的知识,也应该是我们中小学衔接所要探讨的内容。
3.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衔接
学生由小学到中学,除生理上的发展变化外,在心理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有部分学生由于压力大,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有部分学生处于半成熟、半独立状态,会出现叛逆行为等。作为小学教师不但要做好知识的衔接、学法的衔接,还应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平稳过渡。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并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树立自理意识;第三是加强鼓励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教师之间的衔接
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往往与所任教的教师的业务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教师业务素质的优劣决定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是混日子式教学,还是积极开拓、摸索新的教学策略,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这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和中小学能否顺利衔接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作为学校领导首先应积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纠正部分教师"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片面、错误的教学思想,帮助教师树立小学教学为初中服务、初中教学为高中服务的整体思想。学校应制订长期规划,不能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并且要努力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使教师一心一意地钻研教法,探索研究中小学衔接的教改之路。
九年义务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阶段中的全体师生同样也是一个整体。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中小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和关系,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处理好上述的四个衔接,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平稳渡过中小学的衔接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

点赞:20691 浏览:9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