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从汉德语言对比论语言文化承载功能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作为人类的共同交际手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本文通过对汉语和德语在称谓、词义以及外来语等方面的详细对比,说明语言的文化承载功能,从而深入地阐释和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期外语同仁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能够充分重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语言;文化;承载功能
0 引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工具,是人类共同的交际手段。语言之所以能发挥这一职能,是因为人类所有的语言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条件,即它们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同一性。人类语言可以千差万别,但它们所反映的客观世界都是同一的。在符号学中称为所指的同一性。如果缺乏所指的同一性人们就无法进行有目的交际。
语言之间虽然广泛地存在着所指的同一性,但对所指的描写,每一种语言都各有千秋。现今存在的人类语言都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绝不可能取而代之。一个民族语言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从汉德语言对比论语言的文化承载功能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有为另一个民族语言所不可取代的异质性,即各民族语言所具有的个性。民族语言的个性植根于该民族赖以存活的文化传统。本文旨在通过汉德语言对比来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1 关于文化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olere”。这个词的第一要义便是培植、创造,即对土地的开垦和耕作。后来延伸到精神生活中,艺术、诗文、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历史、政法、宗教等都属于文化概念的范畴。其实,人们对文化的理解远非一致。在我国的辞书中,一般对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变化和发展往往又离不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2 关于称谓
德国人在兄弟姐妹之间从来都是互叫名字,而且喜欢用爱称。在中国人中弟妹不能直呼兄姐的名字,而是冠以数字称大哥、二哥、三姐、四姐等。兄姐称弟妹可以直呼其名,在老一辈人中还是称二弟、三妹的多。《红楼梦》中贾宝玉称林黛玉为林妹妹,称薛宝钗为宝姐姐。如果分别译成jüngere Schwester Lin和ltere Schwester Bao就非常别扭。
中国人对不熟悉的或受尊敬的年长的人有时常使用亲属的称谓以表示亲切和敬重。德国人称陌生男士就用Herr,称陌生女士就用Frau,即使和自己的父母同辈的男士和女士亦称Herr,Frau,甚至对和祖父母同辈的男士和女士亦如此称呼。这对中国人来说简直大逆不道,不能容忍。
我们中国人习惯把对方的职业、职务加上姓来称呼对方,以表示敬重,德国人只保留了若干传统称呼,通常情况下都用Herr+姓称男士,Frau+姓称女士。在朋友之间则直呼其名,名字前边不再冠以Herr和Frau这样的称谓。
中国人对熟人常在姓氏前边加上“老”和“小”,如:老李,小王。德国人没有这种习惯。其实老李并不老,小王也未必年轻。对于上了年纪的德高望重的人,中国人为表示敬重,常称“张老”、“李老”等,如果直译出来就是:Zhang der Alte,Li der Alte;这在德国人看来丝毫没有敬重的意思,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为德国人最忌讳别人说他老。
3 关于词义
词的概念作用是词的基本作用,这种作用被收录在词典里,不和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发生直接的联系,对概念作用的理解不会因人而异,但是,作为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的词,放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使用就会发生不同的作用。
4 关于外来语
汉语吸收外来语和德语吸收外来语不一样。这是因为汉语吸收的外来语多半是非中国文化圈的外来语,而德语吸收的外来语多半是欧洲文化圈的外来语。汉语中的外来语有好些带有中国的文化气息,如:“盖世太保”这个词原为希特勒德国时期德语速写词Gestapo(Geheime Staatspolizei),译成汉语:秘密国家,这种东西其实哪个国家都有,不足为奇。可是说成“盖世太保”就不一样了,“太保”这个词是中国古代辅弼国君的官司名,对国君忠贞不贰。在“太保”上头再冠以“盖世”那就更厉害了,所谓盖世者乃世上无双也。又如在五四时期“”这个词叫“德莫格拉蒂”,“科学”叫“赛因斯”,“”叫“狄克台多”,“电话”叫“得勒风”,等等,这都是依照欧洲人吸收外来语所采取的直接译音的办法把相应的外来语吸收到本族语言中来,欧洲人可以这么做,这是因为它们同属欧洲文化圈的缘故。上边说的那些汉语中的外来语在中国老百姓中一直行不通,简言之,老百姓听到这些词不知所云。为了通俗起见,知识界还把“德莫格拉蒂”和“赛因斯”分别取名为“德先生”和“赛先生”,说是要把这两位先生请到中国来,中国就有救了。真是煞费苦心,老百姓依然不懂。中国人之所以不懂,恐怕还有如下理由:西方语言的词语有三大特点:第一,音节多;第二,很多音节都是辅音收尾,许多词语甚至是塞音或擦音收尾,而在汉语词语中要不就是元音收尾,要不就是鼻辅音收尾;第三,辅音连音多,拿德语来说,两个以上的连音比比皆是,如:br,pr,gr,kr,dr,tr等,甚至还有三个辅音的连音,如:str,spr,pfl等等,这三大特点汉语中没有,音译过来的外来语中国人就不习惯,它们一到汉语中来,汉语就有一种自发的抗体产生,所以音译的外来语在汉语中寿命不长。
中国的翻译界总得想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阻碍中外文化交流的理由。他们发现,日本在明治维新(公元1868)以后,大量翻译了西方的文化科学书籍,其中绝大多数是日本人用汉字构造新词进行意译的。后来中国人把这些词连形带义搬回汉语。语音上,日语用日语的读法,汉语用汉语的读法,互不影响。
汉语中的日译词外来语之所以为中国人所接受,主要理由有三:第一,这些日译外来语具有汉字的外形,中国人乐于接受;第二,这些日译外来语的造型特点完全符合汉语构词的特点,一个词最多不会超过四个汉字,中国人对它们就有认同感;第三,这些日译外来语在作用上与汉语有相通的地方,换句话说,它们带有中国的文化气息,中国人一看就懂,哪有不接受之理?日本人有时用古汉语中的现成词语去翻译西方的新概念,这些词语形式上为古代汉语所固有,作用上有的有继承关系,有的很不相同。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人们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学习这一民族的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文化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语言的使用要受该语言所属民族文化的制约。可见文化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文化的接受是语言接受的前提。要学好一门外国语必须对所学语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杜美.德国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萧枫.唐诗宋词元曲(1-4卷)[M].北京:线装书局,2002.
[3]田立全.世界十大文豪全集:歌德文集[M].谢志茹,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申小龙.汉语言文化特征探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张志公.现代汉语:上册、中册、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曹明明]

点赞:6539 浏览: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