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伴随着不断更新发展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已经发展成为当前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的课题,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培育应该是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能力 含义有效措施
1008-925X(2012)O8-0340-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高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是新课改发展的要求。然而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学生的计算能力高于国外学生,而创新能力却相对较低。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就自身的经验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高中数学创新能力的含义与意义简述

数学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和各种数学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创新价值的新的数学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和看待问题。曾说:“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确,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是一个社会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数学作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基础课,学生除了学到部分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在综合素质方面有相应的提高,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创新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精神。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角度综合来看,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展的必然。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1 提倡求异质疑
1)触类旁通
学习数学,练习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多层次和多角度的练习才能够很好的提升解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技巧,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根据题目的不同,进行不同角度的引导,让同学们探寻不同的解题路径和解题方法,倡导同学们树立自主的、创新的理念,让学生们自己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开展相关的学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帮助是无限的。
2)鼓励提问
人们思考的起始点就是有了疑问,疑问也是开始相关探寻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倡导学生们提问,应该激发学生们问问题,应该让学生们对于问题,敢于抒发自己的看法。老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们进行思考,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尽情的提问,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们思考能力的提升。函数关系,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引进作图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上画图,让学生观察图形,对图形展开分析,对图形进行分析,进行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意识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到提升。
3)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疑问是思考的起点,“质疑”是创新的开始,质疑可以帮助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看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比如对于归纳法,为了让学生弄懂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异,在上课之间,作为教师的我,准备了两个不同的问题:a 我们班里的有3个女生和3个男生戴眼镜,据此推测,我们班里的全体同学都是戴眼镜的(很明显,这句话或者这个推理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b 我们班一共有48名同学,测量每个同学的身高,发现最高的同学有1.83m,最矮的有1.45m,基于此,得出一个结论:班里所有同学的身高都在1.4m以上。(对于这个推测,再没有表示好笑)。而后把这两个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去思考,第一句话为什么听起来很好笑,其原因在何处。第二句话是不是正确的,原因又在于哪里。从而让学生们弄懂这两种不同的归纳法的区别何在。
2 注重合作学习
合作意识、 良好的协作能力是未来现代化建设者的必备素质,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心理因素。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 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则又限制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范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常遇到自己不能独立解决摘自:学年论文www.808so.com
的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因此就需要依靠同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在这里,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他们还需要互相了解各自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协作,比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交流方案的能力等,同时,接受他人的点拨与意见,诱发、拓展个人的思路,引发创新的火花,实现人人能创新,创新能成功的效果,学生共同体验着参与创新的快乐,创造的愉悦。因此,合作学习是学生人人能创新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3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还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这样才能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当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而不应成为学习的“模仿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学习者,这样就避免了“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仍不会”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包揽课堂的做法,在教学活动中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具有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做”数学,而不是“听”数学。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课外实践活动是这一教学的有效补充,因为它的内容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其形式也生动活泼,因而学生积极性高,自主性强,成为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使数学知识得以理解与升华,激发他们创造发明的源泉。例如:“数列”章中的“分期付款问题”、“平面向量”章中“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等等问题,都是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来完成的。还有学习了面积单位计算方法后,我组织学生测算教室、课本、黑板的面积,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解决数学的能力,又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时,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设计一些简便的用具,使他们各显神通,把学过的几何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项很简单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充分配合。教师应注意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愉快自主地学习,逐渐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出来,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王静萍.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学与教学论坛,2011(16).
戴红荣.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3]易苏胜.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品牌(理论月刊) ,2010(11).

点赞:11625 浏览:4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