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军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思考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上好“基础”课,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基础”课成为军校学员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从如何培养学员学习兴趣入手,在提高学员学习能力的同时,注重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军校学员理想人格中的作用。
关键词:学员;兴趣;能力;社会主义荣辱观;人格
1002-2589(2012)22-016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员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本文针对如何上好“基础”课,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基础”课成为军校学员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更好地发挥其在培养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为“四有”军人中的作用展开论述。从如何培养学员学习兴趣入手,提出在提高学员学习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军校学员理想人格中的作用。

一、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目前,有一部分学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逆反心理,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说教”,“理论脱离实际”。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学员,而应改进教学方法,立足于学员实际进行教学。作为大学阶段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课教员应该深入学员,深入学员思想、心理和生活实际。“实际问题”就是学员自己的事情、和学员息息相关的事情以及身边人、身边事,教员从讲“实际问题”出发,不仅告诉学员是什么、为什么,还指导学员怎样做,通过“实际问题”走进学员心里,和学员产生心灵共鸣,尽可能融为一体,利用学员好奇的心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激发学员产生学习兴趣。在新学员入学时,地方生与部队生都要经过入学训练然后进入正课阶段,地方生完成了“从一名中学员向一名军人、从一名军人向一名军校学员”的两个转变,部队生完成了“从一名战士向一名军校学员”的转变,学员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管理制度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员在授课时就要先从这种变化讲起,逐步过渡到“军校的学习生活是什么样?”以及学员自身在军校阶段生活中或者以后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可能会碰到的一些心理、思想问题等,比如希望和失望、自豪与自卑、轻松与压抑等心理矛盾,对人生理想、人生信仰的困惑等等。教员引导学员思考:“这就是我自己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办”等,并贯穿课程始终,帮助学员寻找走出困惑、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教员也是学员的身边人、身边事,还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理想信念、道德观等话题和学员平等亲切地交流,拉近与学员的距离,当和学员谈到理想时,如果学员反过来问“教员,您的理想是什么啊”时,那么就达到了互动的教学效果,教员马上可以回答:“我的理想就是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我也能桃李满天下啊!”总之,把讲理论与联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是“基础”课教学的立足点,教员必须善于寻找教育要求与学员内在需求的结合点。

二、单一教材与多学科知识相联系,改进学员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提高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对学员进行理论灌输的同时,使学员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基础”课从内容来看是以马列主义为核心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综合了政治学、哲学、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水准。如《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中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内容,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就有“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从理论到实践的讲解,联系到每个学员在每个班级中,每个班级又在每个学员队里,每个学员队又在每个系里等等,从而又引申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观点。这样既能拓宽学员学习思路,又能启发学员在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注重知识的综合联系,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学员思想问题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理论方面、实践方面和自身思维方式方面等。我们经常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解决学员的思想问题,而在学员的思维方式方面做得不够。实践告诉我们:对于同一个思想问题,用一种思维方式可能会陷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而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则可能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如在看待人生意义这个问题上,有的学员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有的则认为人生是幸福的,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当思维方式悲观时,更多的会看到生活的阴暗面,就会觉得人生很痛苦;相反,如果能对人生持一种乐源于:论文库www.808so.com
观的思维方式,就能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和快乐。我们应该引导学员多从光明面上去看待社会,多发现美好的、主流的、积极的事物,乐观地面对人生。从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发现,一些学员在思维方式上的弱点,确实会影响他们对一些重要思想问题的看法。因此,引导学员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是解决思想问题的重要方法。

三、注重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军校学员理想人格中的作用

所谓理想人格,就是对一种人格模式的理想化设计,是人们塑造出来的,是值得追求和向往的、最完美的人格典范。军校学员的理想人格当然也不例外。“基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了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学员理想人格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学员的理想人格的根本取向是以高尚的道德人格为核心,以明理的法律人格为基础,同时兼备健康的心理人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八荣八耻”,崇高的道德品质是荣辱观的核心,它包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诚实守信等内容。而“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荣辱观的最基本的要求,它规定了理想人格的法律底线。荣辱观还对健康文明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提出了时代要求,如积极向上、勇于创造、勤奋自强等等。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含了军校学员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国家意识、人民意识、社会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诚信意识、奋斗精神以及文明的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它既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并且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容上完全可以满足构建学员理想人格的要求。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了构建学员理想人格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军校学员是一个尚处于性格完善和知识积累过程中的青年群体,对他们的人格构建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在对学员进行荣辱观教育时,不仅要求他们遵守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而且还要同损害我们利益的行为进行斗争,力求达到内在信念和外在规范的统一。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胡鹤玖,李齐全.坚持“六个结合”,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3]王艳.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管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

点赞:8053 浏览: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