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教学魅力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应从外在因素去寻找理由,而应从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本人身上去寻找解决理由的答案,那就是增强授课教师的教学魅力。“基础”课教师的教学魅力应体现在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情感魅力和语言魅力四个方面。
【关键词】教学魅力;人格;学识;情感;语言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大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开设的重要作用自不言说,但“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却一直为人们所诟病。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专门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不断地进行了反思、摸索、革新,但遗憾的是,受欢迎的“基础”课依然只占少数,多数“基础”课仍难逃学生“逃之夭夭”或“昏睡百年”的命运。
如何进一步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解决理由的根本着眼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 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的知识功底将深深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所以笔者认为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不仅应从外部环境去寻找理由,更应从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本人身上去寻找解决理由的有效途径,那就是增强授课教师的教学魅力。“基础课”教师的教学魅力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笔者以为,主要体现在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情感魅力和语言魅力四个方面。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以身正人

人格是人的道德修养、个性品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整合,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道德品质、品格。魅力是一个人具有的吸引他人并感染他人的力量。人格魅力就是指一个人的品德、性格、气质、能力等综合素质所产生的吸引和影响他人的力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优秀的教师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他所传授的科学知识,也不仅仅是解答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困惑,更重要的是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传道,让学生感受并学习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如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人文关怀、独立的学术精神、理性的批判精神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基础课”面对的是刚刚步入成年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情感丰富、个性鲜明,凡事都有自己较为独立的看法和观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都会被学生议论和评价,这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并最终影响到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此外,大一新生刚刚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中生活中走出来,突然面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得关心的复杂社会现实,难免无所适从,困惑迷茫,甚至思想偏激,走极端。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师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人生信念、稳定的心理素质、敏锐的洞察力、智慧的辨识力,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召学生成为有远大理想、人格健全、热爱生活的人。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就像冬日里一轮温暖的太阳,温暖和照耀着学生的心灵。
《论语·子路》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基础课”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行,高度重视人格魅力的塑造和提升,具体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明德尚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明德”,就是指大学的宗旨就是要阐明弘扬完美、光明的德性,使学生受到感化。“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里所谓的大师,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知识的高度、学术的高度,更代表着一个道德的高度。“尚行”是北宋易学大家邵雍提出来的,“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是知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这里的“尚行”是极力推崇行动与实践,反对空谈和胡吹之意。所以“基础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和提升应以此为鉴,注重渊博知识之上的精神修养,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用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去感召和影响正在成长的大学生,用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去诠释弘扬真正的“明德”。
二是亲和宽容。亲和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信赖感。教师有亲和力,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就高,就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响应,主动深思,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师没有亲和力,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对立、疏远等负面情绪及不合作态度,阻碍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就要发自肺腑地爱学生、真诚地赞美与鼓励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与教师合作。宽容是因为大学生千差万别,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不同的兴趣爱好,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这就需要教师有一颗宽容心来对待他们,允许学生个性的充分流露,允许学生兴趣爱好的自由发展,容忍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教师有了宽容心,就能融洽、和谐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使教育发挥更好的作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过失和缺点斤斤计较,学生可能会抵触逆反,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

二、教师的学识魅力——以理服人

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所以,“基础课”教师一定要具备广博深厚的知识积累,并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始终站在学科和时代的前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为你的学识魅力而倾倒,并深深信服于你。“基础课”教师的学识魅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础课”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信”。“基础课”教师在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自己首先对理论要真学真信,如果教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持怀疑态度或是理论水平不高无法说服学生并解答现实理由,那是很难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积极探求真理,更要坚定信念,从而将理论真理与崇高的信仰和自己的灵魂融为一体,用理论的“真”去说服学生接受并相信。
其次,“基础课”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精”。“基础课”的使命说到底就是教学生做道德高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深刻领悟教材主旨,熟读教材章节,善于对知识进行加工整合创新,将统一单调的教材体系转化为个性鲜明的教学体系,体现教师个人特有的智慧和价值追求,这样才能避开丰富生动的课堂因为教师本人业务的不精通而沦为简单重复的课本复述或是“假、大、空”的道德说教

点赞:6359 浏览:1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