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例谈数学活动价值取向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有效的数学活动是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前提,能推动学生对有关知识技能形成理解性掌握,并推动学生体验、运用数学基本思想和策略,而这些正是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所以,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有数学味的数学活动是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一个好的数学活动应该注重学生情绪的卷入、经验的卷入、思维的卷入,同时要注意凸显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

一、推动知识的理解性掌握

活动推动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理解性掌握,是对我国数学教学优良传统的继承与改善,是学生主动应用其解决理由的催化剂。教师应在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的基础上,用适合学生的活动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活动感悟知识的本质,体验数学知识丰富的内涵。
【案例片段】圆的认识
师:(电脑展示)班举行往一个套杆进行套圈的比赛,老师想让4位同学同时参加比赛。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你觉得该如何站位?(学生展示)
师:为什么这样站是公平的?
生:因为他们离套杆的距离是相等的。
师:如果是8位同学,16位同学……同时参赛,你能解决他们站位的理由吗?
师:此次从数学的眼光来看,每个同学所站的位置可以看成一个点。(电脑展示:把点逐渐缩小)你能在1分钟里画出多少个这样的点?(生画)
师:还可以再画多少个这样的点?
生:无数个。
师:想一想,如果将这样的点都画出来,将会是什么图形?(生:圆)
师:圆规是画圆的工具。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结合刚才画点的策略,想一想,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
圆的定义有三种,几何说: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轨迹说: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周,简称圆。集合说: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其根本特征为定点、定长,其本质是一中同长。案例中,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画点的策略让学生充分体验圆的本质,再对圆规画圆的探究,体验其本质,同时对学生的画圆工具的创新进行了孕伏。当然,数学活动不仅仅是动手实践,也包括观察、计算、讨论、推理等过程。
【案例片段】平均数的认识
■■
师:这是四位女生玩套圈游戏套中个数的统计图。这四幅图中哪根虚线表示她们的平均水平?当然,也可以先说说,哪幅图肯定是不正确的。
生:图1和图2错误的。
师:为什么呢?
生:平均数一定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不可能大于最大值也不可能小于最小值。
生:图4也不对,因为根据“移多补少”的规则,比平均数多出之和应该等于比平均数少的的和,图4多的肯定不够补。
生:第3幅图是正确的。
师:如果告诉你,图4虚线所在的位置比图3多2个,要使得平均数达到图4虚线所在的位置,可以怎么办呢?
生:没有达到的4个人,每个人都增加2个就行了。
师:平均数很敏感,每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带来平均数的变化。
生:其实也可以只在其中的一个人或两个人上面增加,不过要增加得多一些而已。
生:一共只要增加8个就行。
教师在练习中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深思、交流,了解了平均数的取值范围,体验了平均数的敏感性、齐次性、离均差性,完善对平均数这一知识内涵的理解。

二、有助于基本技能的提升

小学数学的基本技能从内容来分,包括运算技能、图形处理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推理技能。教师应准确把握基本技能的要求,注意学生的经验卷入,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技能形成理解并主动应用,从而提升。
【案例片段】认识平行四边形
(复习长方形的特征和引入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用你手边的材料试一试,比比哪组策略多。(每组材料有四种不同长度的小棒6根、钉子板和皮筋、方格纸、白纸和直尺、3个等高且2个等底的三角形。)
(学生选择材料独立做,小组展示不同策略,组织交流。)
师:结合自己制作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你准备怎样验证自己的发现?
生:我发现对边的长度是相等的,在钉子板上数一数就可以知道。
生:我补充一下,也可以用三角形转一转来验证。
……
教师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比较讨论,学生不仅获得了对知识的认识,其图形处理技能也了提升。这里的图形处理技能不仅仅是画图,还有图形的转化、学具的动手制作、材料的选择和创新应用等。

三、推动基本思想的感悟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组成,学生对数学思想策略的体验、领悟会极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会引起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科学巧妙地设计活动,让学生思维卷入、经历外显化的过程。
【案例片段】求两个数相差多少
媒体出示:11个苹果,9个梨(略大)杂乱摆放。
师:你能一眼看出苹果和梨的个数谁多?多几个吗?
生:不行,太乱了,要一个一个地数?
生:不数也可以,如果把苹果和梨分别排成一排就能很容易看出。
师:你的想法很好。(动态出示整理后的图片)现在能一眼看出苹果和梨的个数谁多?多几个吗?

点赞:13333 浏览:5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