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取向变换与工业社会生态重建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学界的热点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本文以社会价值取向为视角,考察了农业文明时期和工业文明时期中的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基点,阐明工业社会中生态文明要求下的社会价值取向问题。本文认为工业社会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回归,以全球视野构建全球生态价值观念、以家庭构建道德观念、以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构建个人价值观念、另外,还需要对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作出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工业文明
1001-828X(2012)07-0-02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迈入后工业社会时期对工业文明反思的结果,这种反思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文明中人与人之间零和博弈的关系;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正是在这种反思与批判中,人们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构想,其实质就是用生态重塑在工业文明中严重扭曲了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当前人们关注的仅仅是生态文明应该具有的各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关于生态社会中社会价值取向的根本问题鲜有论及。
生态文明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亦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文明形态的变换与相应的社会价值取向是相互适应的。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表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是社会价值取向在具体社会形态下作用的表现形式。

一、从文明形态的演进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一)人独立于自然的过程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确立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依存、依赖到对立的过程。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已经开始了自然界人化的过程,文明初期的宗教决定着人类的自然观,早期的人类并不把自然当作一个物质整体,当作人类自身之外的“它”来认识;而是把自然界的一切都用神话的眼光看待,作为“你”来对待,一切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有生命的①。早期的宗教意识实质上是人与自然浑为一体的。
农业社会的哲学与宗教思想,事实上已经确立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根基。矛盾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在农业社会中,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仍然有限,还不足以影响生态系统的自然存在。农业社会中,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在生产力的约束下观念上征服自然,生产上利用自然。
工业文明的出现使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如果说原始文明时期人是自然神的奴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是在神支配下的自然的主人,那么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仿佛觉得自己是征服和驾驭了自然的神②。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为人类征服自然提供了方法基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得到确立,改造世界成为工业社会的主题。由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由部分变为全面,由隐性变为显性,直接导致了严重的全球问题。

(二)人独立于人的过程与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确立

原始文明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共同劳动中建立起来的原始平等互助的关系,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进入农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可能的剩余产品,私有消费品的出现使个人日益成为独立的个体。随着私有财产从消费品扩大到生产品,对抗性的群体关系以及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成为文明的重要特征。
随着以工商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式的确立,以牟利性为目的,以流动性为特征的商业活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私人利益便以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向敌对方向转变,群体性已经不再是人存在的主要特征,人存在的条件已经最小化到了家庭关系上。
进入工业文明以后,极端个人主义逐渐成为社会价值观的基础和主要倾向,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延伸了个人的能力极限,人独立于人的过程走向了极致。在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社会结构日益建立在个人——社会的架构上,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功利主义的确立

自人类进入以交换为目的生产以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利己的思想古已有之,但只有在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确立之后、只有在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确立之后,功利主义才有了泛滥的基础③。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为商品而生产和为生产而生产两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包含了社会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为商品而生产,即为了使用价值而进行生产,人们看待事物的价值标准是是否对人类有用。如果说在这一时期,功利主义思想仍然局限于自然物质方面,那么到了为生产而生产的商品经济阶段,功利主义思想已经扩展到一切方面,影响至深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为满足生存而消费和为满足生产而消费两个阶段。前工业社会时期,人类的消费基本上是为作为一种生命形式的需要而进行,在生态系统的角度上,并不存在价值取向的问题。工业社会中的消费是为满足生产而进行的消费,商品社会鼓励消费、享受,反对节约。消费越多,需求越大,生产越繁荣,这也主张了功利主义。过度的强调个人功利主义的方面,表现为当代的生态危机和价值危机。

二、工业社会中的社会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人们选择的灵魂,是影响文明发展方向的指针。工业社会的价值取向,只承认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功利主义导向的价值观使人们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生态背景,传统社会朴素的生态价值在工业社会中丧失殆尽,生态价值观的缺失是当前工业社会价值危机的主要方面。
个人主义发端于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18世纪,斯密以其“看不见的手”理论为之奠定了经济学基础,为个人在经济利益上的利源于:免费毕业论文www.808so.com
己进行辩护。19世纪,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个人主义价值观开始统领整个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作为经济思想的个人主义,是指一种财产制度,而作为道德准则的个人主义则演变成功利主义。
把人类中心主义精神运用于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直接导致了功利主义的滋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与自然供给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逐步凸显。个人主义价值观经过“看不见的手”放大后,表现出来的人类中心主义为人类掠夺自然提供了道德基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再是依存、依赖,而是从是否对人类有利益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外在事物的价值,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根源性、独立性和制约性。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上了不归路,而社会价值取向并没有及时提供“规范”的动力基础。

三、工业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价值取向选择

人类的历史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形成人类社会的历史。这一过程所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独立于自然,人独立于人的历史过程。人独立于自然而依存于自然之中,人独立于人而依存于社会之中,问题恰恰在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忽略了这种限制。

(一)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价值取向

生态问题自从进入农业社会以来就始终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得以证实,并且,价值观念在这场争论中起着决定作用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独立于自然,人独立于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展的方向就像河流的流向,总是由岸堤所确定,而社会价值观正是这样的岸堤。当人类历史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人类的发展就像爆发山洪的河流,虽然流速更快,却泛滥成灾。还没有来得及筑起的价值观河堤不能确定这条河流的流向,甚至已被河水冲陷坍塌。
当前摘自:论文范文www.808so.com
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困境,其实质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偏离,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生态价值观念的缺失。构建生态文明,首先要重塑适合工业社会的生态价值观,矫正偏离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的价值取向要回归于自然和社会,这种回归是以人为本向自然的回归,这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问题。
人类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个人独立于他人的过程,这使人背离于社会。利己主义将人带向孤独的边缘,而集体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贡献,这是一种人性的回归,回归于社会,个人的自由必须受到社会的约束,正如人类必须受到自然的约束。

(二)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社会价值取向的途径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价值观总是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很少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方向上的指导,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精神领域的价值观层次并没有做好准备,这种被动的调整远远滞后于工业的发展。后工业社会时期,作为“理性”⑤的人应该在价值观层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出目标和意义。
1.以全球视野构建全球生态价值观
生态系统有不同的层面,而工业社会的破坏力已经达到了全球层面,不再只是局部区域问题,当今的全球问题正是最好的证明。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提倡保护自然却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工业破坏力是全球性的,那么解决问题也必然要从全球角度出发。构建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循环观念,是取得一致行动的基础。
2.以家庭构建道德价值观
农业社会中,社会结构由个人——家庭——社会构成,而工业社会逐步向个人——社会两个极点演化。纯粹的以个人组成的社会,缺少了家庭这种稳定结构组成的平台,个人在社会上失去了信仰与归属感,人与人之间完全以利益来联系,工业化使家庭的功能极大地削弱,个人的社会关系与他们的家庭,血缘相分离,而血缘关系是人类关系中最稳定的关系。由家庭延伸到社会,进而构建生态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3.以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构建个人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集体原则是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出发点,认为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的实体。这实质上是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价值观念。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集体主义把社会整体利益当作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在发展社会整体利益中获取个人的正当利益,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识,应作为构建个人价值观的基础。
4.对传统社会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社会价值观是否适合于工业社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使我们的价值观念去适应某种社会,而应该是社会的发展符合人类的价值取向。传统社会“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性回归的逻辑起点和根据,但传统社会天人合一的落脚点是人,现在必须把落脚点放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面,二者的关系才是天人合一的本质,既不是“天”,也不是“人”。发展是过去的积累和现在的延续,要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价值观念,就不能脱离过去,捏造未来,而必须对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做出继承和发展。
5.对工业社会价值取向的批判和吸收
工业社会为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价值观念的发展和变化,其中当然有符合人类前进方向的,也有歪曲了的,我们并不否定一切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因为只有在批判和吸收的基础上才能构建符合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注释:
①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3,9:38。
②李秀谭《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再认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232。
③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工业社会中的功利主义提出质疑的。
④朱国宏《经济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⑤有别于经济学中的“理性”,这里的意义更接近于“理智”一词。
参考文献:
陈敏豪.价值危机:当代人类困境的实质[J].科技导报,1996(10).
杨雪英.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生态后果[J].生态经济,2002(04).
[3] 刘小英.文明形态的演化与生态文明的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4] 郝清杰.功利主义的张扬与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2000(05).
[5] 钟添生.社会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规律及其对现实的启示[J].求实,2005(04).
[6] 李秀谭.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再认识[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 朱国宏主编.经济社会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8]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M].商务印书馆,1993.

点赞:28936 浏览:13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