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微博时代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发展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微博正逐渐高职学生获取信息、学习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微时代下,高职学校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迎接挑战,推动高职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微博;微时代;创新发展

一、微博:互联网传播的新范式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将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微缩成一句话或一张图片,发到微博网页上,实现即时分享。微博以其独特的优势继BBS论坛、ICQ、博客等之后,又一种网络传播的新范式迅速地在网上流行。

二、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发展的内涵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发展是指根据社会环境的状况,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环境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自觉手段,实现教育管理活动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其推动人的发展的作用,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但这种适应并不是永久的,任何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使教育管理活动进行再调整,从而达到新的适应。

三、微博时代高职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方式

(一)信息多样化,高职教师教育管理的权威性地位动摇

传统的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主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班会、讲座报告、等形式进行,高职教育工作者言传身教地对高职学生进行政治知识和价值观的灌输与教导,以促使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变化。教育工作者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只能按照“你说我听”的模式被动地接受学习。
微博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使得高职学生对信息的发布和接受比以往更加自由,海量信息的传播大肆冲击高职学生的头脑。微时代的到来激化了高职学生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单方面制约话语权的反感、抵触与抗争,导致传统教育的掌控力降低。

(二)多元意识形态渗透,引发高职学生认知偏差

高职学生作为国家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念是否正确,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抢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敌对势力将视野扩大到微博这个匿名的信息传送平台,兜售其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他们微博对少数社会消极现象反复转发,吸引青年学生的广泛关注;接着肆意夸大渲染,虚张声势,利用各种不实报道激发学生对改革、对政府、对社会目前状况的不满;随后再以人民大众代言人身份出现,对学生的思想困惑给出看似合理的解答,满足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高职学生的亲近认可;最后寻找时机对高职学生进行非主流思想文化的隐形渗透。

(三)信息泛滥,网络舆情制约

高职学生十分热衷于关注和评论社会、校园热点理由。他们不但会将自己对事件的观点、立场、态度随时传送到微博上,更会实时关注同学们的评论,并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此时,一个不经意的消息就会引起轩然大波,在这个七嘴八舌的大熔炉被无限放大,高职学生们在面对巨大的信息洪流时会丧失信息判断和深思的能力,导致失实报道以讹传讹,不良的校园氛围愈演愈烈,而自己则彻底沦为这些错误舆论的注意者和追随者,陷入既自由又丧失自主性和个性的困境,也严重影响了教育者的威信和校园的安全稳定。

四、微博时代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一)积极构建微博管理平台,创新工作方式

高职学校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吸纳微文化理念和策略,积极创建并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微博,建立双向互动、共同驱动的模式,实现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
高职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主动搜集与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道德教育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再利用微博平台适时地上传材料,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政治引导和教育,增强高职学生对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方针、政策路线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爱国意识。

(二)发挥微博新媒体作用,凸显网络育人功能

微博消解了传统政治层级结构中的身份、地位、权力,使得高职学生在微博上传递的信息真实具体,表达的思想大胆直率,教育工作者在微博上面对的是“还原的自我”。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利用微博开展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势,有性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高职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浏览关注学生撰写的微博,清晰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实现高职学生教育工作与学生信息的“无缝对接”。教育者应结合学生普遍关注的实际理由,及时地给予帮助指导

(三)利用微博发布信息,防止舆论喧嚣

一方面,要加强对微博传递信息的过滤、甄别。一旦发现对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学校管理规定进行恶意曲解、肆意诋毁的错误信息,立即追查信息来源,尽快查明真相,对相关责任人依法处理,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微博平台对事件进行积极澄清和疏导。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学生普遍关注的理由,要加强信息公开。与其让学生对事件满世界猜疑,谣言遍地传开,不如微博这一信息传播平台主动公开事实,对一些误读信息予以必要的解释说明、反驳,实现与学生的良性互动,避开矛盾的升级和误会的加深,推动正确舆论导向的形成 。
参考文献:
[1]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思想教育研究,2011,2:49-52.
[2]方宏建,杜亮.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52-55.
[3]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策略.人民出版社,2010:25.

点赞:26731 浏览: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