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创新路径选择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给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特别是安全治理能力带来新的挑战。当前高校的安全教育模式已显陈旧。随着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盛起,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性与时代性是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路径的两大特点。
关键词:安全治理 实践性 时代性
: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7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度重视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存活发展的第一要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素养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第一责任。
安全,教育先行。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已不完全适应变化了的大环境。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所面对的新形势、新挑战,正面分析其中存在的理由,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校的深层次、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1 实效与时代:信息化时代下的挑战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大家的认识都是高度统一的。目前各高校普遍都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板报、横幅、电子屏等形式来开展安全教育。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模式明显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安全教育的实际成效并不让人十分满意。存在的主要理由如:学校重视不够,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正规课程教学体系,即使进行安全教育,也只是应付过去即可,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手段陈旧、落后,招数不多,“老调重弹”,吸引力不够,对学生在珍惜生命、突发事件中的应急逃生、网络安全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关联度不够;只关注知识的传授,不注重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形式主义倾向严重。总之,当前高校的安全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学生对安全知识的需求。
人类正在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平台的泛化,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据调查,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为3.97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用手机上微博的网民数为2.30亿。[1]微博的影响力也不能低估。在“大众麦克风时代”,[2]“超过100人,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万人,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人,就是一份全面性报纸;超过1000万人,就是省电视台;超过1亿人,你就是CCTV!”[3]现在,在微博之外微信更加势不可挡。微信自2011年初推出,截至2013年1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就已经突破3亿。在以纸为媒介的传统报纸、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和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之后,随着手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的盛起,如何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介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由也就如影随来。这是一个难点,更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新热点、新课题。
2 实践性与时代性: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特点
2.1 实践性:知识学习与自身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不仅是联系主观需要与客观条件的纽带,也是联系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的纽带。实践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道路。
现有各高校为了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类日常教育活动,如张贴告示、举办安全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图片展览等。我们认为,大学生既是安全教育的客体,又是安全教育的主体,也更应该是安全教育的亲自实践者。由此,如何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在安全教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教育自我”转变为“自我教育”,是需要解决的首要理由。
2.1.1 参与安全管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如没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的安全实践管理过程中,对各类安全理由就很难有感性、切实、准确的认知。我校保卫处在学生处、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就积极引导热爱保卫事业的贫困生参与学校的交通维护、护校队等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如交通维护志愿者。我校保卫处用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来配合协警做好路口的交通引导工作。人员在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岗位上统一招聘,经过面试后录用。人员一个学期更换一次。学生上岗前由协警进行专门培训,给同学们讲解怎样穿反光背心、怎样吹好口哨、怎样挥小红旗、如何做好自身安全。这些“学生交警”工作时间是周一至周五的上下课高峰期。由于参加交通维护是勤工助学的同学,人员相对稳定,工作积极性很高。通过协警和同学们的共同管理和宣传,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升,闯红灯现象得到极大改善。组织学生参与交通管理,既解决了保卫处人手紧张的理由,在日常工作中又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真正做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又如学生护校队。我校的学生护校队也是全部由参加勤工助学学生组成的一支服务师生、维护学校安全的自治队伍,由保卫处、学生处共同创建并由保卫处具体组织管理。其主要职责是在校园各教学楼车库、球场、学生公寓车库进行日常巡逻与守候,同时协助做好安全宣传工作,收集汇报各类安全信息等。护校队实施“网状化”管理。从实际成效来说,车库和运动球场等公共场所的发案率明显下降,自行车未锁现象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而每一位护校队成员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各类安全知识,在为学校提供大量一手安全信息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多学生的自身安全意识的强化。
2.1.2 进行自我教育
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教育同自我教育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作用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大学生参与安全管理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教育。这里讲的自我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参与各种安全演练来提高安全意识的一种策略。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情急之下跳楼死亡。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而玉树县第二完全小学、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这两所学校的“零伤亡”却见证了防灾演练在地震中救护生命的奇迹。[4]下面主要讲讲消防教育中的紧急疏散演练。加强大学新生入学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是每个高校都认识到的。新生在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时,自适应能力较差,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最大。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校方应做到:第一,开设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可邀请经验丰富的辖区派出所负责人重点介绍在大学校园中经常发生的火灾、治安、诈骗、意外事故、心理疾病、交通事故等的安全防范技巧。第二,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并进行考核。第三,精心组织大型消防紧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让大学生知道火灾发生时该如何报警、如何逃生、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自救等本领。我们还可以利用大学生社团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以防人身伤害、防财物失窃被骗、交通事故为重点的安全主题实践活动。只有亲身经历了,各类存活技巧才能终生受用。
2.1.3 开展课题研究
高校可以利用每年举行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机会,积极组织、鼓励党员骨干申报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诸如大学生宗教信仰、交通安全、防邪教、心理危机干预、网络诈骗等课题开展调查研究。亦可就几类安全教育课题进行专门立项,并予以经费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引导让大学生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认真看待、认真研究自己身边存在的各类安全理由,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处、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调研报告来探索、实施适合大学生生活、性格特点的安全教育路径。
2.2 时代性:多媒体介质的有效利用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的安全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极大拓展了安全教育的时间、空间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渠道。为此,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主动利用各种多媒体介质,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策略和手段更具时代性,使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说教型向参与型转变、由固定型向灵活型转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真正体现高校学生安全治理的水平。
2.2.1 校园网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将有关校内外与大学生安全管理紧密相关的各种典型、多发案件通过网络进行发布。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及时了解和处理学生在BBS或其他留言栏中反映的安全理由,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理由。针对某一个阶段的案件高发态势,引导版主及时利用群进行专题讨论。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高校应通过群、BBS等网络媒介不间断发布有关信息,通报事件进展。在校园论坛上可以设置“今日关注”等主题形式主动发布相关信息,以客观公正的事实来消除大家的恐慌和猜疑,稳定学生情绪,提醒学生如何正确面对此类突发事件。另外,高校还要重视建立一支由领导、专家或学者、学生党员骨干组成的网络评论员队伍。他们是网上评论的正规军。由于他们在师生中的认可度高,思想理论水平高,在网络评论中就会处于十分醒目的位置,会对很多网民观点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这将明显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2.2 微博
微博是拥有最多“记者”的媒介,是典型的“自媒体”,简单、易用,时效性强,微博相比传统主流媒体容易抢占先机,与手机传播结合起来威力更大。在这个无“微”不至的时代,微博力不“微”、势不“薄”,校园内发生的任何热点事件都可能广为传播,140字以内的片言只语可以倒海翻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舆论合力。[5]为此,敢用、会用、善用微博,熟悉、关注、驾驭微博,是高校领导必须具备的素养。要让微博成为学校领导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有效渠道,成为传播安全信息的重要窗口,成为校园安全管理的创新平台。保卫处等职能部门的领导要把校内外发生的各类典型性安全理由及时放在微博上,及时发布安全预警信息,提醒学生注意防范;使用受学生欢迎的网络语言体系,与广大学生开展互动,加强沟通和交流,于无声处即时听到校园内多层面、真实的安全诉求,将理由发现在萌芽、解决在最初,防止“通道堵塞”和累积性爆发。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2.3 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
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由于其成本低廉或是免费、快捷、方式多样、覆盖面广等特点而成为深受高校师生欢迎的重要沟通工具。在2013年9月发生中国留美博士生次永飞涉杀人案后,伊利诺伊大学以及警方就通过通信系统向全校师生发布短信及邮件警告。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保卫处等职能部门要通过电子邮件和短信的群发功能向学生及时发送各类预警及警情信息,时刻提醒他们,时刻关心他们。
2.2.4 微信
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它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联系。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比,微信更灵活、智能且软件免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普遍接受并熟练应用。对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微信平台应成为今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全新模式。由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可以开通公共微信平台,将校园治安动态等内容进行精准的消息推送。这无疑将极大提高安全教育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 结语
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给高校安全治理能力带来新的挑战。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只有加强领导,不断改革、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及其机制建设,加深对安全教育规律的理解,实现学校与学生、社会的协调与合作,主动把握其发展方向,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新成就、实现新突破。这也将成为新形势下高校领导干部基本管理素质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殷雨婷.报告称中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4.64亿[DB/OL].http://tech.hexun.com/2013-07-17/156236430.html.
[2]孙晓说.我们已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N].惠州日报,2009-12-29(1).
[3]阮蓓茜.网络谣言祸害无穷——警惕!信口雌黄的毒舌[N].浙江日报,2011-11-3(19).
[4]陈亦冰.教育时评:防灾演练应成学校“必修课”[N].中国教育报,2010-4-22(2).
[5]叶小文.每于微博听民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8-19(1).
作者简介:张晓泉(1974-),男,法学硕士,讲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保卫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管理,浙江杭州 310018

点赞:6250 浏览:1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