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数学高效课堂启迪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聆听专家的报告,走近名师的课堂,领略大师的风采。一堂堂生动感人的课,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报告,使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兴奋,疯狂地喝彩、鼓掌、叫好。谁说数学课堂是枯燥的课堂?谁说数学课堂没有情?谁说孩子们不爱学数学?我是一位从教近十年的小学数学教师,有幸在这里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真正感悟到小学数学课堂的魅力和真谛。

一、扎实的课堂

观看了刘德武、蔡宏圣、张齐华、徐长青、华应龙等11位名师的课堂展示,并听了他们的报告。深深打动我的是:他们执着的精神,不懈的努力,毕生的追求,深思——实践——再深思——再实践……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知识的源头一步步探寻数学之美——王昌胜;教师要做一个敏感的人——张齐华;刘德武老师已年近花甲,可没有止住深思和前进的脚步;华应龙老师名气这么大,还那么谦逊,在与同行互动时,仔细聆听来自不同的声音,没有辩驳,只有深思……正是他们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才铸就了一代大师、名师,他们的教学功底是几经历练和捶打才达到如此高的境界,使我不由得记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情智的课堂

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缺乏情趣,学生被动、厌学,教师束手无策,怨天尤人。可今天在这里展示的是情智的课堂、灵动的课堂、富有生机和生命力的课堂。
注重一个“情”字。情境的创设,情感的激发,情趣的培养,在这10节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点拨、启发、引导、调控、驾驭、评价,放得开、收得回,轻松、娴熟、游刃有余,师生交融,情感共鸣,情趣盎然,迭起,诠释了“现代与经典”这一研讨主题。罗鸣亮老师利用自制的装有三角形的信封,让学生猜想是哪种三角形,使教学推向;王昌胜老师引领学生自己制作量角器,使学生在洋溢中投入研究;徐长青老师在教学中魔术、表演、模拟声音等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课尽情亦浓,孩子们依依不舍,有期待,有邀请,还想留住老师们继续为他们上课。
注重一个“智”字。用智慧启迪智慧。郑毓信教授讲:基础知识学习求联,基本技能学习求变,实践能力学习求用。徐长青老师真正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题的策略:“退,进,进,进,找规律”;华应龙老师《指尖上的数学》,就是让学生自己的发现知道规律是有一定范围的,不是任何规律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教学目的不是找出规律,而是让学生经历找规律的过程,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掌握找规律的策略,体验规律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事物都有规律。知识、能力、策略、情感,相得益彰,一节课好似一个感人的故事,耐人寻味。

三、魅力的课堂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毓信老师带来的《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的报告,虽然是一个理论型的专家进行报告,但是一些生动的例子如数家珍,让整个会场不会因为一些理论、专业术语的阐述而沉闷。郑教授以课改十年的总结与反思为背景,聚焦教学观摩:“外行看热闹,内行看窍门。”数学教师要有属于自己的基本功,是什么(这个理由他给出了答案是举例、提问和优化)。数学老师的基本定位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创造独立的特色。课堂教学不仅是教育专家的事,更是教师和深思的理由。不随流,不崇信,找学生最优学习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返璞归真,回归生态;教学课堂教学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应追求务实高效。郑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和例证敲醒了老师们现有的教育观念,以反思的视角看待的课改,培养学生的理由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从善于举例、善于提问、善于优化和比较三方面教授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多留一点时间给他们深思,多让他们说一会儿,慢慢地,说的完整点、再完整点、更完整点,这就是我今后要践行的!

四、活动的课堂

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方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气氛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和发现数学理由,从而创造性地解决理由。有的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便于学生讨论,提高学生解决理由的能力。这样才是学生与老师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老师教与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教师都应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理由。教学中,让每位学生参与深思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半会想不出来的理由,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每一种创新灵感的闪现,百般常识的顿悟,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所以,一旦有了新的发现,新的创新,那种愉悦是无法比拟的。
参加“现代与经典”,学习“现代与经典”,借鉴“现代与经典”。根据学校目前的课堂目前状况,师资水平,找出差距。用“现代与经典”的思想引领的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情智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点赞:12663 浏览:5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