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趣味实验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概括反映。初三化学概念多而抽象,学生理解和完整掌握这些概念有一定难度,而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理由的基本策略。教师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理解化学概念。下面,仅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理解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个人体会。

一、真实、趣味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理解物质特性概念

反映物质本质特性概念的实验,教材中作了统筹安排。为了深刻说明物质特性的概念,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应该是真实的、鲜明的、生动的,直观性强,现象明显,易于激发学生理解化学概念。例如:在讲燃烧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一块棉手帕,在盛70%的酒精溶液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一片欣喜称奇。大大激发了学生追根问底的。轻松愉快的把燃烧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的概念理解。
真实的化学实验,就是让学生观察物质的本质属性。化学实验就是学生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的,只有提供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例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溶液、铵盐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或石灰石放入稀盐酸中有气体的逸出,帮助学生直接观察物质发生变化的直接感知,使学生信服地掌握与理解物质特性的概念。
教师在演示盐酸与碱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是说明酸与碱反应的特性,可是,事实说明,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就不同于盐酸与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因为前者反应时看不到任何明显现象,而后者则看到了有蓝色的氢氧化铜,现象鲜明。所以,设计、安排化学实验时,要考虑实验的鲜明性,才能使学生注意化学反应,使物质特性更明朗、更完整,更生动真实,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同样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由于提供实验不同,会不同效果。例如,氨气易溶于水的特性实验,用一支大试管盛满氨气后倒置水中,水会在试管内上升,反应出氨易溶于水的强溶解性。可是换成“喷泉”实验,就更加、生动,效果明显。由此观之,只有生动、鲜明、真实的化学实验去刺激学生大脑兴奋中心,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化学概念,使具有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在学生大脑中深深打上烙印。

二、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培养学生理解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

化学反应中有许多类似反应遵循着一定的反应规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反应的概念,要安排、设计好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这些反应的规律。例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有非金属与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指导、培养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而形成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时,还安排、设计正确反映概念内涵的感性实验,例如,当学生做了木炭燃烧的生成二氧化碳和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前者燃烧生成一种物质,而后者燃烧生成两种物质的本质区别,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凡是与氧气燃烧的反应就是化合反应的错误概念。为此,教材安排了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使学生清晰看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两种物质的反应。这样的实验对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概念内涵提供了典型的、必要的认识。

三、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实验,培养学生理解化学基本理论的有关概念

化学基本理论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实验教学,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对理解抽象的化学基本理论概念较为有利。例如:“中和反应”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为学生不能感官,直接感觉到物质反应前后的过程,而且该中和反应没有任何现象,没有说服力。学生接收这样的化学结论。教材设计了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无色的酚酞试液。而我又把该实验设计成一个化学魔术;事先在一张白纸上用氢氧化钠溶液书写“化学”二字凉干后成隐形字,然后用喷壶喷上无色的酚酞试液。白纸上突然显出红色的“化学”两字。然后再用盛稀盐酸的喷壶再喷到该纸上,两个红色的字突然消失。学生该奇妙现象,明白了酸和碱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找到了极有说服力的依据。
综上所述,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化学概念,是提供趣味、真实的实验,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其次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推动学生想象、思维、记忆、迁移。最后设计具有说服力的实验,才能培养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理解正确、清晰、深刻的化学概念。

点赞:33600 浏览:15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