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显性语用教学为导向基础英语课堂任务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专业英语教学旨在发展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样的要求,显性的语用教学应运而生,但就具体的语用教学内容、语用教学模式学者们意见不一、各有侧重。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以显性语用教学为导向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具体从语用教学及教材内容和课堂任务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基础英语课程;语用教学;任务设计
[]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056-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14
1 . 语用教学的发展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教学对二语语用发展的影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展至今,以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语用教学研究已从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在研究的第一阶段,研究者的疑问主要在课堂教授语用知识的可行性、有效性、教学策略以及课堂语用教学的优势。第一阶段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学者们对众多疑问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学者认为将真实语境下的语篇融入教材作为课堂语言教学的内容,能在提高学生语用意识的同时教授语用知识(Scotton & Bernsten, 1988; Kaplan & Knutson, 1993)。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实证研究证明有教师指导的语用教学环境对学生语用意识的提高和语用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Bardovi-Harling, 1991, 1998)。Bardovi-Harling(1991)对课堂语用教学环境下6位英语为母语使用者和10位英语高阶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历时研究表明,课堂语用教学环境对二语习得者语用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Tateyama(2001)显性和隐性教学策略的对比分别观察了二语学习者对话语隐含的理解和语用能力的发展,发现而言,显性的教学策略优于隐性的教学策略。House(1996)的研究证明二语学习者可以从教师明示语用指导下的对话演练中受益更多。
近十年研究者的关注点从宏观的层面深入到更为具体的研究理由:语用教学的内容、语用知识与语用能力关系、语用信息的质与量、语用教学组织形式等等。国外学者关注较多的是将言语行为理论和具体言语行为作为语用教学的内容。(Boxer,1995;Park,Chang & Lee,2000;Rose & Ng,2001)也有学者将语言交际的普遍语用信息和目标语言的语用信息作为语用教学的内容(Liddicoat & Crozet,2001;Tateyama,2001)。二语习得研究者及教学研究者们在语用教学研究初期发展阶段观点较为一致,与此相比,在第二阶段,学者们的观点和意见更丰富多样。
2 . 专业基础英语语用教学的内容
在国外语用教学研究基础上,国内有学者根据我国的英语教育目前状况和环境将语用知识划分为一般的语用信息、元语言、元语用信息、言语行为、文化知识、以培养语用能力为导向的任务、如何学习语用知识的信息(季佩英,2010)。在该分类中,不仅概括了形式多样的语用知识,同时兼顾了学生学习和使用相关语用知识的策略,较为全面。
基础英语是英语专业学生基础段学习课时量最多、综合性最高的课程。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环境的现实决定了课堂教学是英语语用知识输入的主要环节,而基础英语课程的性质又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最佳课堂环境。基础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在专业基础阶段巩固并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英语语用、跨文化交际、自主学习和评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这一课程特点是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强调能力发展,因此对教师课堂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的输入都提出了要求,尤其对培养学生如何完成以语用能力为导向的任务和如何学习语用知识更加,因为这两项内容对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助益。基础英语基本语篇教学,为丰富教材中语篇的层次,语篇均选自英美原版读物,体裁和题材多样,多属于既有书面语也有口语的复合语篇。课后大量的练习题中,巩固语言知识点的练习题比重较小,而有关语言在语境中的搭配使用、语法形式的功能、结合语境推理等以培养语用能力为导向的练习题比重很大。在使用教材时,教师主动挖掘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用知识才能充分体现教材在语用教学中的作用。
以《现代大学英语》为例,语篇均是节选的篇章,教师在导入就要对原语篇的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作者的相关背景进行介绍,这就属于语用教学内容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文化知识,许多教师误以为这样就完成了语用教学的任务,季佩英对2010年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上海赛区参赛选手的语用教学内容所作的统计表明:教师将语用教学中50.25%的时间用来讲授文化知识。而对其他语用教学内容涉及较少、较分散,尤其是一般语用信息和元语用信息。基础英语的语篇教学中,教师如能结合文化语境、情境语境、文内语境和互文语境进行语篇教学,那么有关语言使用的语境、得体性、语域、言外之意等语用信息就会融合到教学中,同时文化信息中的通俗和高雅、浅层和深层文化都会有所体现。在文化语境中,教师可以讲授目标语社会的文学、历史、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等相关的文化信息;在情境语境中则可根据具体的语篇引导学生寻找与日常生活、吃穿住行相关的文化信息。语用信息是隐含在语篇中,一方面教师明示或指导学生寻找,另一方面语用信息量不大,在处理这种隐含语用信息时,教师要视频或图片等显性直观的形式加以补充说明,同时把握文化语用信息的质量,以紧扣语篇语境、适量为原则。
由于书面语篇的特点,基础英语教师普遍反映一般语用信息和元语用信息的讲授的机会和内容很少。但就发展语用能力而言,文化语用知识只是提供了语言交际的外部和背景信息,而学生在语境中语言使用的恰当得体、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的匹配、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交际双方的合作等是语言交际成功与否的核心。因此在缺少口语交际的书面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另辟蹊径为学生挖掘学习这类语用信息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书面语篇看作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这样作者在语篇的文化和情境语境以及与目标读者交流的隐含语境中为准确传达自己的意图所选用的语言形式是否得体、是否是表达功能的最佳选择、作者的言外之意是如何产生的等等语用信息就会自然地进入课堂教学,并和语言知识的教授融合在一起。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一般语用信息和元语用信息很感兴趣,但老师多数是以讲授阅读策略和写作技巧等形式讲授这语用信息,讲授过程脱离语篇语境,目的性太强,学生被动接受,没有主动的推理过程以至于失去兴趣。教师可将这语用信息融入到语篇的讲解过程,让学生自己推理判断语言使用的语域、恰当与否以及作者的真实意图。

点赞:7550 浏览:2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