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品德与社会》“三动”教学法初探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种新型课程为小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情境中,学会分辨是非,丰富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培养道德的奠基石。因此研究《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是小学思品教师的重要课题,文章探讨了“三动”教学法,即巧妙激趣,让学生心动;激发诱导,让学生情动;引导实践,让学生行动。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教学策略 心动 情动 行动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其重要标志是学生自主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强调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发展知识技能,丰富生活经验,推动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理念倡导让小学生在活动中深思、感悟、体验,即让学生心动、情动、行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从而推动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笔者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探索、尝试了“三动”教学法。

一、巧妙激趣,让学生心动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怎么样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让小学生心动起来呢?我认为活动是一个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巧妙的引入、激趣,可以让学生心动起来,让幼小的心灵在教师引导下有了获得新知识的强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认真学习。如在教学《公共场所拒绝危险》这课时,我先让学生扮演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里的赛车情节,有赛车手、信号灯、交警等角色。这个时候班上的小孩子心里都在想自己上台的话该演什么,怎么演,都会努力地想动画片里赛车的场景,从而把学生的思绪逐渐引到课文内容上,让学生心动如潮,心随课动,乐此不疲。这样就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活动中,兴高采烈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激发诱导,让学生情动

“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策略,它强调的是寓“教育”于“乐趣”的活动之中。《品德与社会》也是这样,课堂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活动,诸如轻松愉快的教学游戏,生动形象的情境表演,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等等。孩子是充满童趣的,只要老师教学中能创设出吸引孩子的活动情境,孩子就会心动,跃跃欲试。如在教学《我会好好吃》这课时,我巧妙地创设了“小陈自助餐厅”的情境,通过课件展示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让孩子们自己安排食谱,达到合理饮食的目的。孩子们开心地投入学习,真是“润物细无声”的最佳体现。
学生有了心动,我们还要注重情感诱导,激发活动热情,让学生情动起来,道德情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实现由知到行的催化剂和内驱力。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感诱导,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小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形象的情境感染和支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创设情境,以境育情。创设的活动情境要生动,富有感染力,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老师适时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辅助性手段,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将教材中典型人物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学生,从而以文中人物之情启动学生之情,使他们进入角色,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如在教学《伸出爱的手》一课时,我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创设残疾人赶公交车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演的过程中再适时地予以煽情的语言或动作,以情导情,这样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充分体会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深切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自然产生尊敬残疾人的想法。

三、引导实践,让学生行动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即学生有了心动、情动外,老师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即行动,从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中受到熏陶,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深化明理,导之以行,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推动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在教学《家庭小账本》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亲自体验当菜农、小卖部老板、卖报员、钟点工等,亲身实践活动往往具有刻骨铭心的作用,而且真实。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父母挣钱的艰辛,让他们认识到了钱来得不容易,从而使自己产生以后不乱花钱、要节约零花钱的意识。这样再进行教学就比只在课堂上讲授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开放、多样、富有变化发展的活动情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的整体构建。低年级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从课程的性质来看,尤其要关注行为规范的养成。所以,教师通过课堂40分钟的教学要帮助学生明确生活中的正确做法,但“活动的结束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品德与社会》“三动”教学法初探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用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策略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巩固和内化所学的东西,实践活动应与家庭、社会和谐配合。家长实施互联互动,既有益于沟通信息,优化育人基地,又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双赢”的育人效果。如教学《我的暑假计划》一课时,教师可布置学生和家长共同填写每天生活学习情况的记录表格,新学期开学时师生选出“暑假生活小明星”,促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优良习惯,过上愉快、积极的生活。
小学生品德、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实现的。教师通过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他们以心动、情动、行动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动参与能力,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推动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这一目标。

点赞:6655 浏览:2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