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西安市文化养老体系构建初探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西安市文化养老体系构建是一个关乎西安市经济乃至全局的大事,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学校以及家庭共同努力,本文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为目标,以文化娱乐、人际关系、家庭幸福、身心健康、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为指标,试图构建一个以政府为引导,以政府、企业、高校、社区、家庭等为支撑,以新建本科院校举办老年大学专业为方向的西安市文化养老体系,使西安市的老年人真正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晚年,进一步健全完善西安市社会保障体系和西安市的经济协调发展。

一、西安市养老体系目前状况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9.13万人,占总人口12.89%;65岁及以上人口为71.64万人,占8.4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3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9个百分点。这“一降一升”反映出我市人口年龄结构十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一降”反映出我市人口生育率持续保持了较低水平,“一升”反映出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也预示着流入西安定居的劳动适龄人口将成为我市未来老龄化人口攀升的主要因素,社会用于供养老年人的费用增加,人口老龄化将给西安市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严峻挑战。
(二)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峻考验。伴随着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带来的“4-2-1”家庭结构小型化,城市老人的养老理由显得越来越尖锐。我们可以想见未来的三代中,一个独生子女要赡养两位老人;而一个家庭中,夫妻2人要养育1个子女并赡养4名老人,家庭负担非常沉重,多少年来我们所沿袭的家庭养老模式将会受到严峻考验。
(三)西安养老院服务水平较低。2011年3月9日,《西安市养老机构目前状况调研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4月,西安市共有养老机构55家,其中公办22家,民办33家,床位共有6816张。细算下来,每百位老人竟然只拥有半张床位,且养老院大部分分布在灞桥区、未央区和雁塔区,尤其是近些年新建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养老院,基本集中在郊区。而对于人口密度最大的城三区:碑林区、莲湖区和新城区,由于受地域限制,养老院普遍规模偏小、设施老旧。总体来说西安市大部分养老院条件简陋,卫生条件不达标,经营不到位,并且有些养老院位于老城区的私人住宅或出租房,发展一直受到限制。
(四)心理孤独是老人一大病。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老人都害怕孤独、渴望被关怀、心理慰藉需求大。西安市老龄委2012年的一份抽样调研报告显示,虽然有三分之二的社区或社区附近建立了老年人活动室,但老年人的文化精神生活还是以自娱自乐方式为主;老年人因为年龄大,部分老年人与子女沟通有障碍,因此,城市老年人有较强烈的心理关爱需求;约有三分之一的老人偶尔或经常有孤独寂寞感,但心理理由以自我排解为主。
(五)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延缓经济发展速度。2007年西安市老年人口已达105.31万,老年系数为13.77%。根据年报数据,2000-2006平均每年增长5.19%,照此测算2020年西安市老年人口将达到204.63万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最直接的后果是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最终将延缓经济发展速度;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也加重了养老保障负担。2006年西安市离退休人员保险福利费用支出较2001年增加了68.51%。西安市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6.35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已由2001年1.46亿元攀升到2006年的2.24亿元,年均增长8.93%。

二、西安市文化养老体系构建的思路及指标

从以上对于西安市养老保障体系的目前状况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安市养老保障模式存在很大的理由,一大部分老人经历了年轻与中年的奋斗与辛劳后无法真正的安享晚年,西安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更是应该让老年人不仅是有所养,而是要有所乐、有所学,真正体验到人生余晖的乐趣。鉴于此目前状况与目的本文基于文化养老的视角,构建西安市文化养老体系,试图为西安市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在满足老年人保障性养老的基础上,强调追求精神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关于文化养老的研究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国内相对起步较晚,如潘继军(2011)李灵霞(2009)唐晓英,东波等(2011)等学者从文化养老的内涵、途径、方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张静(2012)提出将文化养老与鹤文化结合开办老年大学的思路,2011年6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建成并运营百草家园老年公寓(家政教学中心),以“家园、乐园、学园”为设计理念,探索“文化养老”模式,发挥大学服务社会功能。西安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基于率先步入老龄化的目前状况更应该构建健全的文化养老体系。“文化养老”不仅仅是富裕老人享有的特权,它具有广泛性共享性的特点,应该成为老年人的一种福利,政府、企事业单位、涉老机构、街道社区要加强引导,使老年人建立一种积极的养老理念,乐观面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创造条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创办老年大学,使他们走出自己封闭的空间,走向大学,融入社会,搭建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养生健体、学习娱乐、文化休闲的活动平台,以达到使老年人心态开朗平衡,精神世界充实,实现自我追求,享受快乐生活,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构建文化养老体系的指标,本文更多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的满意度方面考虑,主要从文化娱乐、人际关系、家庭幸福、身心健康、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综合考虑。文化娱乐主要以老年人每天投入的文化学习、个人爱好等活动的时间为指标,人际关系主要以老年人每天花费的交际方面的时间和社会影响力方面为指标,家庭幸福主要以老年人家庭成员间和谐程度和家人共度时间为指标,身心健康以老年人每天锻炼时间和健康体检情况为指标,社会环境以老年人居住条件、养老、医疗情况、社区文化服务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为指标综合衡量。

三、西安市文化养老体系构建的途径分析

(一)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政府应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方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加强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1)广泛开展孝亲敬老道德教育,注重老年人心理健康。在义务教育中,开设弘扬我国古代文化精髓的学科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增加孝亲敬老教育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尊老敬老社会实践活动,从儿童开始营造良好的孝亲敬老氛围。全民强化尊老敬老道德建设,提倡亲情互助,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广泛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增强老年人运动健身和心理健康意识。注重老年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提供疾病预防、心理健康、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服务,重点关注高龄、空巢、患病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并将养老服务特别是居家老年护理服务作为重点发展任务。并西安市东西南北各个郊区试点建设文化养老先进小区,以局部带动全局,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联合企业共同完成。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开展孝敬老人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和优秀文化养老小区评比活动,以评促建,全面掀起文化养老新风潮。
(2)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政府应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和社会筹资力度,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改革与完善,探索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模式。在规划、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加强老年护理院和康复医疗机构建设。政府重点投资兴建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长期医疗护理、康复推动、临终关怀等功能的养老机构。
(3)支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开班老年大学。抓好重点科研项目,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制定国家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好老年人生活状况追踪调查,开展区域性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工作,为制定老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加强老龄学科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并支持学校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相关专业。按照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发展领域,统筹部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做好人力资源支撑,服务老龄事业发展。
(二)企业积极参与文化养老体系构建。把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研究制定、落实引导和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信贷、投资等支持政策。引导老年人合理消费,培育壮大老年用品消费市场。推动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重视康复辅具、电子呼救等老年特需产品的研究开发。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项目。培育一批生产老年用品、用具和提供老年服务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老龄产业知名品牌。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开班老年大学专业。地方本科院校开设老年专业是实现“老有所学”的有力途径,老年人不能因老服老,应该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与生活品质,鹤城(2012)对老年人做过的290份有效问卷调查发现(如下表1),老年人最适合开设的学习数目为书法、医学保健、绘画,其次为综合应用类,包括棋牌、股票、孙辈教育与心理等;最后是语言、戏剧、摄影、舞蹈。这为文化型老年大学学习开设的科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西安市拥有很丰富的大学资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申报开设老年学院,让老年人在大学里更好的学习、娱乐、交流,真正拥有一个幸福充实的晚年。
表1 最希望开设的科目统计
项目频度%
文史3010.34
语言5318.28
书法13044.83
绘画8027.59
摄影4314.83
医学保健8930.69
计算机应用165.52
戏剧及声乐5017.24
舞蹈4214.48
综合应用类7224.83
其他113.79
(四)大力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把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星光老年之家、互助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本着就近、就便和实用的原则,开展全托、日托、临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加快对居住小区、园林绿地、道路、建筑物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无障碍改造步伐,方便老年人出行和参与社会生活。
(五)完善老年家庭建设。从鹤城290份有效的问卷调查中(表2)中可见,对于将来的生活方式,更多人选择与子女(或父母)生活在一起,选择养老模式中,家庭养老的人数最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更多的赋予了我们家庭团聚的观念,对于老年人尤其需要在晚年家人陪伴身边享受天伦之乐,几年来随着我国家庭模式的变化,更多的家庭把孩子放在了首位,一直以来我国古代以孝为先的理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甚至很多的家庭子女只顾忙着自己的事业与孩子的教育忽略了老人的心理和健康。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大量的事例宣传养老的思想、通过公益广告传播孝敬老人的理念,同时要在全市范围内多开展敬老活动,评出孝敬老人模范并大力褒奖展开宣传,并给孝敬老人的模范子女在孩子上学、各项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表 2 养老模式选择情况统计
项目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家庭养老10134.834.834.8
社区养老9131.431.466.2
老年公寓9031.031.097.2
其他82.82.8100.0
合计290100.0100.0
四、结论
通过对西安市养老目前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市文化养老体系的构建理由必要而且可行。西安市文化养老体系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资料和数据还需要后续不断地收集、论证,对于西安市新建本科院校创办老年大学专业的可行性与指标体系仍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尝试性的提出了衡量文化养老体系的五个指标与构建的五个路径,下一步会通过调查实证进行论证,并运用提出的指标体系衡量目前西安市老年人的幸福度,为设计健全的文化养老体系提供参考。为西安市老年人提供一个安祥、舒适、优雅的养老环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点赞:23788 浏览:10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