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本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体育锻炼对中学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促进自我意识的增强,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不良情绪,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从而保持心理健康,但是要注意过度运动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体育锻炼中学心理健康影响
在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变成现代教育者的一道难题。在一般情况下,中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阶段,他们通常会出现一些自我矛盾,主要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求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等。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能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并使自己保持精神上的愉悦。所以,引导并帮助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激发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对中学生健康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有关资料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正在增长源于:论文写法www.808so.com
,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病种不断扩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它是由精神因素所引起的常见病,是既有精神性症状,又有躯体性症状的心因性疾病,主要有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和器官性神经症等。(2)心身疾病。也称心理障碍,它是指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与情绪有关的躯体疾病。这些疾病一般在身体的生理机能和组织结构上有明显的损害,如长期焦虑、恐怖、忧愁、愤怒等消极情绪会诱发胃溃疡、高血压、偏头痛等。(3)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精神活动分裂,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特征全面分裂与失调。
1.2原因分析
导致中学生出现这些不良心理状况的因素很复杂,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又有个体自身原因,但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1.2.1学习负担过重。
目前,中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社会和家庭把重心都放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面临升学的学生,大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背负过大的学习压力。学校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欠缺,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能力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
1.2.2生活上的挫折和对挫折的敏感症。
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于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再加上父母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失恋、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或突发不幸事件,常使这些承受巨大学习压力的高三学生再遭受难以承受的精神上的打击。有的认识水平不高,情感脆弱,心胸狭窄,计较个人得失,心理脆弱者均可导致不同心理障碍。
1.2.3人际关系紧张中的矛盾。
在一个真诚友爱和谐的班集体,其亲和力强,使人感受到自然和谐而有安全感,若环境恶劣、人际关系紧张,则感到烦躁恐慌,毕业班的学生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有的学生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行为不羁,上课时影响他人学习,在宿舍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感受,影响他人休息,导致同学之间的矛盾增多,群体不相容,互感压抑和紧张,造成不和谐局面。
2.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概述
2.1体育锻炼含义
体育锻炼是指人们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能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交往的机会。与人交往,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参与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各种群体性的体育运动,可以得到社会强化和群体的认同,从而在安全、友谊、亲情、爱情、支持、理解、尊重方面得到应有的满足。
2.2心理健康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矛盾,并将个人心理发展为最佳状态,主要包括智力、心境、意志、人格、心理适应几个方面。
2.3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为:一是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二是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三是恰当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四是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与求知;五是协调和控制情绪,心情良好;六是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七是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3.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3.1.1体育锻炼能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此时,体育教师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家长可多带学生参加户外运动,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增进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以此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3.1.2体育锻炼项目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满足学习的锻炼项目需要。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带球进攻由于要了解场上队员的位置,注意得比较广,既要高速带球又要防止被对方拦截,还要善于分配注意力。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要有勇敢、顽强、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的感情,而就一般的心理水平来说根本不能满足上述运动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需要。但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使原来的心理水平慢慢地得到提高。
3.1.3体育锻炼能改善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中学生因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人际关系复杂及对前程的担忧而产生紧张、焦虑、烦恼和不安等。因此,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学生在运动中要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及进步的欣慰和失误的悔恨,这对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此外运动可以释放人的心理能量,特别是当人体在直接参与或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宣泄,促使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带来身心的愉快。
3.2消极影响
中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其身心健康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不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还会给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3.2.1部分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痴迷。
一般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对规律的锻炼生活有一种心理依赖,故在停止锻炼的24~26小时以后会出现一些停训症状,停训症状有:焦虑、易怒、肌肉痉挛、全身发胀和神经质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一般是因为被动停止锻炼而出现的,这里所谓的“被动”是一些锻炼者本身无法抗拒的必须打乱自己的体育活动的计划的因素。如果锻炼者要有意停止训练,则一般不会出现这些症状。锻炼者对体育的痴迷,表现为锻炼依赖性或运动依赖性,是指类似于对酒精、药物和的精神依赖并难以摆脱。其典型患者的表现是把运动作为一个无节制项目,即使受伤也不愿放弃运动,这种对体育锻炼的痴迷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
3.2.2中学生过度锻炼易造成心理疾病。
过度进行体育锻炼将会产生疲劳综合征,主要表现在锻炼者的身上,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在发病的早期。过度训练早期运动员往往主要表现为类似精神官能症,主要表现症状有:压抑、焦虑、易怒、冷漠、自尊心下降、情绪不稳、害怕竞争、工作或训练时精神不集中等。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做及时的治疗或开导,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容易对体育锻炼产生厌恶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甚至易形成心理疾病。
中学生肩负着历史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同时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因此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对祖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且中学生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各个方面都处于半成熟状态,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锻炼则可以帮助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反之,过于运动训练不利于中学生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挥积极功能,引导并帮助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养成好的锻炼习惯,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3-125.
[2]赵海峰.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J].长春工程学院院报,2001(2):63-64.
[3]李少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55-57.
[4]杨玉晨,安雅然.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7):222-224.

点赞:9825 浏览:3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