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对自己期望很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强的一个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更受到极大的威胁和考验。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大学生
健康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现代人承受着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特别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城市的繁荣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它也带来了身心的疲惫和精神的重负,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和图书馆大量资料以及相关的专著论文。
1.2.2走访法
走访了运动心理学领域的有关专家和学者及延安大学的部分学生得到的相关资料。
1.2.3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方法,对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理论概括,确保结果与结论的科学性、合理性。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的特点是朝气蓬勃、富于理想、积极向上、接受新事物快、情感丰富、乐于与人交往。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2008年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发现:有28.7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2.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2.1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也是终生教师。学生在进入社会前2/3的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因此,家庭是影响个体早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关系、家庭教育、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以及家庭结构等都对儿童的成长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儿童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的良好关系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就产生消极影响。
2.2.2 学校因素
学校规范、道德价值观以及各种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教师的人格,学生间的关系及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方面。
2.2.3 社会因素
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社会风气,道德规范,流行文化,人际关系等方面给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2.3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体育锻炼对维持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古希腊人不仅把体育锻炼作为增强人的体质的必要手段,还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国古代也十分重视体育和心理的关系《礼·大学》中说:“心宽体胖”,意即心理健康的人,身体就好;反过来,身体好的人,也有利于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外,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表现如下:
2.3.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长期的体育锻炼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想象力等能力得以改善提高,还可以令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有促进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了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感知敏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
2.3.2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稳定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指标。大学生具有兴奋性高、波动性大、封闭性等较明显的特点。温伯格(Wenberg1998 )等人的研究报道,一次30分钟的跑步可以显著改善紧张、困惑、焦虑、愤怒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同时温伯格研究认为长期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大学生长期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前程的担忧而出现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这些不良情绪得以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
2.3.3体育锻炼可强化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面上对自己身体思想和情绪等的整体评价,如“我的学习非常优秀”,“我的身材是很有吸引力的”等等。由于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因而他对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自尊有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是息息相关的,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使个体的自我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2.3.4 体育锻炼可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体育一般多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锻炼伴随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808so.com
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制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3.5体育锻炼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教授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锻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人际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尤其是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经济的“全球化”使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现代高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也使得劳动的个体化日益凸显,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匮乏,人际关系疏远。而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群体性恰恰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机会,使人与人之间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形成提供了一种亲和力。在体育运动中不必用言语即可相互交往,亦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
2.3.6体育锻炼可以治疗心理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

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

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而且还能够调节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心理疾病,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达到增加健康心理的效应。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对参加者的各种心理影响,大学生根据自身心理特点选择最佳的体育锻炼方式,以获得最大的促进健康心理的效应。
3.结语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彭运石.走向生命的颠峰—马斯洛人本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01):27-30.
高亮.心理健康实施途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03):67-68.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台北:东华书局繁体字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简体字版,2006,(02):23-25.

点赞:5569 浏览:1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