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培养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创作意境,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内涵,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彰显个性,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四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探究
1002-7661(2013)19-160-01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展现有教材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研究,在深化知识运用的同时探究拓展的方式。下面笔者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谈一下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创作意境

我们今天的高中语文教材离得文章都是相关专家经过精挑细选而安排到教材上的,对学生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的生活学习肯定有学习的必要性,对体素质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认真去备课、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文章内容探究,那么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些中国文字的罗列,在学生的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难懂、苦涩的概念,对教材文章所表现的生动画面和生活道理根本是无所感触,更不用提能和作者的想想情感进行碰撞、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学生学的单调无味。所以说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启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去驰骋想像、去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让学生透过文字的表述看到作者描述的文章情景图画,进而获得作者对人生感悟,享受作者的想想情感所得,最终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在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时,笔者为了激活这段文字,想让学生阅读这段文字,然后对文章进行了设疑:一是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二是作者为什么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而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另外却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有了问题的设疑学生便展开联想与想像,最终想到了:下“雪”了。但是当作者去踏上几脚时,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我们现实生活的踏雪的情景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随后作者掬起一把,闻一闻,同雪一样清爽“气味也没有”,一阵清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来了,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笔者的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慢慢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秋天的意境之中,从而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故都秋天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内涵

有些学生由于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等有可能很高,但也有些学生学识和见识很低,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天壤之别,难以逾越。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文章的内容,让学生走近作者,与作者的文本进行“对话”,最终达到学生心灵上的沟通和文章内涵上的感悟。
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笔者让学生细读文章的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然后引导学生探究“那些村童为什么敢于面对发怒的老头进行作贼,竟然还是嘻嘻哈哈、大摇大摆抱起稻草地走入竹林?此时可能有的学生说这是杜老先生的幽默之笔,不可能出现小孩守着老头偷东西的事件,并且偷得还是现如今的垃圾-----一根稻草。此时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播,让学生能够想到“贫困”这个词,然后再引导点拨,拓展教材内容,联系作者写作的意境:当时发生安史之乱后,老百姓还处于民不聊生的境地。这些群童可能是家境贫困,才会做了盗贼,抱走那些的茅草,进而深刻理解作者描述的“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彰显个性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与时俱进的教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探究者。教学的结果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只有这样方能够显示出学习的魅力,学习的作用。维持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让学生放飞思绪,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www.808so.com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各抒己见,畅谈出学习文章后个人的所得所感,以及创造性的拓展认识。
在教学《石钟山记》一文中,笔者正在读范文,就有学生举手示意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不同看法:因为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的解释,认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如果有人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这就说明李渤的说法未必是错误的,只是没有说全面罢了。

四、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新时期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让高中学生充分“暴露”本性来配合课堂气氛,进而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教师讲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进而通过交流合作,实现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索,切磋学问,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能力。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纱词。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进行探究性学习,就会让学生迸发创新思维火花。

点赞:5336 浏览: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