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培养学生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科技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现代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被日益重视。而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立足于教材,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心理健康
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是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亲情教育的渗透的绝好文本。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将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但随之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王极盛老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监测表》对4000 万名的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其中2/3 存在问题,其中28%是轻度的心理问题,3.9%是中度的心理问题,0.1%是重度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身体变化第二特性发育带来的困惑及引起的苦恼。
2.缺乏吃苦锻炼和挫折意识的培养,并由此导致心理承受能力极差。
3.由学习引起的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对前途以及未来充满茫然,缺乏目标与希望。
4.人际关系敏感,过分希望独立,过分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提出“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与要求,强调对学生能力与人格的培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源于:论文结论www.808so.com
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因其拥有丰富的素材,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语文课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巨大魅力,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学生,更应利用语文课涉及文化、道德、社会、人生方方面面知识的有利条件,进行心理健康渗透。因为教书只是我们的目的之一,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育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过程的主渠道,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课堂气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潜能发掘和展示的好场所。

(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学科是语言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综合。无论是从工具性还是从人文角度考虑,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情感教育。因此,在这些文字作品中,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以惊异吸引学生,以悬念维持学生的注意,以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以情趣感染学生。同时,利用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如人物、事物等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将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教育。

(三)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疏导学生郁闷情绪

众所周知,“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积的情感不能及时排泄,心中淤积的问题不能解决而形成的心理问题。青少年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时时会迷失自我,内心经常交织着各种矛盾。他们需要把内心积郁的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感受倾诉出去。但他们倾诉对象往往不是父母或师长,而同龄人与自己情况相似,或许可以倾诉,但倾诉之后可能共同茫然。久之,种种情感易积于内心而得不到应有的渠道来疏导。而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语文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学生常思常想,常讨论的热门话题,常关注的焦点纳入作文教学之轨,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诉。教师评改及讲评作文时应扣紧学生文中的情感脉络,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进行引导。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周记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既帮助了他们作文,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重要方式。

(四)利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学生德育教育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曾说过:诵名家名篇,可以帮你从“诵其文”进入到“知其人”的境界。因此,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如阅读《海伦.凯勒的传记》、《贝多芬传》等,可以让书中的故事感染学生,让主人公身残志坚、自信自强的人格力量震撼学生,使学生悟出作为一名肢体健全、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学生,更要有无穷的斗志和毅力去迎接人生的挑战。而《读者》《青年文摘》中许多佳文都可成为随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使学生在感受美文的同时,净化自己的心灵,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也是必需的,尽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目的,但作为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乐学的方式扎扎实实地传授知识,实实在在地培养能力,适时巧妙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吴莉莉,刘欣.浅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多样化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07,(20)
英日教学过程比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 2005,(Z2)
[3]张希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10,(03)
[4]周大志.写给高中语文老师的一封信[J]. 校园文苑,2004,(05)

点赞:15359 浏览:6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