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味加味二陈汤对脾虚痰湿证大白鼠肺表面活性蛋白表达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探讨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加味二陈汤对脾虚痰湿证大鼠的药理作用。试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大白鼠脾虚痰湿证模型的建立策略,选用30只日龄、体重一致的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单笼饲养,自由采食和饮水。对照组饲喂全价颗粒饲料,造模组除饲喂饲料外还饲喂甘蓝,每两天饲喂猪脂1次,每天烟雾刺激2次,每次15min,通过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宏观体现、生理指标等评价模型既符合文献资料中脾虚模型参数也符合痰湿模型参数则确定大鼠脾虚痰湿证模型建立成功。试验第二部分选用75只日龄、体重一致的SD大鼠,15只作为健康对照组即Ⅰ组,其余60只利用第一章中构建脾虚痰湿证大鼠的策略造模后随机分为四个处理即Ⅱ、Ⅲ、Ⅳ、Ⅴ组,每组所有大鼠均单笼饲养。试验期间,Ⅰ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2m1/只;Ⅱ组:病理状态下不给药;Ⅲ组、Ⅳ、Ⅴ组分别灌胃2ml加味二陈汤,给药浓度按大鼠体重给药,分别为6.8g/kg、3.4g/kg、1.7g/kg,以试验Od开始,连续灌胃5d。试验0、1、3、5、7d每组屠宰大鼠3只,收集肺组织样、血清样。分别用试剂盒测定试验各组肺SP-A和SP-B表达水平,血清SOD、MDA浓度,并用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第一部分,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9d,脾虚痰湿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p0.01)、行动迟缓、畏寒卷缩、呼吸急促、食少、被毛粗乱;胃肠推进率下降(p0.05)、游泳时间缩短(p0.05)、SOD显著降低(p0.05)和MDA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SP-A阳性面积显著减少(P0.05),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肺部有瘀斑、肺泡融合且有红色浆液渗出等典型的呼吸道病理变化。(2)第二部分,试验9d时,Ⅰ组,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肺泡损伤程度轻,肺泡结构完整,肺组织结构未见异常。Ⅱ组,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间质增宽,肺泡腔中有红色浆液渗出,肺泡损伤程度严重,肺泡结构不完整;加味二陈汤各用药组即Ⅲ、Ⅳ、Ⅴ组,肺组织病理变化不同程度缓解,肺泡腔未见到到红色浆液渗出,肺泡损伤程度显著减轻,其中,Ⅳ组病理修复效果最佳。(3)试验9d,与Ⅲ组相比,Ⅱ组大鼠SP-A和SP-B阳性面积显著减少(P0.05),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中大鼠SP-A和SP-B阳性面积有所增加(P0.05),平均光密度值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Ⅳ组大鼠增加最为显著,显著高于Ⅱ组(P0.05)。(4)与试验Od比较,试验1、3、5、7d,Ⅲ、Ⅳ、Ⅴ组血清SOD水平逐渐升高,试验5、7d时都极显著高于试验Od、1d(P0.01),其中试验Ⅳ组在各时间点都高于Ⅲ、Ⅴ组(P0.05),在试验7d时与Ⅰ组水平达到接近;Ⅱ组血清SOD水平除试验0d外,其余时间点都低于试验各组,并逐渐降低,在试验7d时显著低于试验1d、试验0d(P0.05)。(5)与试验Od比较,试验1、3、5、7d,Ⅲ、Ⅳ、Ⅴ组血清MDA水平逐渐降低(P0.05),Ⅳ组在试验7d时显著低于试验0d(P0.05),在各时间点Ⅳ都低于Ⅲ、Ⅴ组(P0.05),在试验1、3d时低于Ⅰ组(P0.05)。Ⅱ组MDA水平呈逐渐升高走势,在试验5、7d显著高于试验Od(P0.05),在试验3、5、7d都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饲喂适量甘蓝,每两天饲喂5m1猪脂1次,每天烟雾刺激2次,每次15min可成功构建大白鼠脾虚痰湿证模型。(2)加味二陈汤可通过增加肺SP-A和SP-B表达,增加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MDA水平等对大白鼠脾虚痰湿证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其中Ⅳ组(3.4mg/kg)效果最佳。(3)加味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药理作用与调节肺表面活性蛋白表达,以及抗氧化机制有显著的相关性。关键词:加味二陈汤论文脾虚痰湿证论文大白鼠论文免疫组织化学论文
本论文由www.808so.com摘要5-7
Abstract7-10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10-14
第一部分 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14-28
第一章 选题背景14-15
第二章 文献综述15-28
1 脾虚痰湿证概述15-19
1.1 脾虚痰湿证定义15
1.2 脾虚痰湿证与呼吸系统疾病15-16
1.3 脾虚痰湿证模型的探讨进展16-17
1.4 脾虚痰湿证的探讨进展17-19
1.4.1 对脾虚湿盛证的探讨进展17
1.4.2 痰证本质的现代探讨17-19
2 加味二陈汤19-25
2.1 加味二陈汤组成与功效19-20
2.2 二陈汤加味药理探讨及临床运用20-22
2.2.1 二陈汤加味药理探讨20-21
2.2.2 二陈汤加味临床运用21-22
2.3 二陈汤剂中各单味药的药理探讨及临床运用22-25
2.3.1 半夏22-23
2.3.2 茯苓23-24
2.3.3 陈皮24
2.3.4 甘草24
2.3.5 党参24-25
2.3.6 黄芪25
3. 肺表面活性蛋白A、B的探讨进展25-27
4. 试验目的与作用27-28
第二部分28-46
第一章 大白鼠脾虚痰湿证模型的建立28-36
1 材料与策略28-30
1.1 实验原理28
1.2 实验动物28
1.3 实验材料及设备28-30
1.4 脾虚痰湿证大鼠模型建立策略28
1.5 脾虚痰湿证大鼠模型评价策略28-30
1.5.1 宏观体现28
1.5.2 一般生理指标28-29
1.5.3 肺脏H E染色29
1.5.4 肺表面活性蛋白A29-30
1.6 统计学处理30
2 试验结果30-34
2.1 宏观体现30-31
2.2 一般生理指标31-33
2.3 肺脏HE染色33
2.4 肺表面活性蛋白A33-34
3 浅析与讨论34-36
第二章 加味二陈汤对脾虚痰湿证模型大鼠肺SP-A、SP-B表达的影响36-42
1 材料与策略36-38
1.1 试验动物36
1.2 试验药物36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36
1.4 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36-37
1.5 给药策略37
1.6 样品采集及检测37-38
1.6.1 大鼠一般状态观察37
1.6.2 病理学检测37
1.6.3 大鼠肺组织SP-A、SP-B表达检测37-38
1.7 统计学处理38
2 结果38-41
2.1 大鼠一般状态观察38
2.2 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38-39
2.3 各组大鼠肺组织SP-A和SP-B变化39-41
3 浅析与讨论41-42
第三章 加味二陈汤对脾虚痰湿大鼠血清SOD和MDA的影响42-46
1 材料与策略42-43
1.1 试验动物42
1.2 试验药物42
1.3 试验仪器42
1.4 策略42-43
1.4.1 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42
1.4.2 样品采集与处理42
1.4.3 样品检测42-43
1.4.4 数据处理43
2 结果43-45
2.1 大白鼠血清SOD活性变化43-44
2.2 大白鼠血清MDA水平变化44-45
3 浅析与讨论45-46
第三部分 结论与革新46-47
1. 结论46
2. 革新46-47
参考文献47-55
致谢55

点赞:7145 浏览:1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