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教学改革《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革新实践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在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实践类课程,也是我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成为一名实用性技术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考核标准均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故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探索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改革
1007-9599(2013)01-0267-02
当今社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应用到社会各个方面、领域。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对于遇到的问题与故障,如硬件、软件安装,系统出现的错误提示不会处理等等,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与学习,因此,开设这门课程有着强烈的社会需求基础。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无论是从教材、教学条件、考核内容与标准以及与社会实践培养接轨等方面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逐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些许积极作用。
1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足够重视,学习的积极性没有想象的高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材更新不够及时
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必然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而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升级速度很快,许多教材所讲的内容已经是过去时甚至是被淘汰的,尽管有些基本的原理是不变的,但是随着家用电脑的逐渐普及,许多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电脑技术。他们对于相对过时的电脑知识并不十分感兴趣,甚至叙述的一些理论与现行的计算机技术相悖,必然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教材的内容与时俱进势在必行。
1.2 教学设备比较陈旧
该课程的操作性大于理论性,因此要有条件供学生进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直观的处理各种计算机故障,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某些学校的教学条件不理想,不但设备陈旧,而且数量也不足,导致学生多,设备少,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
1.3 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课程的考核方式就是学生的指挥棒,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压力,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此课程主要的考核方式还是以期末笔试考试的形式为主,导致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3],重一次轻长期效果。某些学生为了应试,突击学习,尽管通过了考试,但是实践技能并没有长期的提高与固化,经过一段时间,知识变得陈旧,技巧生疏,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2 教学改革思路与建议
2.1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在教学过程中,除去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紧扣教材外,任课教师还应该有意识、有目的的增加本学科最新的进展与成果介绍,及时补充软硬件知识和技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这也是对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能满足现状,必须通过上网浏览、查找最新文献资料等方式, 编写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确保内容的知识性、新颖性和时效性。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2.2 教学方法推陈出新
如何在固定的教学时间内传达更加丰富的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便于学生识记的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方法。根据实践经验,多媒体教学、实际操作演练、任务发布、角色扮演、网络教学等都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目前,某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已经可以做到电脑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如PPT幻灯、视频播放的方式,通过大量图片、视频资料的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增加了课堂的信息容量[4]。
计算机组装的学习阶段,尽量让学生多接触实物,比空洞的理论讲解教学效果更佳。任课老师将多种不同类型的主板、硬盘等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实物形式展示给学生,并演示硬件安装过程,并留出一定时间由学生动手操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并非是单纯的知识信息接受者。教师如果能够开发学生的潜力、创造力,让其主动想办法、自觉地学习,其学习的效果必然大大提高。而任务派发,角色扮演就是比较好的方式。
例如,任课老师随机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老师提出一个电脑故障,要求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办法,由组长回答解决办法。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指出各个小组处理办法的优劣性。经过多轮的讨论发言,学生们的知识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与整合,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所谓角色扮演,就是由任课老师分配或者学生抽签决定扮演的角色。角色的设计一般可以涉及到“采购者”、“供应商”、“单位机房负责人”等等。老师提出采购需求和资金限制,由学生完成采购过程,并说服“单位机房负责人”进行采购等。通过此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性能指标的深刻理解。另外,网络技术如此发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方式及时更新计算机的前沿知识与信息,发起多种活动与倡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拓展视野,加强自我学习的方法,形成浓厚的互帮互助学习氛围[5]。
2.3 考核方式多维角度
考核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考察基本理论,又要考察实际操作。鉴于此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很强,更应该加强操作实践分值的权重。推荐采用理论(占40%) 结合实践(占60%) 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更注重动手能力,又不能忽视理论考核。如果学校有条件,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与企业合作教学的方式,分出一定学时,要求学生在企业里实习,这样,还可以在60%实践考核的分数里分出10%留给企业,作为其考核学生实习表现的考量空间。比较理想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实习表现(占10%)+理论笔试(占40%)+操作考察(占50%)。考核方式的多角度,多方面,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日常教学,更加全面立体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4 创造实习机会
学校办学应该紧扣社会的需求,培养的人才要能满足企业的实际用工需要。因此,在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评过程中,均要考虑到用工企业的实际,量体裁衣。校方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锻炼才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充分注意到了此点的重要性,让学生分批分组的到实习单位锻炼,同时请实习单位为每一位学生给出考评意见,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会更加珍惜源于:论文发表网www.808so.com
实习机会,实习单位会更加负责的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3 结束语
对于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只有理论充分联系实践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需充分调查社会与学生的需求,教师殚精竭虑,不断创新适合的教学方法、手段,开发适合的教材。同时调整适宜的考核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获得真才实学,这才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目的。以上提出的一些建议和课改思路是本人的实际教学工作实践,经总结后与广大读者交流、分享,希望能够启发兄弟院校及同行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而其中一些个人观点难免会与同行专家或其他任课教师的观点相冲突,因此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汪克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2,7:202.
刘维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2009,30(3):381.
[3]许力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44.
[4]张慧,张劲勇.高职高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0,21:298.
[5]何新洲.符合职业化教育特点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16):246-247.

点赞:6139 浏览:15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