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热闹文学奖与冷清文学馆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啦!于是,热闹了而且太热闹了。据说,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故乡地里的萝卜,也成了“朝圣者”的尤物,被拔出来当作纪念品。
此时,我忽然想到了一直冷清的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综合性国家文学馆。好风凭借力,那里肯定一改旧观,成了热门而且门槛被踢破。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又走进了位于北京文学馆路的中国现代文学馆。
嘿!又丰富啦——我简直忘我了:一个大厅里,正在举办画展;大陆外的华人文学家展厅,的书籍,简直快要把书架撑破啦,把房顶顶翻啦;最吸引我的,是二楼新开辟的十来个顶尖的中国现代文学家的书房原貌展——简陋、清雅、个性、趣味……原来,那些惊世之作警世之言,就诞生在这些矮桌木椅上呀!
……忘我中绊了一跤,才使我清醒过来:这次到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目的,不是看馆看展看图看书,而是看人。
于是,我重新穿行于各个展厅。末了,我完成了一道加法算术题:偌大的文学馆,许多个展厅,观众总共不到二十人!其中,还有两位是穿开裆裤的小客人——弄不清他们到底是来早慧的,还是被奶奶拉着来这干干净净的厅地上玩耍的,反正他们心不在焉地全身在淘。
馆内馆外,冷热分明。第一个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人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然而,方块字的“文学”俩字,却使我感到悲凉。
我是这样想的:
全世界人口中,平均有百分之一的人喜欢文学,估计比例不算高。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三亿之多,其中的百分之一喜欢文学,百分之一喜欢文学人中的百分之一一辈子——平均寿命一百年——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一次。这十三亿人口的百分之一的百分之一再百分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内川流,这流量也不至于是二十来个人吧?
中国大学的文科生,每人在校期间参观一次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应该的。据说,中国的大学生每年有五六百万,学文科的按十分之一算,每年就有五六十万,五六十万分配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就有一千六百多人。一千六百多人和二十多人相比,是什么倍数?
北京每年的中学生有多少,我不清楚。三十年为一代。如果按北京居住人口一千万的三十分之一计算,就有三十来万。中学生六年都上文学课,每人在校期间参观一次中国现代文学馆,不算为过。如此看来,中国现代文学馆每天光接待北京的中学生就达八百来人。
来北京旅游的中国人,每天平均多少,具体数字我也不知道。他们看天安门升国旗、游故宫、进颐和园、逛王府井、吃烤鸭、疯狂购物和拍照……若他们中千分之一的人因爱好文学而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那么,文学馆每天接待多少外地游客?
……
在文学奖奖国人之际,在文学奖太热闹之际,似乎应该诚实地自问:当代中国人究竟爱的是什么?我看,当代中国人,爱的是文学奖,爱的是热闹,但肯定地说,爱的并不是文学本身。一个真正爱文学的国度,它的国民怎么可能和文学馆绝缘呢?它的国家文学馆怎么可能冷冷清清呢?
从打鸡血热闹到喝凉水热闹,从呼啦圈热闹再到文学奖热闹,咱们的大中国呀,好一个热闹的快餐店!
【原载2013年6月28日《湘声报·灯下小语》】,平均有百分之一的人喜欢文学,估计比例不算高。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三亿之多,其中的百分之一喜欢文学,百分之一喜欢文学人中的百分之一一辈子——平均寿命一百年——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一次。这十三亿人口的百分之一的百分之一再百分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内川流,这流量也不至于是二十来个人吧?中国大学的文科生,每人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2938 浏览:6917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